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惠珍
中山市石岐西厂小学
摘要:德育教育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富含有丰富的德育元素,将这些元素充分挖掘出来,提升学生德育教育水平,是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在简要概述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意义基础上,分析德育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对应的渗透途径,以此为相关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参考,为提升学生德育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教育;核心素养
德育教育是覆盖小学阶段各门学科的基础性教育内容,是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德育教育与课程教学内容相互脱节,由此造成德育渗透明显欠缺,无法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
1、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在小学教学阶段,虽然各个层面都不断强化小学生品德素质教育和培养,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但是受到应试教育和家长焦虑情绪影响,教育体系在整体上依然是以知识教育为主,德育、美育教育等通常无法体现出来。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元化方式将德育元素渗透至教学活动开展的各个层面,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是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路径。从这方面而言,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全面革新传统教学理念,深度挖掘音乐教学中的德育素材,并以不同方式方法贯穿至教学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以此才能够满足现代教育理念发展要求,更好的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2、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面临的问题
2.1 教师对德育渗透重视不足
在传统教学体系中,音乐课程都是以附属课程形式实现的,教学重要性排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之后,在部分学校中,侵占音乐课堂进行主科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思想层面对课程教学重要性产生认识上的偏差,更无法高效的落实德育教育要求。同时,部分教师对德育教育的理解也不够深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将德育要求传达给学生,即是实现了德育教育的渗透。受到小学生身心成长特征影响,对德育学习的理解不够深入,更无法德育要求外化至自身行为方面。
2.2 德育渗透资源开发不足
小学音乐教材体系中,富含有丰富的德育教育元素,在各种音乐教学活动中,德育教育更是广泛存在,对学生品德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在当前音乐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都是依赖于教材内容开展教学,仅是从教材内容浅显的挖掘德育资源,内容也比较僵化,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难以达到德育教育实效[1]。同时,多数音乐教师本身更侧重于专业方面教学内容,拓展性思维有所欠缺,使得各种音乐活动中德育资源无法充分发掘出来。德育资源挖掘不足,直接造成德育内容实施,德育方法组织等受到限制,对德育实效造成影响。
2.3 德育渗透方法较为单一
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只能采用灌输式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方法较为单一、内容也较为枯燥。教师为了完成德育教育的要求,只是在音乐知识教学或歌曲内容讲解中,简单的讲解一下学生思想和日常行为中的德育要求,只是从形式上完成了德育教育,对德育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无法将德育教育的成效切实体现出来。
在新时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背景下,网络资源中蕴含有大量的德育教育资源,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受到教学理念和实际应用技能的影响,无法充分、深入、细化的将这些资源挖掘出来,由此造成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只能采用单一的线下教学模式,以抽象的课堂组织形式完成教学,以此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丧失,无法将德育教育内化至自身学习体系。
2.4 德育渗透评价体系不完善
对于小学生而言,评价目标的达成是学习活动的基本驱动力量。但是由于德育教育自身性质影响,德育教育效果无法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衡量,多数情形下,都只能通过教师在期末考核中,以主观的评语形式进行评价,由此造成教学目标导向存在偏差。音乐学习较为优秀、平时较为乖巧的学生,更容易得到较好的评价,而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评价结果则处于较低水平。由此使得教学导向出现偏差,学生的学习导向也产生偏差,失去德育教育实施的意义。
3、小学音乐教学中提升德育渗透水平的途径
3.1 加强对学生德育渗透的重视程度
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切实将德育教育渗透至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首先要求教师层面对德育渗透具有正确的认识,加强对德育渗透的重视程度。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坚持以学生为学习活动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层面则应当转变自身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引导。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能够以音乐为桥梁,在做好学生歌唱技巧和音乐素养培养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歌曲中蕴含的德育元素深入思考,提升对歌曲内涵的认识[2]。另一方面而言,则要充分利用合唱、比赛等多种场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的配合能力以及交往能力,将德育教育渗透至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
3.2 优化德育渗透教育资源
德育教育资源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基本载体,是形象化展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层面应当借助多种渠道挖掘德育教育资源,并充分融入至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应当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当地特色音乐文化,构建校本化教学内容,增加音乐教学的德育内涵。同时,教师还要能够依托发散思维,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音乐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渗透,更好的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3.3 多元化途径进行德育渗透
音乐作为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艺术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新媒体高速发展时代背景下,学生课外时间接触音乐艺术的场景更加广泛。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必须充分利用这方面条件,对学生进行多元渗透。例如在国庆节、建党节等节日浅析,在抗疫、抗洪、抗震救灾等特殊时期,要组织一些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音乐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参与,更加深刻的体会音乐作品中蕴含的德育内涵。在地方特色文化活动中,教师也应当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将德育教育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层面。
3.4 完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
完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是当前小学音乐德育渗透导向转变的基本要求,在教育体系改革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品德修养的综合评价[3]。评价内容在整体上要以积极向上的方式为主,对学生个性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以正向引导为主,培养学生正确认知,以此更好的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提升音乐教学的价值。
4、结束语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已经成为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教师而言,应当适应教学规律发展特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强化对德育渗透的重视程度,并从自身做起,为学生做好榜样,以此才能够将德育教育元素更好的呈现出来,通过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更好的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琴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有效进行德育渗透[J].小学生(下旬刊),2021(07):101.
[2]刘丙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探讨[J].学苑教育,2021(15):65-66.
[3]徐菊芬.试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J].智力,2021(10):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