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红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000
摘要:师生互动是教学开展的一种常用手段,体育课程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应保证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让教师与学生在沟通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高效进行。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师生互动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体育课程得到广泛重视,全面践行新课程标准要求,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实现体育素养综合提升成为必然要求,而师生互动就是实现这一要求的直接手段,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教师准确控制课堂教学,让学生高效了解所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如何保证小学体育师生有效互动是教学开展的重点。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意义
教育改革背景下,体育课程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体育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很多教师都在积极变革,将传统的灌输式、照本宣科式转变为引导式、互动渗透式教学模式,这对学生学习与教学开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体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并未完全发育成熟,他们对体育课程存在严重的畏难心理,如果教师忽略了这一现状,始终采取口头说教方式进行教学,很容易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可见实施互动教学的重要性。师生互动是以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沟通交流为主要形式,以教学内容为引导,体现平等、自由、民主的原则,创设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利用互动过程达到相应教学目标,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积极性得以调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高效进行[1]。同时可以降低学生的畏难心理,让他们主动学习,敢于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式,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实践,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增强身体素质。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互动保障
师生互动要求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共同参与,有效的师生互动应建立在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只有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生充分支持教师,才能自主、积极的开展教学活动,进而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善于从学生的角度综合考虑,尊重其主体性,关注其日常动态,通过日常教学活动落实真切的关心、理解与尊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帮助,进而互相产生信任与支持情感。同时,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适宜性,把握小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学习特性,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辅助教学开展,尽量避免过度的口头说教方式,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基础上走进学生内心,降低他们对体育课程的畏难心理以及对教师的厌烦心理,缓解师生矛盾,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师生有效互动提供基础保障。
(二)丰富师生互动形式,辅助教学开展
师生互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形式,一般的课堂互动都是在预设前提下开展,在特定主题中进行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全程发挥引导作用,指引学生交流、思考与实践,完成理论学习与体育技能学习。因此,要想实现有效互动必须积极创设互动机会,丰富互动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辅助教学有序开展,达到预设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整体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互动内容,重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利用提问、示范、讨论、游戏、竞赛等多元互动形式,让学生得到充足的自我发挥空间[2]。另外,教师要积极参与互动过程,把握互动的方向与时间,及时点拨与纠偏,师生之间从基础的语言交流、肢体动作深入到情感态度,在无形中拉近师生关系,达到情感层面的契合,如此既能体现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也能对某个问题、某项学习任务形成深刻认识,高效实现教学目标。
(三)开展师生互动游戏,提高互动效率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很多教师都会运用游戏教学方法,将枯燥的教学过程趣味化呈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渗透体育知识,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在师生有效互动的要求下,教师可积极组织师生互动游戏,将原本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游戏形式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加游戏的趣味性,高效开展游戏活动,达到优化师生互动的目的[3]。在游戏设计时要注意游戏的适用性与趣味性,既可以设计跳绳比赛、球类比赛等竞技性强的游戏活动,也可以设计木头人、“一块五毛”等趣味性强的游戏活动,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扩大师生互动范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组织互动教学评价,促使持续改进
教学评价是小学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有效的教学评价对课程开展具有推动作用,因此在互动教学中,教师必须对互动过程展开评价,利用客观合理的评价做出全面总结。评价可通过教师主评、学生互评的形式开展,让学生自主发表意见或建议,增强他们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明确自身表现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互动表现针对性引导和鼓励,利用激励手段对表现优异的个人或团体作出肯定,发挥物质与情感的正面引导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将有待提升的地方明确提出,帮助他们做出改善。同时根据教学成效针对性总结与反思,明确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利弊之处,这样既有利于教学内容持续改进,也有利于师生互动更好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师生有效互动是小学体育教学高效开展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它体现了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导性以及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性。教师须合理运用互动教学方法,科学设计互动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的积极作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增强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孟宪平.小学体育教学师生互动的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34):0128-0128.
[2]张颖英.小学体育教学师生互动的策略[J].天津教育,2019(12):10-11.
[3]马稹祯.小学体育师生互动教学的策略研究[J].信息周刊,2019(26):0173-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