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森
聊城市公路工程总公司材料供应处 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针对公路工程建设,首先提出施工准备、施工生产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及要点,然后提出路基和路面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养护方法,旨在为实际的施工技术管理和养护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养护方法
公路桥梁施工建设中,施工和养护单位要深入公路桥梁施工现场调查,制定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严格按要求开展养护工作。不仅能有效约束和规范施工人员各项活动,有利于预防裂缝、桥面铺装层脱落、钢筋锈蚀等问题发生,提高桥梁结构的稳定性与承载力,使其更好地满足车辆通行需要。
1公路施工常见问题
1.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
(1)承重不足发生断裂。1)配合比不标准,含水量过多或过少,某种材料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混合料配合比不合理而使基层铺设不均匀,材料黏度不够,强度不足,承重发生断裂。2)压实次数不足,碾压速度过快,碾压机通过次数过少,有漏压现象。3)由于摊铺机的错误使用,导致结构层的底部和顶部分离,而且工作人员的不正确操作导致结构层断裂。(4)已建成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保护薄弱,在建成初期无法禁止所有车辆通行,造成早期严重损坏。
(2)裂缝。1)由于温度变化,水泥量过高会导致收缩裂缝和干缩裂缝的形成。2)过量的细骨料可以促进结构整体平整度,但容易引起收缩裂缝。3)一般不建议在中午最高温度下洒水,否则容易出现裂缝。
(3)平整性差。(1)底部不均匀的地基导致铺装后基面和表面不光滑。(2)摊铺机收料太频繁,机器的抖动使集料形成一个巢。摊铺平整系数差,平整度不好。(3)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会导致摊铺混合料完全变形,影响整体平整度。(4)监管不到位,没有及时修复操作缺陷。
(4)厚度不足。1)底基层、基层铺设厚度会影响路基承重力,一般沥青路面底基层为2~3层,厚15~22cm,基层、中基层和底基层的厚度基本一样,如果太厚会压不实,太薄则强度不够。2)水准线的摆放不标准,导致路段厚度铺设不一致,影响路面平整度。(3)压实不均匀,造成各段厚度不一致,影响面层的铺设。
1.2铺路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设备的使用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避免材料浪费,同时机械可以完成人力难以完成的工序,例如压路机、搅拌机、打桩机、找平设备等。
(1)打桩机。打桩机打桩频率、重力频繁改变或者不符合规范要求,导致打桩不统一,不夯实,地基不稳从而影响上层路段铺设效果。
(2)压路机。压路机行驶速度过快,或者碾压遍数过少,导致路面压实不到位,压实不均匀。
(3)搅拌机。搅拌机工作参数不合格或频繁改变导致拌和料不均匀,影响使用;拌和结束后,未及时清洗,再次使用时有旧料的掺和使混合料不干净。
(4)找平设备。找平设备的参数变化造成平整度不同,找平线位置经常移动,找平不准。
1.3沥青路面后期养护问题
后期养护设备缺乏。近年来中国道路建设行业发展迅猛,各种公路层出不穷,但却存在质量上的虎头蛇尾,在修建道路时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可以说是倾尽全力,但不重视铺设完成后的后期养护。没有普及大型养护设备,小型养护设备数量也不多,而且机器型号落后老化,设备类型不齐全,设备的工作效率低,因此大多数道路在养护时仍然是人工手动作业,不仅耗费时间精力,而且养护效果不好,维修不彻底,维持使用时间的比较短。
2公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常见问题控制措施
(1)增强基底强度。
1)严格控制混合料的质量,实时检测各种原料(特别是雨后)的含水量,按规范要求进行搅拌,保证混合料搅拌均匀,含水率无大偏差。2)施工期间,专人负责处理基底材料填充后的夯实工序,建议使用夯土机反复仔细夯实。
(2)防止裂缝产生。根据温度变化,在符合施工规范内调整水泥用量,以防止用量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
(3)改善平整度。平整度与压实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水泥碎石稳定底基层、基层、面层的铺筑时,要注意摊铺机的找平及确定找平线位置,道路的铺设是一层一层环环相扣的,因此每一层找平工作都需要专门设立人员把控,实时监督。
(4)厚度把控。1)施工作业期间每天有专人负责测量铺设的面层厚度,以防施工不当,厚度偏离测定值。2)试验铺设路段时确定摊铺参数,每天根据施工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控。不能随意改变或经常调整摊铺机传感器的参数值,要控制在10~15cm,否则会影响厚度和光滑度。
2.2施工设备控制措施
工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机械可以完成人所不能完成的事,速度也远高于人工,设备操作简单,节省人力、物力以及施工成本,但也应注意操作规则,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1)打桩机。按照规定严格把控打桩机的频率、重力,一般采用梅花桩,其具有结实、打桩迅速、稳定性的优点,有利于地基的稳固和上层的铺设。
(2)压路机。压路机对于基层的稳固起关键作用,工作时速度不宜过快,应保持匀速仔细反复碾压,以保证路面压实到位,根据试验路段的工作值确定工作参数。
(3)搅拌机。不要随意调整搅拌机工作参数,要根据实验材料的相关数据拌和铺设材料,在拌和完成出料后应及时清洗拌和机,防止再次使用产生二次污染。
(4)找平设备。明确找平设备的准线,不轻易改变,确保各段找平线在同一水平,使各段平整度一致。
2.3沥青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工程正式开工前必须保证所需材料的质量符合使用要求,材料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修建道路的质量,一般从含水率、有无结块、是否含杂质、有无氧化等方面进行检测。目前在道路工程建设中所用材料的各方面数值大多数都不能满足国家相关建材文件的要求,这就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质量监管部门要严格把控材料的选用、储存、运输、使用,而这批材料在使用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合格后方可配料。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材料进行检查,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1)沥青结合料的初选级配和级配调整原则。在进行试件测试后根据孔隙率确定级配,对于夏季温度高、持续时间长(如广东、海南、福建等)的地区,宜采用孔隙率较大的混合料;反之,对于温度偏低或冬季时间长的地方,则宜选用孔隙率较小的混合料。
(2)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
(3)沥青混合料拌和控制。混合料在搅拌中会吸附沥青,增强沥青混合料的黏性,因此一定要严格控制填料的比例,不能随意更改数量,过少则吸附力不足,过多则黏性过强,形成结块,无法使用。相关人员应时刻注意混合料的含水量,根据监控数据、天气变化、空气干湿程度等实时控制混合料含水量。此外,材料的存放也应注意防潮、遮雨,避免增加材料湿度。
3结束语
公路桥梁日常运行中,加强施工管理,做好养护工作是必要的。作为施工管理和养护单位,应提高思想重视程度,根据公路桥梁施工要求和质量控制目标,有针对性地采取施工管理措施。此外还要健全养护制度,落实预防性养护理念,及时修复可能出现的质量病害。从而预防沉陷、裂缝、钢筋锈蚀等问题发生,降低养护维修费用,延长公路桥梁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刘秦亮.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04):192-193.
[2]张成祥.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及防治措施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7):188-189.
[3]蒋博.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措施分析[J].中华建设,2021(0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