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主网运行中的安全控制性探析 刘文君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4月   作者:刘文君
[导读] 现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电力领域发展水平的逐渐提升,扩大了工程建设规模。电力系统属于人造系统,与现代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如果要想使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则需要对电网进行实时调度,及时发现电网运行时存在的漏洞,弥补漏洞。对电力调度主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旨在提高其安全控制能力。

国网天水供电公司 刘文君 甘肃省天水市  741000

摘要:现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电力领域发展水平的逐渐提升,扩大了工程建设规模。电力系统属于人造系统,与现代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如果要想使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则需要对电网进行实时调度,及时发现电网运行时存在的漏洞,弥补漏洞。对电力调度主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旨在提高其安全控制能力。
关键词:电力调度;主网运行;安全控制性
        引言
        就当前实际状况来看,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电网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潜藏着大量风险因素,致使电网极易出现各类故障问题;轻则使正常供电中断,造成大量经济损失,重则诱发电力安全事故,甚至使整个电网彻底瘫痪。基于此,各大电力企业作为电网的管理者与所有者,义不容辞需要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供必要的保障。
        1电力调度主网运行中的问题
        1.1系统风险
        在电力调控运行操作中,系统运行阶段所产生的风险尤为严重,由于电网结构相对复杂,一旦某一电力设备出现故障,必将会牵连到周边的设备运行,这时一定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在电力设备的运行阶段,若工作人员并未进行及时的检修和维护,或由于设备的使用周期远远超出正常的时间范围,由此产生的机械故障就会导致数据与实际存在一定偏差,从而影响到电力调度工作的高效开展。另外,复杂的社会条件和环境因素也会增加电力调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如重大的自然灾害、政府做出的不当行为、社会上的某些重大异常事件等,以上情况极有可能导致电力调度出现中断,由此引发较大的安全问题,同时也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2外界环境因素
        时效性、灵活性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特点,因此对相关设备的外部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但是电网系统中使用设备类型较多,设备布置密集,导致诸多设备的运行环境其实不符合运行要求,其功能和质量势必受到影响。当处于供电中断状态时,若想确保该系统正常运转,则需要将不间断电源(UPS)配置在系统内部,将其作为断电的紧急电源。但是当下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电源维护管理工作并不完善,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保障UPS的可靠性,这也导致电力调度主网运行存在很多难以确定的因素。除此之外,调度自动化系统具有信息交互的特点,每时每刻都需要接受和传递信息,因此确保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安全性十分重要,如果发生病毒入侵或者网络攻击等不良情况,则会严重影响系统整体性能,使电网系统的功能无法有效发挥。
        1.3调度人员存在问题
        调度工作人员作为整个电网调度运行的主体,一定要每时每刻保持高度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于电力调度工作而言,其流程一定要遵循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在调度人员落实相关操作之前,一定要上报给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同时,还需要完善操作票与工作票,并严格遵循操作票的规定落实正确操作。但是,就当前实际状况而言,调度人员在落实调度操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待工作不认真、安全意识不到位以及工作态度不端正的问题,从而增加相关指令误下达或者调度误操作现象出现的概率,从而给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带来严重影响。



        2电力调度主网运行中的安全控制性探析
        2.1优化和完善调度自动化系统
        完善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主要为信息收集和命令执行系统、信息传输系统、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以及人机联系系统等,应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时效性、可靠性、精确性。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概念被电力系统广泛应用,如能量管理系统(EMS)。从宏观角度分析,该系统是以调度自动化系统和电力公司信息系统结合所形成的新型系统。相较于调度自动化系统,该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主要功能包括信息收集、安全监控、自动化发电控制、经济调度控制、电力网络有效分析、发电计划以及调度员培训模拟等。合理使用该系统有助于保证电力调度主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2.2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预案
        在电力调度工作中,制定科学完善的风险预案能提高单位的应急处理能力,以免当遇到突发事故时出现手足无措的问题。(1)工作人员需要形成清晰的现场意识,也就是具备冷静分析现场情况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具体的工作环节或处于电力调度事故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全面调查现场周边的地理特征、水文条件、人文条件等,还包括天气、温度等其他的影响因素,据此来预测事故的等级,同时要与维修队进行深入的沟通,据此建立事故处理方案。(2)做好电力调度的保障性工作,如雷雨天气的防雷防电措施。夏季往往是用电的高峰时期,这一阶段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会急速膨胀,若不能及时科学地进行电力调度,有可能导致部分电路出现负载过大的情况,继而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用电,而这一点正是工作人员应预见的事故,并且应针对这种事故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案措施,避免损失进一步蔓延。
        2.3提高调度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在电力配网调度管理中,人员是保障各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想要促进我国电网调度管理及其技术的创新发展,还需要对电力人员的专业技术以及综合素质进行优化与提升。通常情况下,调度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基本上都是由供电局人事部门进行安排和协调,每年都会对调度人员展开培训,以提高调度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培训结束之后,还会实行严格的考核机制,对所有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如果没有通过考核,需要继续接受培训,只有当所有考核内容都达标之后,才能颁发相关的证书,并安排上岗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配网调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与更新,根据电力企业的实时发展状况进行制度的改进,以便更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对于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可以号召大家向他学习,通过专门的研讨会,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与技能,同时还要给予相应的嘉奖与鼓励,以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3)电力配网自动化管理系统探索。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我国整体的经济建设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在电力配网调度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加强新型技术的应用之外,还需要构建一套自动化的系统管理体系,以自动化的管理系统来增强调度员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与价值,更好地保障电力运行的安全可靠,如GIS平台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等。另外,电力配网的自动化发展,还离不开各种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只有不断丰富调度员操作管理手段,才能真正实现配网工作的动态化监测,保障电网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
        结语
        电力调度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环节,电力公司应正视目前电力调度主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提高电力调度的实效性、可靠性、准确性,确保在电网遭遇各类问题时都能做到快速定位、快速排查、快速响应、快速修复,从而达到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保障人民正常生产生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胜明,徐泰山,陈刚,等.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当值策略可实施评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43(24):126-133.
[2]校淑佩,左晓亮.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J].电力系统装备,2019(23):79-80.
[3]王增平,赵乔,许琬昱,等.免疫机制在智能配电网安全防御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智慧电力,2019,47(8):18-24.
[4]赵家浪.研究调度自动化设备的检修与管理[J].电力建设,建材与装饰,2018(44):224-225.
[5]蒙晶.电力调度自动化设备的检修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8):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