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4月8期   作者:1.赵倩倩 2.舒建明
[导读]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使建筑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应的建筑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1.赵倩倩  2.舒建明
        1.山东省青岛市
        身份证号码:37091119831128****
        2.山东省胶州市
        身份证号码:37232119841109****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使建筑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应的建筑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有必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此,本文分析了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对策研究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1人“人”是指完成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队伍和一线施工队伍。前者是施工质量管理的主力军,后者是管理的对象。例如,施工人员需要在管理者的协调下,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同时通过合理的施工行为,确保生产的建筑工程达到标准。前者的责任感、道德素质等素质直接决定了质量管理的有效性,而后者,在前者的管理范围内,如果质量意识、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偏差,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也会产生一定的束缚影响。
        1.2材料。工程的任何部分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当材料不合格时,意味着零件的质量可能存在隐患。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应把材料作为管理的重点之一,严格按照法律、合同、文件、图纸和标准的要求,层层把好材料的规格、质量和数量关。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材料数量巨大,材料种类繁多复杂,新材料不断引入,这无疑给材料的质量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迁移难度更大。
        1.3机械。与材料的质量管理类似,工程机械的使用贯穿于整个工程。在施工期间,机械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复杂,如起重设备、开挖设备、运输设备等,与材料管理相比,设备选型过程更为复杂。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应熟悉材料和机械的质量标准,知道如何判断机械是否正常运转,新设备引进后应立即全面了解。机械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注意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杜绝使用存在质量隐患的机械设备。
        1.4方法。不同工序的施工方法有很大差异,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进度,保证工程安全,降低工程造价,需要引进更先进的施工方法。质量管理要求对这些方法进行准确的筛选,无论它们是否对项目质量产生影响。在此期间,在短时间内对这些方法进行专业检查无疑是质量管理的挑战之一。
        1.5环境。环境有两种: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详细阐述了主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本文仅对该项目的地形、水位地质、交通条件和气候因素进行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实际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要根据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质量管理的重点。
        2如何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1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策略
        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方可使用。及时检验原则和质量标准原则是质量检验必须遵循的原则。材料质量标准直接按照工程合同的规定执行。一般来说,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在承包人和业主签订的工程合同中都有明确规定。材料员按项目合同要求采购所需材料。合同对材料质量未作规定的,根据建设工程的总体质量目标,采用有关技术规范或规定进行处理。材料的质量标准不仅是衡量材料质量的标准,也是检验、验收和保证材料质量的重要依据。及时检查材料是为了防止停工,从而减少工期延误造成的损失。材料员应严格按照合同要求采购工程所需材料。质量工程师应及时通过有关检验方法,查明材料(构件、半成品)的质量是否可靠,是否符合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如果达不到质量要求,应立即更换并重新采购,以确保采购的材料(部件、半成品)是可靠的半成品质量。


        2.2人员控制
        任何设备和材料都需要人员控制。领导素质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选择建设工程承包人时,应考察总工程师、项目经理、财务、计划、试验、质量、机械等有关主要管理人员的能力和个人经验,提高领导的管理水平和素质。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和操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应满足施工质量的质量要求。从事关键工序和特殊工种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此外,要引入竞争机制,综合考虑员工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心理行为、生理缺陷、错误行为、违纪行为等方面,严格控制用工质量,全面控制员工流动。依靠人才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2.3 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
        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施工项目全工期所采用的工艺流程、技术方案、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和组织措施的控制。特别是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三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由于施工方案的不周密,往往延误了施工进度,影响了施工质量,增加了投资。监理工程师在制定和审查工程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管理、组织、技术、操作、技术、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和分析,使该方案技术先进、措施有效、技术可行、操作方便、经济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加快进度。在施工方案的选择上,必须保证技术的可行性。例如,对于水工滑模法施工,模板内混凝土的自重必须大于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否则,如果混凝土的自重不能克服摩擦力,混凝土就会随着模板的上升而开裂和破碎。因此,当筒体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墙体较薄,框架结构的柱截面较小时,不宜采用水工滑模方法。
        2.4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项目参与方的职责和权力范围,细化分工。施工前,施工单位要深入调查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加强施工中对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施工单位要与监理单位密切配合,加强沟通,积极配合,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准确达标。二是在施工企业管理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在奖惩制度上约束和规范,保证工作的顺利实施。三是建立监督机制。在建设项目中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在施工质量出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5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过程质量
        施工现场是工程项目施工产品的最终归宿,其管理也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核心。施工现场管理系统以“施工产品质量管理”为主线,将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的各个子系统串联起来。为创造优质建设工程提供条件和必要保障,必须深入开展文明规范工地合规活动。这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理念。达标与创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是密不可分的。建筑工程施工要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责任。在建设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对所有的子项目都要全面管理。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根据施工队自身情况、工程特点和质量通病,确定工程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和质量目标,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具体措施和质量保证计划,明确实施方法、内容和效果。
        结束语
        总之,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主体是人员,机械、材料、方法是完成建设工程施工不可缺少的因素,不可能存在质量风险。因地制宜调整质量管理方向。工程质量是施工单位的生命。在整个建设项目中,质量决定着项目的成败。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对工程质量管理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声誉,获得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志超.刍议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29) .
        [2]王堃.浅谈民用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 2013 (18) .
        [3]张天霸.浅谈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益探索[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3 (10)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