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俊杰
身份证号:44010719880119****
摘要:建筑工程的预期建设效果能否得到实现,根本上取决于施工质量控制以及工程管理的开展状况。目前,建筑工程企业面临竞争非常激烈的建筑行业市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工程施工质量的价值与意义,结合工程施工控制以及建筑工程管理的实施状况来进行调整完善,严格监管建筑施工质量。文章对此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引言
在建筑行业发展进程中,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是重点内容,其对建筑质量与建筑物使用寿命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保障建筑行业健康发展,需要强化工程管理水平与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建筑工程管理十分复杂且烦琐,会涉及诸多方面,需要其创新管理模式,引入新技术与新工艺以及新的管理理念,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改革创新,这样既可以提升施工质量控制,还可以进一步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2 施工质量控制和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有效保证工程基本使用性能达到标准。建筑物的基本使用功能主要决定于施工操作过程,以及建筑材料的品质性能。如果要在根本上对建筑使用功能予以保障,那么最关键的就是全面监督施工操作过程。建筑施工企业如果能正确落实施工质量的约束与管理机制,则有益于工程安全施工效益得到最佳的体现,而且能实现确保建筑基本安全使用功能的目标。其次,确保工程施工现场操作过程的安全。施工操作人员本身的施工工艺水准以及工程质量意识将会给施工安全带来明显影响,充分展现了施工安全控制监管的意义与作用。工程建设单位对于施工质量监管意识应当不断予以增强,督促承建单位认真完成建筑施工现场操作过程,佩戴规定的施工防护设施。建筑施工人员对于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必须全面予以配合,增强施工质量保障。
3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模式落后
近年来,我国建筑领域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市场供需条件下,出现了多种新型工艺材料,工程领域的发展,使得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陡增,尤其当代的建筑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施工质量控制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必须要得到有效的革新。但是就当前的形势来看,许多的建筑企业在对工程项目进行管控的过程中,仍然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效率低下,管理人员的压力非常大,无法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控,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不高,信息共享困难,质量控制存在滞后性,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尤其不利。
3.2 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程质量管理属于核心性的工程管理要点,因为工程质量将会直接决定工程使用者的人身健康安全,而且关系到工程施工企业以及工程设计单位本身的良好信誉程度。然而实际上,工程质量管理包含很多不同层次的工程质量监督与审查实施要点,因此决定了工程质量管理在现场施工实践领域具有较大落实难度。工程质量管理如果存在某些事项遗漏的情况,那么建筑施工企业就无法得到应有的施工质量监督与审核。
3.3 对施工环节的影响
部分施工企业对新型施工技术与工艺以及设备的使用存在问题,造成诸多新技术和新设备难以运用到实际施工中,很多时候还是沿用传统的施工方式。另外,施工材料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核心要素,部分建筑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投入,在施工材料选择过程中,经常选用一些低价、劣质的材料,劣质的施工材料会直接影响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同时还会在建筑物投入使用之后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4 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4.1 健全管理体制
在建筑工程立项环节应完成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建设,该团队须包含建筑工程的主要领导人员,如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等。需基于项目经理责任制开展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并向个人划分具体责任,辅以严格实用的考核制度,即可通过奖惩结合的管理方式对管理人员进行约束。须保证现代工程管理理念能够在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间真正树立,保证工程的成本、质量、进度控制能够严格基于预期目标推进。以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为例,考虑到其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各项活动能否按照规定期限完成,因此,管理体制健全需从进度管理入手,并在开工前编制进度计划安排表,保证材料和资金能够基于进度科学供应,有据可依的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将取得预期效果。
4.2 强化各方协调工作
当前,分包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即将不同的项目分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来进行施工,在这一背景下,要想保障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就需要合理衔接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将不同项目单位融合到一起,明确不同单位的权利与工作范围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等。第一,需要构建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结构,在工程项目分包的时候,切不可过度拆解,这样会对协调工作顺利进行造成极大的困难,需要尽可能降低单位与单位之间协调的动机性;第二,应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构建严谨的协调管理程序,切不可过于依赖个人,应发挥出组织的优势,健全施工方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4.3 加强人员管理
针对当前建筑领域工作人员个人素养普遍偏低的情况,在人员上岗之前,管理人员可以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对其进行专业化的上岗培训,这项工作尤其重要,通过突击培训,可以在短时间内容大幅度的提升人员对施工技术的理解,施工能力显著提升。技术人员也要加强技术交底,在施工之前对人员能力进行考核,验证工作人员对绿化施工技术的理解情况。另外,管理人员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责任制的方式,强化对人员的管控力度,这也是当前最有效的人员管理方式之一,根据施工内容,具体划分人员的职责,对于现场施工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出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实现对工作人员强有力的管控,在这种管理强度下,工作人员的行为可以得到有效约束,为了避免受到处罚,工作人员会注重强化自身能力,从而减少了人为因素对项目施工产生的影响,为高质量项目施工打下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4.4强化施工管理
项目施工管理的全面强化对策就在于完善施工监管体系、增强工程安全管控意识,以及全面引进施工工艺手段。项目甲方有必要监督工程施工人员全面按照工程图纸来完成建筑物的项目施工处理,禁止工程施工人员擅自调整或者更改工程施工图。施工质量控制属于最关键的工程质量控制要素,项目施工过程将会决定建筑物的本体结构质量,因此体现了工程施工企业本身的工程安全保障职责。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不仅可以达到保障工程项目质量的效果,而且能有效确保施工操作人员的人身健康与安全。进入新时期后,施工质量控制已经被贯穿于建筑施工过程,显示出工程施工监管以及施工安全质量监督的重要实践意义。在此基础上,工程施工人员必须确保认真遵守施工监管规定,建筑单位要严格约束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行为,健全施工单位的工程质保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 孔鹏飞.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门窗,2019(23):191.
[2] 樊歌星.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9(12):92.
[3] 叶雅萍.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途径[J].四川水泥,2019(12):324.
[4] 林伟杰.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途径[J].四川水泥,2019(12):343.
[5] 季顺英.分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