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颖
天赋养育(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摘要:现代社会,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孩子越来越多,包括阿兹伯格、孤独症。无论是治疗,还是养育,其根本都是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如何可以通过养育,让孩子长健康。这个主题,在养育普通孩子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成为人格、智商、情商更加健康的孩子,在养育自闭症孩子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减轻症状,向健康的边缘发展,从而有回归社会的希望。
任何一颗小草,都有它生长的空间,任何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使命,而作为疗愈师和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就是支持他们,走在通往健康的成长道路上。本文为自闭症孩子的养育及疗愈的实践做了记录,以期支持自闭症孩子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天赋养育;自闭症;
真性自闭症(器质性自闭症)是患者由于基因突变造成大脑思维功能缺失,失去或严重缺失思维功能。他们的面相与常人无异,但其先天缺失总结、归纳、分析、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终身智力低下。
假性自闭症?(功能性自闭症)是指患儿大脑思维区域无器质性病变,具有正常的思维能力,但是他们智力的缺失是由于后天某项能力的发展不平衡。假性自闭症与真性自闭症存在本质的区别。
真性自闭症的形成原因:真性自闭症是由基因突变所致,根据演算所得人类真性自闭症比例应该接近十五万分之一,推算出中国每年出生真性自闭症儿童应该不超过120个,美国每年出生真性自闭症患者应低于36个。真性自闭症是应该属于罕见疾病。目前没有有效的康复办法。
假性自闭症的形成原因?[1]??:假性自闭症是由于影响人类学习能力中的几项能力要素发展不均衡。如果将整体人类各项能力的分布都看作正态分布,假性自闭症患儿可能的多项能力都处在极值点,即某项能力极弱或某项能力过强,致使患儿有可能丧失部分或全部的思维能力,造成终身智力缺陷,表现出真性自闭症的特质。例如,在表现出特别胆量小行为的自闭症患儿中,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存在早期大脑视觉记忆能力发育过强的情况,视觉记忆难以忘记,造成患儿与同龄儿童相比他们对环境更加敏感,自我保护意识也更强,因此患儿不敢与身边不熟悉的人对视,失去对身边事物观察、模仿的机会,也失去了学习具体知识的机会,长此以往患儿们缺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如何通过支持型养育方式,支持自闭症孩子的发展,在儿童研究过程中有很大的意义。笔者认为,对于假性自闭症孩子,他们通常都是敏锐型的孩子,养育方式的偏差,对于一般孩子来说,是他们可以承受的,但是这种偏差,在敏锐型孩子身上,就有可能造成显而易见的影响。可以说,假性自闭症孩子,是一个指南针,可以让我们找到健康养育的道路,落地到支持型养育方式中。
本文是笔者的两个典型案例,均以天赋养育为核心基础,以韵律按摩为辅助疗愈手法,加上妈妈的对天赋养育的理解和应用,看到了一定的效果,以供同仁参考,如果可以探索出一条新的路,也是自闭症孩子的希望。
一、5岁发育迟缓孩子感统迅速提升——案例时间:2019年2月
阳阳刚来的时候,5岁了,因为没有准备,刚刚发过烧,显得非常的紧张、恐惧,缺乏安全感。他的眼神是散的,不能接近除了妈妈之外的任何的人。他的物品都必须在妈妈的手中。
第一天关于感统方面的观察:第一天我们吃饭,粥锅放在桌子上,孩子想盛粥喝,用勺子盛粥,手一直在抖,半勺粥撒在锅里。勺子出锅,孩子用眼睛找碗,手移动过去,勺子到碗上头,倒下去,剩下的半勺粥又撒在碗外。
第十天关于感统方面的观察:在最后的两天,吃茶点的时候,孩子要自己倒水。他拿着大半壶水(比较沉),给老师和妈妈可以倒小茶杯的半杯水。
过程描述:
孩子看上去像一个一岁的小宝宝。头三天,只要妈妈不在眼前,他会随时随地的叫妈妈。
