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民间游戏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1期   作者:周云
[导读] 游戏活动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多方面的引导与培养作用,游戏活动本身具有的交互性、趣味性,能够使幼儿具备较好的游戏活动参与积极性
        周云
        溧阳市戴埠中心幼儿园 213331
        摘要:游戏活动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多方面的引导与培养作用,游戏活动本身具有的交互性、趣味性,能够使幼儿具备较好的游戏活动参与积极性,同时在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上,民间游戏的引入,可以使整个活动流程愈加丰满,从而进一步提高一日活动的开展水平。民间游戏本身包含多种类型与游戏内容,在一日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其衔接作用、丰富活动形式的作用需要教师进一步实施有效组织。本文从民间游戏的就教学应用、类型与内容出发,同时结合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需求,探究民间游戏活动的具体应用方式,旨在进一步提升一日活动的整体组织质量。
关键词:一日活动;民间游戏;过渡环节
一、引言
        从幼儿成长的角度上看,其成长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游戏形式与教学组织的有效策略。幼儿教育工作与活动组织过程中的民间游戏应用,能够在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体会生活气息与相关民间风土人情等。从形式上看,民间游戏在形式上较为简易,所需要用到的道具与材料等较少,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进行应用,能够使幼儿在快速融入的基础上体会游戏乐趣。一日活动涉及幼儿的园内活动的整日流程,如早操、操后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进餐活动、午睡以及课外活动等。民间游戏在一日活动中的过渡作用需要教师结合幼儿区域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使幼儿在一日活动的游戏或者运动环节能够具备较好的整体体验。
二、民间游戏的相关概述
        追溯游戏的产生与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即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游戏活动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游戏风格与内容各不相同的活动中,其蕴含着各地区的生活气息与风俗。[1]
        民间游戏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仍旧流传于广大的民众生活中,包含竞技类游戏项目与杂技类游戏项目,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从特点上看,民间游戏在形式上较为灵活,材料、场地以及组织形式等较为随意,简单应用周边环境的材料即可进行游戏;另一方面为趣味性,民间游戏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变化,其整体形式与玩法的出入不大,因为其本身的游戏形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能够通过特定形式激发参与者的热情。民间游戏在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应用中主要起到丰富活动内容、活跃园内氛围以及提供多种培养途径的作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在现阶段的内容制定、模式设计以及互动方式等方面较为固化,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缺乏多样化的模式营造,对于幼儿的品德教育、常识教育以及观念教育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从教学形式的方面进行分析,游戏教学形式能够通过较好的活动形式使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较好的学习体验,对于教师而言,也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途径。因此,在现阶段的游戏教学工作中,一方面需要积极拓展游戏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需要深入了解幼儿的成长需求,以此确保两方面教学工作能够得到较好结合。
三、民间游戏的应用思路与对策
(一)营造较好的游戏环境
        民间游戏在内容与形式上涉及不同种类、不同内容,在现阶段的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上,需要结合地区教学情况、地区文化特点以及幼儿的整体情况等进行有效展开。部分民间游戏活动与现代化幼儿一日活动具有一个共性,即需要一个较好的游戏环境。游戏环境对于游戏教学工作的展开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这也使游戏活动展开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游戏活动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教学作用与性格培养作用等。因此,教师在当前的准备工作中,需要了解民间游戏活动内容、形式与道具需求等,其次,在游戏环境的打造上,尽量提供与民间游戏内容相适应的环境条件。[2]
        比如,在跳格子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就需要在特定场合中布置方格,以提供必要的游戏环境与条件。民间游戏在现代化的幼儿教育场合中普遍面临一个问题,即简易性材料与道具的提供问题。

民间游戏活动大都取材于自然环境,该种游戏道具也是激发幼儿想象能力的重要用具。部分幼儿园在该方面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没有重视游戏道具与材料方面的有效提供,使得幼儿缺少较为关键的游戏道具,参与热情也普遍不高。在以往的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上,部分教师主要通过如厕与洗手等活动进行替代,整体的活动流程较为生硬且缺乏趣味性。
        对此,教师在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上,应一方面提供较好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需要准备相应的游戏道具,以此使幼儿能够在民间游戏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得较好体验。相对于以往的活动过度环节管理,该种民间游戏渗透的方式,可以为幼儿提供较好的趣味性环境,以此使幼儿在民间游戏的活动中,保持较好的参与积极性。
        又如在“羊顶角”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可将游戏环境设置在草地上或者配备防护垫的环境中,确保幼儿在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较好防护;在游戏道具方面,教师可准备必要的游戏辅助道具,如奖励道具、惩罚道具以及游戏辅助道具等,使幼儿在民间游戏参与的过渡环节中能够获得更多乐趣,更好体验该项游戏活动中的竞技比拼。
(二)通过组合对抗的形式开展游戏活动
        组合对抗是幼儿游戏活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民间游戏也涉及角度竞技对抗类游戏,在该种游戏类型的教学应用中,在过度环节的应用过程中,如午睡、下午课堂教学活动过后,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竞技活动。比如,在“溜铁环”的民间游戏中,首先设置必要的游戏道具与环境;其次对幼儿进行分组,同时制定相关游戏规则;最后,引导幼儿通过分组对抗的形式开展游戏活动。[3]
        组合对抗的游戏活动形式能够在游戏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使幼儿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相互扶持逐步形成较好的团队观念。游戏活动本身属于满足人类个体的一种行为活动,幼儿阶段的游戏活动教学对其观念引导、思维培养以及情感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效选取一种民间游戏开展形式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基于幼儿成长教育的相关要求进行合理选择。该种民间游戏在过渡环节的运用,可以使幼儿之间进行频繁互动,使幼儿的沟通交流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此外,教师还需要注意一日活动中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喜爱程度,确保幼儿在对抗比拼的民间游戏活动中能够具备较高的参与积极性。
(三)通过自由组织形式开展游戏活动
        民间游戏无论从内容还是开展形式上看,其较强的趣味性、多样性等,能够为一日活动的过度环节带来较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应用该方面游戏资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深入了解。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提升民间游戏的选取水平,确保幼儿能够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中获得较好成长与体验。民间游戏在组织形式与开展形式等方面都具有较为自由、随意的模式,在幼儿游戏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可引导幼儿在点心环节、洗手环节、午间操环节过后进行游戏内容的自主选择,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进行游戏参与人员的组织,通过该种形式使幼儿之间能够形成较的互动交流模式。教师在该过程中需要提供多种民间游戏选择,使幼儿能够从多种游戏活动中选取与自身兴趣爱好相符的,以此提升教学游戏活动的参与性。此外,一日活动的过度环节还需要注重教师的管理和引导,确保幼儿在完成洗漱、洗手、点心时间、如厕等完成的基础上,能够快速进入民间游戏的过度环节中。
        结语:综上,民间游戏本身具有较为丰富的内容,同时在幼儿成长教育与活动组织的过程中,能够提供多样化的组织模式,使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具有较好的组织模式。因此,在当前的一日活动过度环节的组织过程中,需要注重民间游戏的有效运用,使幼儿能够在当前的一日活动中具有较好的体验与参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潘凌华.利用民间游戏开展幼儿课间活动案例研究[J].教师,2017
[2]施晓红.幼儿园“民间游戏”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J].新课程,2017:110-110.
[3]常彩卷.合理利用过渡环节,优化幼儿一日生活[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7: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