刘杜刚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山东 莱州 261400
摘要:由于合同的法律风险具有可控性的特征,现代企业在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应该重点研究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企业法律顾问部门加强合同订立、履行等行为监控和管理,对其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有效防控,树立事先防范、过程控制、事后救济的法律风险防范原则,将合同的法律风险降至最低,有效保证企业的经营利益。
关键词: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
引言
现如今,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与发展的大背景下,与企业合同相关的法律制度与规章条例也逐渐成熟与完善。企业在对合同进行管理时,要按照相关规范与标准来开展工作,防范合同风险,切实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对与企业相关的法律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减少相关企业的风险威胁,要重视并强化对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培养,强化其法律意识的提升,能够促进企业法律风险得以更好地管控,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1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在企业面临的种种法律风险之中,合同法律风险是最主要,也是发生频率最高的风险之一。合同法律风险带来的后果难以估量。合同法律风险的发生会导致企业经济上的损失,企业的花费不断攀升,失去商业优势。合同法律风险一旦发生,将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波及整个产业链,这种风险往往是企业难以控制的,甚至还会影响企业的名誉,使企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作为企业经济交易活动的枢纽,合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合同法律风险对于企业的影响来说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损伤,还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企业由于合同的延迟履行,将会引起债权人的恐慌,导致经营资金断裂,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良好的运行。即使化解相关法律风险,企业在遭受影响之后也很难恢复到良好的商业信誉,因此,合同既是企业谋取利益的主要手段,也可以成为毁灭企业的重要工具。
2分析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合同管理是其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其能够对企业间的合作关系进行更好地规范,还能够维护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必须秉承自愿的原则,公平、公正地签署合同,一旦在合同上签字,其就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效应了。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合同中的一方违背合同条款,那么另一方应该按照合同的签订要求来做出相应的赔偿,如果对方没能按时赔偿,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进行强制执行。而加强合同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合同风险进行更好地控制与规避。一般情况下,能够对企业经济利益产生直接损害的因素就是合同中的法律风险,这些法律风险还容易给企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因此,重视合同中的法律风险的有效解决与消除是推动企业更好、更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与水平的有效途径。
3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类型
3.1签订合同时的法律风险
根据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有关签订合同时的法律风险主要来自内容,比如合同内容条款的不合理、不完善,名词存在争议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签订风险。针对企业合同来说,合同内容对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包含甲乙双方的履行方式、支付方式以及不遵守合同内容的惩罚。如果企业在签订合同过程中不能对有关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导致合同内容不完善,将会在制定合同过程中出现纠纷现象。甲乙双方会以合同中的不完善内容进行争执。除了合同内容具有法律风险之外,合同形式也具有法律风险。在我国,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自身是不具备法律效应的。例如,部分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没有通过招标便对相关主体签订合同。这一现象严重不符合我国招标法等法律规定,因此甲乙双方签订的合同无效。
3.2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合同履行中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未按照规定履行合同或受到不可抗力的影响,导致企业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企业合同管理者处理合同违约行为缓慢,制定的决策缺乏合理性和及时性,因此会给企业带来经济、物力损失。第二,企业对合同履行管理力度不足,没有全面的追踪和调查合同相对方,也没有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最终导致合同纠纷的出现,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4企业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4.1对合同内容的审查
在合同内容方面,法律顾问必须审查合同的条款、合同的表述和合同的签订日期,贯彻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在确保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注重双方的平衡,对合同内容的规格条款、包装条款以及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进行明确的规定。对违约情形和违约责任等进行明确的划分,一般来说,法律顾问需要注重合同的质量标准条款、交付方式条款以及付款条款、纠纷解决方式和格式条款等的审查。在所有合同条款中,贯彻风险防范措施和风险救济措施,以合同的标准作为审查的主要目标,在审查合同时务必以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通过仔细核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事前防范。
4.2健全企业法律设置
对于我国大型企业来说,现阶段已经普遍设置了法律顾问这一岗位,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制度规范。作为企业的法律顾问,其主要职责就是帮助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查找到可能涉及相关法律的问题,除此之外,法律顾问还应发挥更多职能,比如对企业员工的法律培训,成立专门的法律机构,为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打好基础。目前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在法律风险防范方面的各项支持明显不足,所以企业需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大对法律方面工作的投入力度,组织专门的高素质人才成立法律机构,全面把控企业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问题,对企业经济合同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真正意义上做到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
4.3从事前控制入手,全面掌握合同主体资质
想要有效控制合同法律风险,需要从事前控制入手,在合同签订时要对签订对象的企业名称、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等相关内容进行全面审查,尤其是涉及授权代理方面的合同,要确保企业授权委托书与授权代理人保持一致。最后,还需要对签订对象以往的履约记录、商业信誉等进行深入探究。只有做好合同主体的资格审查工作,才能够促使合同签订的风险有效降低。在合同正式签订之前,一定要严格对合同主体进行资信审查,开展信息跟踪工作,全面关注主体动态,掌握合同主体资质,有效完成动态管理工作,促使企业健康发展,为企业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4完善企业经济合同法律制度
健全和完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也是有效规避经济合同法律风险的手段之一,只要企业有关的管理制度是安全可靠的,就能够表现出较强的管理和控制效果,有效避免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问题。所以企业内部要成立专门的经济合同管理部门,与企业法务部门相联系,有针对性地对经济合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管控,制定出相关措施,及时发现合同中出现的漏洞问题。同时,管理部门还应该对审核和审计工作重视起来,对合同签订的全过程进行把关,明确相关职责,避免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随意性,一旦出现问题,责任落实到人,保障具体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能够产生追责效果,全面提升企业经济合同的管理水平和规避法律风险的能力。
4.5定期对员工进行合同合规等法律培训,提高员工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的意识
提高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预防要从各级层面的企业员工做起,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合同履行意识。合同签订的成功,不仅是签订好合同,更是履行好合同。让各级企业员工在工作时,时刻牢记合同内容,把合同指标贯彻到生产、销售中去。例如,生产工人和质检部门坚决不把不合格的产品流向市场,否则不仅会影响企业经营,而且会让企业信誉受损,还会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销售部门一定要做到诚信销售、实事求是,在将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遵守合同契约。
结束语
总之,为有效提高企业的合同履行工作效率,法律顾问需要广泛地参与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事前参谋、全程监控、事后补救的原则,有效监控和判断企业的风险,并进行有效规避和防治。
参考文献
[1]冯凯.企业合同管理与法律风险防控措施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4):30-31.
[2]岳峻.企业合同管理风险辨识及评价探析[J].中国商论,2019(23):121-122.
[3]罗世琦.企业合同管理风险与防范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9(31):11-12.
[4]齐翊希.企业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防控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9(19):316+332.
[5]丁朝阳,孙竑.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策略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9(28):177-178.
[6]李鹏.浅析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及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8):94-95.
作者简介:刘杜刚(1989-4),性别: 男,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平邑县,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合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