头三天是给妈妈做的按摩,孩子在旁边看着,陪着。第四天的时候告诉他妈妈要学按摩。你可不可以做小模特,帮帮忙?孩子是很爱妈妈的,她非常愿意去帮助。基于这样的内在的力量,孩子勇敢地让常颖老师触碰了他的身体。经历了第一次触碰以后,孩子开始有了安全感,给孩子做了一个疗程的韵律按摩。
第三天,常颖老师可以跟妈妈偶尔聊天了。因为孩子的状态像个小婴儿,不会自己玩,老师和妈妈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陪伴孩子,但是这位妈妈非常的愿意去思考、学习。在观察、体验、感受的同时,她在思考老师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妈妈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问题。所以,头几天她告诉疗愈师,她是睡不着觉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打破了她自己很多固有的思维和理念。
到了第七天,妈妈和孩子都渐渐的安稳下来。孩子的眼睛开始明亮起来,越来越有神。
妈妈也不断地挑战自己,渐渐处在一种悠闲自得的状态。孩子和妈妈的连接是非常的紧的,因此,妈妈的工作很有效。
第八天的时候,孩子送给我们礼物了,他开始玩做饭的游戏。
当然,在这期间我们还做了很多别的工作,是内在成长方面的。和课堂中的不一样,我们需要要随机应变,跟着孩子出现的状态,做工作。
因为妈妈参加了身心灵成长课程,所以她知道我在做什么,非常的配合。孩子迅速地长大了。
第九天的时候,孩子又送给我们一个新的礼物。他开始讲故事了。我讲的故事,他完全听得懂。他的思维非常的清晰。我跟妈妈说,这个孩子没有任何的问题。他唯一需要的就是一个运动的空间、动手的空间。
十天后,孩子“长”回他自己的年龄。他玩做饭的游戏、讲故事、布置茶点,自己乐在其中,不再随时喊妈妈了。
第十一天,他又给我们了一个真正的惊喜。他安静的坐在餐桌旁,等待。安静的吃饭,吃的干干净净。完全是一个他应有的年龄的样子。内在的平静给了他很大的力量。他也决定做一个长大的自己。
这个疗愈的过程令我和妈妈还有孩子都非常的滋养。也非常感恩这位妈妈全力以赴的努力,全然的信任、开放,观察、感受、体验。
妈妈的话:
暖心阁之行于我是必然也是偶然。必然在我一直在探索在呼唤的内心和行动,偶然在因缘和合。西安的韵律按摩课上结识常颖老师,有很深的交流和链接。
为期两天的韵律按摩课,为我展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去审视生命,或者说是结识了一种新的让生命通达的方式。
我生活的小区有个运动场,运动场有个用铁板焊制的裁判架子,大约八个台阶,近三米高,以往走到架子附近孩子要爬的话我都是神经极紧张,他爬到第六个台阶时候我就会觉得失控了,会喊并拉拽着阻止,韵律按摩课后我们再走到架子旁,孩子再去爬,我的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很好的守住了自己,不慌不急,选择了相信,相信自己也相信他。孩子顺利的上下。这个不知不觉的变化让我也很诧异并欣喜。原来松定静空悄然已来。
带孩子是自己的又一次成长,于我尤其是。再次感恩我的宝贝,感恩在因缘和合里的老师和同学。
出发前适逢孩子发烧刚刚退,我知道如果我后退这个经历和体验就要后延至少半年,孩子发烧是可控的。孩子和我都需要能带来更清晰、更滋养、更绵长力量的经历和体验,而此刻出发去北京暖心阁(常颖老师的工作室)是更有效的选择。
十一天,我、孩子和老师一起生活,二十四小时在一起。老师观察着孩子、观察着我、观察着我与孩子的互动,我也观察着孩子、观察着老师、观察着老师与孩子的互动。十一天里老师是我和孩子的土壤、阳光、水份,我们置身其中,随着老师带领的韵律节奏而生活。
在十天里,孩子的目光对视完全完好,没有一丝闪躲。孩子的眼睛亮了。孩子在很规律很柔美又很简洁的场域里,越来越放松、笑容越来越灿烂、我看到一个自在自得的孩子,孩子的心打开了,孩子的表达越来越贴近自己的感受。
韵律按摩,为了让孩子认识和接受按摩也方便我学习,前三天老师给我按摩。第四天时候,在老师和孩子的互动里完成了第一次的按摩,第五天在老师建议下孩子爬上了按摩床,全程美滋滋了。在一次按摩中,我趴在按摩床沿儿,眼泪直流,我感觉到老师在用自己全部的心神去感知、引着、抚慰着孩子的身心,我也曾在无数个夜里如此触摸着我带来的这个生命,这一幕如此相似,我看见另一个自己。整个十天是几个个案疗愈过程,在生活中随机发生,老师观察着孩子,引导着我和孩子的互动。
从暖心阁回来近一个月了,我想聊聊孩子的正向变化。
有天放学后带孩子去水果店见到他的同学张一萱,孩子跟张一宣打招呼,然后跟我说张一宣是他的好朋友。
跟小朋友的互动融洽了很多,可以一起蹲着看好久的蚂蚁了,可以因为看到班里的小朋友而喜悦的去拥抱了。
