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华
东莞市骏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东莞市523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需求得到提升,工程机械的应用空间愈加广阔,对设备的有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做好机械设备的有效配置、科学使用以及保养工作,有利于降低设备故障的实际发生概率,提升机械设备的有效使用率,这也是新时期工程机械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文就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简要地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机械设备;设备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企业的发展,机械设备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推动企业能够以更快的效率进行生产,以及提高产品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其发展也逐渐细分化、垂直化、智能化,操作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变化都对传统机械设备管理产生了影响。传统管理经验也逐渐被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所替代。所以,企业要不断地解决机械设备管理中的问题,才能不断地提升机械设备所发挥的作用,提升企业竞争力。
1工程机械使用的主要特征
(1)工程机械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主要以露天的环境为主,在露天环境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影响到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2)工程机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常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外界因素包括气温、紫外线照射等。(3)工程机械设备自身的特点影响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工程机械设备有很多的型号和种类,不同的型号和种类在管理工作和维护工作进行的时候也有不同的要求,这些也会影响到管理和维护工作的水平。
2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施工企业机械管理过程中,企业的工程机械管控工作未能得到重视,缺乏独立的工作管理部门以及管控人员。在工程建设规模扩大和施工难度增加的背景下,工程机械在使用数量或使用种类等方面都呈现着向上发展趋势,但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却常常被并入其他部门管理中,受其他部门的管理,管理缺乏专业性和独立性。在该种管控体制下,机械管理工作很容易被忽视,甚至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中工程机械管理制度并没有得到有效构建,机械设备的档案管控工作缺乏有效处理,有时甚至会降低基本的管理水准。由于机械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施工企业常常因此遭受损失。由此可知,施工企业的工程机械管控制度必须贴合实际情况,有效处理存在的一些小问题,实现管理制度上的完善和创新,从而确保机械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
2.2机械设备使用规划配置不当
机械设备的有效使用,就要在项目开始时期接入,包含了机器设备的筛选,要能够实现新旧设备之间的良好匹配,以及能够有效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保障机械设备能够给企业来带足够的效益。但大部分公司的机械设备很多都是比较老的设备,限制了企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所以企业迫切要引进各种先进的机器突破产能的极限,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在部分企业在具体生产当中,没有依据具体情况配置机械设备,也没有合理的使用规划,更没有分析机械设备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后能够带来的收益。这就造成很多企业购买了很多机械设备,但这些设备又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另外,也有企业盲目追求使用率,购买大型设备,却没有考虑后期设备所需要的资源、运输、环保等,这就造成机械设备投入生产后,成本快速提升,企业浪费大量资金而导致营收亏损[3]。
2.3普遍存在重使用、轻保养的现象
由于施工企业没有落实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使得机械维修、保养出现混乱,虽然实行了定人定机制度,这仅仅是对操作人员的固定,根本没有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忽视了对于设备的正常维修与保养,进而出现应付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重使用轻保养,一方面影响了生产、增加了维修费用,另一方面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与修理人员彼此推卸责任。为了赶工期,机械设备超负荷工作,磨损老化现象严重,投入到新的施工现场时,又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维修,影响了工期,增加了维修费用。部分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缺乏长远打算,短期行为严重。
3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3.1积极组织开展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
机械设备在生产运营阶段,施工企业需要及时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为了能够使得管理工作质量达标,需要选择合适的管理措施。首先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维修管理技术,了解设备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管理标准,明确合适的维修管理方法,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其次,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维修的工作计划与管理模式,形成更加有效的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终可以落实相应的管理人员职责。此外,还要让各级人员都意识到机械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终可以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率。
3.2重视提高维修管理人员专业能力
针对在施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维修管理人员不规范操作的问题,施工企业不仅要通过管理制度来对他们进行约束,还要重视提高维修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为了能够在机械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处理故障,施工企业需要提供一个能够为维修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的平台。设立了平台之后,首先要普及维修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常识,鼓励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学会取长补短。为此,可以评出一些标榜,带领维修管理人员一同学习先进的维修管理知识,并且定期派出一些精英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归来后传授给其他维修管理工作者。通过这一手段,来提升维修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在培训的过程中,牢记机械设备的规范操作程序,学会处理故障的应急措施,从而避免在机械故障时影响到后续正常的生产。
3.3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作业
