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与检验检测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徐敬茹
[导读] 现如今城市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使得高层建
        徐敬茹
        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230051
        摘要:现如今城市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使得高层建筑的数量也随之变多。为了能够为人们的正常生活提供便利,几乎所有高层建筑里面都设置了电梯。这其中,应用率最高的便是曳引式电梯。但是经过长时间使用,其轮槽部分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造成安全性下滑。因此,相关人员就要提高重视度,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检测。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曳引式电梯的概念,探讨了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的主要原因,并对于降低磨损的检验方法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检验检测;分析工作
引言:对于曳引式电梯而言,一直有着非常高的应用率,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非常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电梯在实际运行时,很容易被其他因素所影响,使得轮槽部分发生磨损。为此,相关人员就要做好检测试验,依靠最具科学性的方案,获取信息资料,及时调整,确保电梯的安全性达标。
        一、曳引式电梯的概念
        所谓曳引式电梯,主要是指一种通过曳引作用的方式,促使电梯完成正常运动的电梯类型。在实际应用的工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现有的需求,对其上升和下降的速度展开有效控制。而对于特点方面,主要包括两部分,分别是安全性相对较高以及维护较为便利。
        曳引驱动主要依靠曳引的形式促使轿厢完成上升和下降,在作业时,主要驱动力来自于轮槽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在现有的曳引系统里面,钢丝绳的两边分别挂着轿厢和对重装置,二者重力都作用在曳引轮槽部分,从而很容易造成轮槽内部被钢丝绳完全压住。在曳引轮出现转动之后,轮槽和钢丝绳就会产生强力摩擦,最终实现牵引的效果,完成正常的运输工作。
        二、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的主要原因
        (一)钢丝绳受力失衡
        在正常情况下,钢丝绳会和曳引轮槽一直处在正常连接的状态。基于曳引轮的长期牵引,促使钢丝绳慢慢运动。基于这一模式,电梯基本上能够一直处在较为平稳的状态,不太可能出现问题。然而,若钢丝绳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出现了受力失衡的问题,很容易导致轮槽和钢丝绳无法有效连接,甚至无法接触。这样一来,曳引轮槽的磨损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进而使得事故出现的概率有所增加,导致安全隐患发生[1]。
        (二)材料存在缺陷
        伴随技术的发展,曳引式电梯的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进步。普遍曳引轮轮槽自身的耐磨性都非常好,即便出现了无数次摩擦,通常都不太可能出现问题。同时轮槽还有着较强的耐腐蚀性特点,不太容易被外部因素所影响。此外,自身的耐冲击力以及综合强度都比较高。但是,一些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选择降低投入成本,就会选择一些质量水平相对偏低的材料。这其中,少部分轮槽自身的耐久性未能达标,强度也不够,若对其进行应用,轮槽就会出现异常磨损的情况,对电梯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影响。不仅如此,若工作人员采用的加工方式不够合理,同样会影响轮槽的综合质量,进而使得安全性下滑,提升了事故出现的几率。
        (三)钢丝绳和曳引轮轮槽不匹配
        通常来说,曳引式电梯的具体运行主要依靠钢丝绳和曳引轮彼此协同才能实现。由此看出,钢丝绳和轮槽的选择十分重要,二者必须做到完全匹配,才能保证运行效率达标。然而从具体情况来看,在部分建筑物的电梯之中就存在钢丝绳和轮槽匹配效果不佳的情况。若强行进行使用,很容易导致钢丝绳的正常应用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同时轮槽自身的磨损程度也会有所增加。而且如果情况非常严重,还有可能导致钢丝绳发生弹跳。如此不仅会影响电梯运行的舒适性,而且还导致安全性水平大幅度下滑。
        三、降低磨损的检验方法
        (一)做好钢丝绳的检查
        对于曳引式电梯来说,钢丝绳一直都是其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在电梯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其可以起到承载以及牵引的效果。由于钢丝绳和曳引轮会发生多次摩擦,所以此类电梯在经过长时间使用之后,钢丝绳的磨损程度就会变得非常严重。

工作人员只要了解钢丝绳当前的实际情况,基本上就能判断曳引轮的摩擦状况。一般来说,具体检测方法主要为两类。
        1.观察检测法
        所谓观察检测,顾名思义,指的是工作人员通过肉眼的方式,对钢丝绳的外观进行检查,了解其外部情况,把握其磨损程度。同时还要调查其中的细节部分,思考是否有任何异常。根据获取的信息,思考到底需要进行更换还是维护。
        2.拉力检测法
        工作人员基于合理的范围,对拉力偏差量进行设置。若发现超出了这一数值,基本上就能认定曳引轮槽出现了问题,排除钢丝绳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该方法的时候,工作人员理应按照特定的流程执行工作任务,以此使得检测结果更具精确性特点[2]。
        (二)加强曳引轮槽的检测
        在对曳引轮槽进行检测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将注意力更多放在钢丝绳具体的下沉量方面。通常而言,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对下沉量展开控制。但凡超出了规定的范围,自然会导致轮槽部分的磨损大幅度增加。如此一来,就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维修。若发现磨损状况过于严重,已经无法正常维系,则要予以更换。
        另外,在进行磨损检测的时候,还要对磨损的均匀度方面予以检查。一般而言,均匀磨损属于正常磨损,但如果局部区域出现了磨损,就说明有问题存在。若没有及时调整,磨损情况就会持续加重,导致轮槽的引力不均匀,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造成安全性下滑[3]。
        (三)采用超空载检测的方式
        在对曳引式电梯轮槽部分展开检测的时候,超空载检测同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之中,工作人员需要深入观察电梯的实际状况,把握其运行状态,并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诸如运行速度、振动情况、摩擦情况,以此展开分析。当曳引式电梯处于超空载状况的时候,以此进行正常运行,可以做到紧急停靠,而在这一阶段,箱体部分不会有严重磨损产生。基于该结果可以得知,此时曳引轮槽的摩擦尚属正常。然而,若电梯本身无法做到紧急情况,抑或者箱体部分出现了状况,就说明轮槽发生严重磨损,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四)预防方案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得知,为了防止事故出现,工作人员必须时刻关注轮槽的磨损情况。因此,具体可以尝试思考不同的预防方案。
        其一,工作人员理应提高对曳引轮自身的抗磨水平、硬度等参数的信息,通过针对性措施,及时予以控制,保证曳引轮能够满足规定的基本要求。
        其二,工作人员需要时刻了解钢丝绳的张紧程度,并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其有效调整,保证所有钢丝绳的张紧范围差值都在5%的范围之内[4]。
        其三,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具体要求,每隔一段时间,对电梯展开全面检验。若发现少部分轮槽的磨损情况非常严重,则需要及时更换,确保其安全性达标。
        其四,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现有的情况,合理应用卷纸衬垫,在确保摩擦系数不会出现变化的状况下,尽可能提高轮槽的耐磨水平。这样一来,曳引轮和钢丝绳的使用时间就会进一步延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曳引式电梯来说,若钢丝绳或者轮槽的磨损程度过高,很容易导致安全性下滑。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就要给予重视,结合现有的情况,采取措施进行观察,并做好检测,完成调整。如此一来,电梯的安全性就能得到提高,进而使得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大幅度下滑。
        参考文献:
[1]吴昊.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与检验检测的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7,08(No.496):46-46.
[2]李渊杰.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与检验检测的分析[J].化工管理,2018,000(008):105-105.
[3]王志,王启洲.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与检验检测的分析[J].科技尚品,2017,000(001):146-146.
[4]张小丽,王泽京.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与检验检测的分析[J].装备维修技术,2019,169(01):2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