自己和自己玩的时间即独处的时间可以更有内容和意义了,可以坐在妈妈的车后自己唱好久的歌,如果妈妈接话会说妈妈你别骚扰我唱歌;有天他洗完澡我给他盖好被子后就去刷牙了,他自己安静了好一会儿,时间长到我忍不住去看看他在做什么,当我探头去看时候,他只是安静的躺着,看着天花板,感觉到我进去了就转头看我,孩子很平静,在那一瞬间我觉得我打扰了他的清静。
乐于玩场景游戏,比如拓展火神爷爷讲故事里的小动物避雨的故事,比如摆了东西来买卖,比如假装做饭,比如假设他骑的车是公交车,然后各种报站等等。
吃饭很香,饭量变大,有了吃光光碗的习惯。
关于睡眠在老家时候表现的特别是我期望的状态,晚上八点左右睡着,早上七点半左右醒来。老家是村里,日落后整个环境很暗,特别有敛的感觉,人也更容易沉下来入睡。每次晚上七点多他会自己主动说,妈妈我困了,然后我们就自然的去睡觉。村里真的是特别适合人生息。来到市里,晚上被灯光照的通亮,人的机体和意识被拉着松不下来,睡的自然又晚了,此处泪奔。
在确定去暖心阁后,老师要求我描述孩子的现状及自己的希望,我写了如下愿景:
希望孩子更安于自己的内在,更相信自己。希望孩子的专注力能提升,多动情况更少。希望孩子可以更好的接纳小朋友,有天可以跟妈妈说“某某某是我最好的朋友”,而不是只是“超级飞侠或巧虎是我最好的朋友,妈妈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的愿景实现了,感恩老师。感恩老师一直以松定静空能量辐射我们,感恩老师无私的分享、全情的投入,感恩老师清高又暖心的情怀,十天里孩子和我都得到了滋养,收获的是无限可贵,可遇不可求的礼物,这个礼物是种子,播种在了我和孩子生命的土壤里,我静待它们抽芽、长大。
二、自闭症孩子的自主学习——案例时间:2019年11月
瀚瀚,7岁,诊断为自闭症。
初到时,孩子没有目光接触,自己在角落里玩,吃东西的时候,知道模仿对方会得到食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喜欢打转转,如果吃到糖或者其它一些东西,会大笑。生活可以自理,会自己穿衣服,上厕所。说让人听不懂的语言,关键的时候会叫妈妈。没有攻击性。害怕大的声响。
中间,慢慢放松,随时吃东西,自己玩。慢慢接受了韵律按摩,喜欢泡脚。平静地和孩子说话,他可以理解。
后面几天,每天夜里先是笑,后是哭。需要大人紧紧抱着,才能安静下来。
孩子的自传:出生时被推出来,受伤,应该是肩部骨折,一年后查出来陈旧性损伤。出生后不能入睡,需要抱着,有时候可以睡几分钟,只要姿势改变,就会醒来,哭。出生几个月以后,孩子便秘。妈妈一直关注孩子,四岁半找老师做训练,前后一年半时间。采用时刻跟踪督促的办法,条件反射的办法。六岁半找到常颖老师,希望能够有老师指导如何训练孩子,孩子爸爸辞职,希望能够配合妈妈管孩子。有四岁的妹妹,妹妹玩的时候,会攻击哥哥,哥哥不会反抗。
两周的天赋养育调整结果:十一天后,孩子和老师有短暂的(几秒钟)眼神接触,并且模仿老师的动作。孩子更加放松,玩的很自在。主动配合韵律按摩和洗浴。中间有几次主动喊妈妈,并且在吃东西的时候,有偶尔的语言互动。
妈妈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持怀疑态度,但是看到孩子的一点点进步,回家还是坚持天赋养育方法,并且提升自己。爸爸返回工作岗位。
一个月以后,孩子有明显改善。由妈妈表达的如下:可以叫妈妈。看到视频里的爸爸,叫爸爸,并且亲爸爸,拿着鸡蛋跟妈妈表达要吃饭,跟妈妈一起做饭,打鸡蛋。一
个半月以后,孩子的表现:跟妈妈用语言表达,穿的衣服不舒服。会自己玩,嘴里喊:好幸福呀,好开心呀。
两个月后,见到老师,还是记得老师,有自己的想法。可以理解妈妈的话。妈妈的状态逐渐恢复正常,有自己的思想和时间,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事情。
中间一年时间,由妈妈在家带孩子。同时妈妈和爸爸学习天赋家长课程。
一年后,孩子为了让妈妈早点带他出门玩,主动学习叠衣服,他知道,妈妈要把家务做完,才能够出门。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并且可以自主学习。
结论:支持孩子成长的养育方式,可以缓解自闭症孩子的状态,配合韵律按摩,会让孩子有明显的自主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的工作固然重要,家庭的调整和改变更加重要,全面了解生命成长的规律,就能做到从家庭,到孩子的健康发展。自闭症孩子的背后,是整个家庭的成长和调整。《天赋养育》全面支持家长从完整、全面、全息、全程的“系统生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