不同设备的功能不同,所以零件的大小以及薄厚都是不相同的,所以会受到一些外界的因素干扰。比如:恶劣的天气、工程的施工位置、周围电力的多少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设备的使用与运行,所以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作业,保证设备可以照常使用对于工程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第一,尽量不要在极端天气下进行设备的使用,一些极端天气会腐蚀设备中的零件,使零件发生老化或破损。一些天气还会破坏设备的正常运行,使设备中的关键处停止工作。第二,如果工程工程的施工位置不是很适合进行设备施工时,不要过度地消耗设备,一些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的地方,其地形复杂,一些土壤下面是一些非常硬的石头,如果在使用设备时不小心触碰到这些石头,可能会给设备造成一些损害,影响设备的后期使用。第三,在进行设备使用时要做好使用记录,防止设备出现问题时不知道原因,影响设备的正常维修。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作业,可以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完善工程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3.4建立健全机械设备运行管理体制
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有效平衡施工企业生产出现故障的关键。建立健全机械设备运行管理制度,有利于从根本上约束相关操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高效管理机械设备,安排好机械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为施工企业稳定生产提供重要保障。在实际定制运行管理体制时,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机械生产企业结合实况,施行符合本企业长远发展的管理制度,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路线。并且,施工企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进取,不断向先进企业学习科学的管理经验,从而确保机械设备的运行管理体制的效益。
3.5制定严格规范并且简洁的管理制度
将机械设备管理集中在机械设备部门,机械设备管理部门承担了巨大的工作压力。我觉得可以在机械管理部门下设一个部分,专门负责机械设备的采购和租用,而机械设备部门专职于分析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损耗,制定合理的设备采购清单,采购和制定相关规划分离,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减轻了机械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负担。还可以减少审批的次数,减少来回好几次审批,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重视情况。机械设备作为一个工业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是一个企业的重中之重,加强员工对于这一情况的认识程度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举办讲座,邀请专家座谈,进行对员工的相关教育,让他们加强自身重视力度。我们还可以采取惩治力度来提高员工的重视力度,加大巡视监管力度,对于员工的投机行为、糊弄行为进行免去奖金、严重者进行开除处理。
3.6采购环节规范化
就机械设备管理方面来讲,设备采购环节的规范化、合理化,能够让企业将设备管理渗透到各个细节,从而提升采购的科学性,加强企业对机械设备的把控性。首先,在采购环节正式进行前,要将采购涉及设备的类型、性能、型号、价格区间等明确化,这其中每个采购所涉及的要求都会直接影响最终采购的质量和效率。就采购工作环节的质量而言,需要企业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能够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市场中相关设备的行情、性能、价格等,帮助企业决策采购细节,避免后期采购环节中因为信息差而导致不良后果。其次,在采购环节进行过程中,要详尽地分析之前的采购记录,联系市场中品牌好、质量好、信誉高的厂家合作。部分企业在自身发展当中,一般都会培养很多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采购尽量要先从这些厂家开始。最后,采购进行当中,如果一旦遇到特殊的情况或者问题,必须要联系上级部门进行汇报,在上级部门给出相应的指令前,不能私自采取行动,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工作环节出现问题而导致的损失。
3.7增强机械设备维修养护意识
在施工企业机械管理过程中,需要增强设备的维修养护意识。由于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和使用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任何机械设备在应用过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故障。为进一步降低故障发生概率,延长设施设备的工作寿命,要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做好多角度维护工作和使用计划,有效配合施工生产设备做好定期养护与维修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相关的计划时,要详细分析各类设备的运行情况,根据不同设备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老旧设备,只需要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行,消除潜在隐患,做好及时修理工作即可。而对于新的设备,则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做好基础维护,确保每一个设施设备的使用性能正常。即使当前施工企业都已经配备了技术先进、价格昂贵的设施设备,但仅凭借工作人员的经验以及普遍性的工具,很难对这些设备做好正常维修,故必须采取一些现代化的处理手段进行正确维修,从而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强制性维修情况。对于某些设施设备的运行功能、工作环境磨损量大小等,要在充分了解其故障的发生情况时,做好对应的状态维修,提升设施设备的维修效率。在确保其正常使用的状态下,发挥设备的最大工作效率,避免机械设备不坏不修或无法维修的局面出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经济利益。要想做好管理与维护工作就要先找到管理与维护工作进行时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有针对性的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让工程机械设备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可.浅谈如何做好工程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J].中国设备工程,2019(19):35-37.
[2]程育卿.道路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7):258-259.
[3]杨延松.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19(17):39-41.
[4]王侃,史永超,苏渊渊.施工机械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建筑机械,2019,40(07):68-69.
[5]白波.施工机械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J].四川水泥,2019(06):219.
[6]赵晨玲.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基础与管理机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6):105.
[7]李晶.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及维护管理措施探讨[J].中外建筑,2019(06):224-225.
[8]覃勇平.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应用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9(05):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