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骆
海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建筑业正处于稳定发展阶段,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弊端。目前混凝土除了用于普通施工外,还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质量和安全的最终问题,有些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断裂,严重影响项目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管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标。通过研究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对策
一、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1.温差
在进行建筑物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钢筋混凝土的特殊性质直接受到了温度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差和压力下很容易形成裂缝。若是施工者不及时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减小气候变化和温差对钢筋混凝土的伸缩特性造成的影响,就可能会直接造成裂缝。
2.混凝土的沉降
在整个建筑物施工时,若采用流动性比较大的商品混凝土拌合剂,很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流动性比较大的钢筋混凝土在初始砼完成之前,需要先通过振动机构对其进行振动后的处理,以便于排除混凝土搅拌物内部的空隙。然而,混凝土拌合物中粗骨材料在未完全凝结之前一直保持着自由的状态,在未完全凝结时会因其本体的重量导致下沉。在漫长的钢筋混凝土拌合物硬化加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所产生的裂缝大多都是由于施工者的失误所致。
3.混凝土早期出现干缩现象
由于混凝土早期就会出现干缩的现象,导致这种干缩性裂缝通常会出现在相对比较薄的建筑楼板、混凝土路、地坪混凝土等建筑结构中。当混凝土结构的厚度达到100~ 300mm 之间时,最容易产生干缩性的裂缝。铺设了混凝土拌和物后,混凝土拌和物中的部分水份被用来进行水泥的加热和水化,部分会因为受到当地天气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水份蒸发,导致大量的水分被吸收和排除,最终会使得混凝土的拌和物由于大量水份被吸收和排除而产生干缩或者裂缝。当温度相对较高,空气中湿度相对较低,风速相对较大时,更加容易产生混凝土干缩。
4.荷载过重导致变形
如果混凝土结构的荷载量超过了它所负担的荷载和重量的范围,就可能会直接造成整体混凝土结构的变形,从而引起裂缝。这种变形裂缝的发生通常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尚未进行硬化或者达到建筑施工所需的强度时被大量超过负载和重量的材料或者重物碾压引起的变形裂缝产生;二是虽然混凝土己经进行了施工,已经达到了所要求的高强度,但是由于承载力重量太大,导致了混凝土主体结构发生了裂缝。该类裂缝是属于非常明显的贯穿式裂缝。
二、混凝土裂缝治理对策
1.正确选择原材料
在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自己相应的工艺和技术要求来正确选择所需的原材料,保证建筑物的原材料和产品质量满足要求,避免由于原材料和产品质量不合格而严重影响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在充分保证了原材料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成本和投入,这样才有可能保证整个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达到实现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是我们需要把所有的原材料都进行了妥善的储存,放置在可以充满透气和清洁的地方,保证了原材料干燥,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防止了原材料产生变质的现象。
还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可能会被人造成污染,就是我们在使用水泥的同时,要首先确认好它所含的成分和比例,然后合理的使用相应的水泥,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标准,进一步的保证了混凝土不会出现任何裂缝【1】。
2.合理控制混凝土材料自身的温度
在我们的建筑工程中,除了考虑到原材料质量方面的问题,温度也是导致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也对于我国广大的建筑公司和企业来说,要合理地控制混凝土自身的温度,严格地甄别和挑选各种混凝土材料的类型、厚度和使用量。所以,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形成,需要注意保持室内墙体材料内外温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即可,甚至尽管是与室内存在一定温差,也不能超过3℃,施工单位在进行墙体结构设计施工之前最好事先对其进行测定,一旦发现室内温差太高,一定应当及时进行处理。这一点,在上海市某家建筑公司就已经得到了有效地落实,该建筑公司享誉国内,并且承接了许多的建筑工程,每次进行施工之前,都会认真地对其原材料,测定其温度,从而很好地避免了混凝土和水泥裂缝滋生【2】。
3.完善结构设计工作
在我们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纸编制过程中,结构设计师们应认真地研读相关的设计技术规范和相关的设计要求标准,确保我们所需要的设计图纸都能够适应复杂的自然条件下,以满足各种要求,使建筑物能够在其稳定的运动条件下和其安全。再次,设计师们还应该更加注重混凝土的等级与钢筋质量等级进行合理化的选取,不能因为任何种种原因而随意地选取等级,也不可以因为一味地追求其安全性。
4.结合施工现场环境与现浇构件特点设计养护计划
养护过程中的关键就是为混凝土内部的物化反应创造最佳的条件,使其内部产生匀速的反应并且尽量减小内部应力的作用,才能有效地避免混凝土出现的孔隙和裂缝。而对于各种结构类型和体量不同的钢筋混凝土主体构件,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按照环境情况分别设计不同的养护和监督措施,才真正能够有效地控制它们的反应过程和预防出现的裂缝。首先,在采取常规保湿等养护措施之外,应该特别注意通过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内部降温速度以及混凝土的强度等方法进行定期性的检测与记录,观察其表面或者复杂的结构部分是否会出现细微的裂纹,从而由专业的工程师或者技术人员确定是否必须要求调整养护措施或者对其进行修补。其次,混凝土浇筑养护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混凝土放入内部分别布置的散热水管中进行充电,达到控制气流温度与降低升高速度的主要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消除施工中发现的混凝土裂缝,技术人员在施工时需要改变传统混凝土施工工艺,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应仔细地检查整个过程,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形成,防止任何有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因素,从根本上杜绝问题的产生,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金晓骆 男 1972 浙江省诸暨市 315012 海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本科 高级工程师 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吕小利.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C]// 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 0.
[2]李军.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对策[J]. 市场周刊·理论版, 2017(29):2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