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可靠性的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第9期   作者:张宝仙
[导读] 随着近些年我国整体国力的不断提升,当前人们对于电力服务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
         张宝仙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上湾  017209
         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整体国力的不断提升,当前人们对于电力服务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变电站是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措施和方法,对于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要积极强化隐患的排查工作,从而保障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能够稳定的运行,以实现保障电力供应的效果。本文将就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继电保护;二次回路
引言
         在智能变电站中通信网络与数字信号实现了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二次设备网络化发展。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是监控通信状态的关键性设施,主要功能为存储并分析报文,全程监控流量,传输告警信息。但是,二次回路状态实时监控依赖于专业技术人员利用通信报文探索分析异常状态原因,信息量较大,而且十分繁杂,在定量与定性分析故障特征时缺乏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得重要信息被忽视,难以构成完善的二次回路故障告警与诊断体系,从而导致运行维护人员无法及时监控分析二次回路具体状态。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电力系统如果想要持续地运行,就需要首先针对电力系统来完成运行秩序地构建,以此来为系统的运行提供支持。因此,这就需要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同步完善预制对应的配套保护,使其在实际发生故障问题后,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故障问题,并针对故障问题的位置、内容、成因等因素制定出问题的应急处理方案,加速问题的处理,防止故障的恶化。而通过继电保护二次回路装置的影响,便能够达到也能够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故障进行更为有效的预防,并保证系统本身能够在检测的范围内进行更为安全,并且更为良好的运行。此外,在于传统的电力保护装置进行对比后也可以发现,当前的装置在体积上是要更小的。而体积的变化则主要表现在材料的改进和质量的改进上,使其能够以更小的体积和更轻的质量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也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自身的便捷性,使其在传输渠道构建中,避免了大范围占用电力系统空间的问题发生,并同时减少了电网运行成本的支出,提高了经济效益。由此可见,通过对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应用和优化,都使得其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强化,无论是绝缘、干扰抵制等方面都得到大幅度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意义。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在安全性能上与传统的装置相对比,要有这更突出的优势。电力系统的运行,通过继电保护二次电路的设备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运行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进一步牢固了系统的稳定性。此外,随着有关材料技术的全方面升级,在很大程度上对原有的效益和空间进行了提升,不仅仅减少了成本上的支出,也减少了空间的占用,为人员的维护和修理作业提供了很大的便捷。


2 智能化改进对二次回路综合性能的影响
         2.1环节的增多势必增大信息传输的延时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中的数据转换和信息传输的环节增多了. A/D 和 D/A 的转换、光电信号的转换、以太交换网络的竞争等待、报文的编码与解码、交换机的报文接收与转发都存在一定的延时[3]. 设备和处理环节的增多显然不利于信息快速及时的传输.
         2.2交换网络的竞争机制导致信息传输延时的不确定性
         就实时性而言,传统变电站的点对点直连的信息传输模式优于智能变电站的交换网络模式. 尽管采用交换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智能变电站中信息共享的能力,但以太网通信的时延确定性却不能满足智能变电站中苛刻的应用要求. 特别是在电网故障或系统规模扩大时,若对网络中某一资源( 如缓冲区、带宽、处理能力) 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将出现报文超时到达,甚至报文丢失,不能保证时延的确定性.
         2.3信息共享与分布采样带来了数据同步性的问题
         由于智能变电站基于信息共享和分布采样的设计原则,各电量数据经电子式互感器分别采样、转换为数字量,并通过过程层网络送至保护控制设备. 因此,智能变电站面临分布式传感系统都必须面对的数据同步性的问题,即其要保证所有的分布传感器单元的采样数据信息严格同步[1].
3提高二次电流回路完整性的措施
         3.1二次回路刷灰
         为解决因线路暴露引起的电流运行不畅问题,可以在施工中加强电缆线路绝缘护套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刷灰方式,做好防患措施。对二次回路做刷灰方法处理,需要注意以下 三 点。(1)应将刷灰工具清理干净,保证工具齐全,刷灰质量将直接影响二次回路的防患性能。(2)需要有效清理二次回路中的相关电气设备,确保刷灰前的继电保护装置整体干燥,提高防患效果。(3)刷灰完毕后,运行电力设备,判断继电保护是否被安全措施保护完整,侧面检测刷灰质量[2]。
         3.2积极强化接线故障的排查工作
         接线故障是当前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故障中较为常见的种类。为了避免这一故障对继电保护造成影响,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必须加强线路排查工作。在进行实际工作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重点线路的排查工作,参照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设计图纸,对其中涉及到的线路连接和相关节点进行详细检查,尤其是熔断器、闸刀等容易出现故障的部分,要进行进一步的排查,确保其连接紧密,不存在松动和接触不良等情况。其次,在实际开展工作之前要对线路进行测试工作,尤其要关注不同电气元件之间的衔接情况,将获取到的相关信息同以往的数据信息进行比较,在实际运行之前就对其中的异常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故障的发生机率[3]。
         3.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保护的维护检查
         在实际运行中,如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保护措施出现了突然性的失效或者是紧急故障,便需要派遣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处理,并协同监督人员对处理的全过程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记录,以此来进行问题的整理,以及处理方法的整理,为后续的工作展开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并形成应急处理方法,减少后续问题的发生,保证电力系统和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长久安全稳定运行[4]。
结束语
         随着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智能水平的提高及IT技术的发展,监控系统的采集信号数量急剧上升。经统计,一个500kV变电站有数万个信号,而细致和全面的信号在为分析和诊断电网设备故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现场信号维护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现阶段变电站现场调试手段还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仍依靠在现场调试环节投入大量的人力及工时进行现场对点及与调度主站系统的调试对点,调试效率低下,调试质量难以有效控制。为此,针对变电站内及主厂站间采用人工方式或模拟装置/模拟系统核对信号的现实状况,提供基于二次系统全回路、多间隔、运行接线方式的变电站快速化调试手段,以满足现场对点调试、主子站协同对点调试需求,减轻调试人员工作强度,缩短变电站调试周期,提高变电站调试效率和调试质量[5]。
参考文献:
[1]林燎东.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在线监测及线路故障诊断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06):175-176.
[2]凌青.隔离开关二次回路故障处理方法探讨[J].东北电力技术,2021,42(03):51-55.
[3]孔凡梅,栗赛男,李玲萍.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隐患排查技术[J].冶金管理,2021(05):189-190.
[4]杨娴,黄珏,徐佳隆,陈龙瑾,李佳莹.关口电能表多回路自动控制与检测装置的研究[J].电气应用,2021,40(03):35-39.
[5]邹明浩.220 kV典型双母线接线倒闸操作中PT二次回路反充电分析[J].机电信息,2021(0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