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自主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1期   作者:张琳琳
[导读] 游戏是幼儿认识生活、探索未知世界、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
        张琳琳
        河流镇中心幼儿园 山东 滨州 251807
        摘要:游戏是幼儿认识生活、探索未知世界、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游戏可以提升幼儿的智力水平,同时幼儿也可以在游戏过程中提高个人的交往能力以及协调配合能力。因此,幼儿园十分重视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尝试推动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朝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在幼儿园的教学培养实践中,教师应借助自主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引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接下来的生活与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幼儿;自主游戏;主体活动;交往能力;可持续化;全面发展;协调配合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幼儿阶段是成长的黄金时期,在幼儿园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幼儿的思维认知也在不断产生变化与发展,自主意识也逐渐增强。把握好幼儿这黄金时期,科学合理地提升幼儿的智力水平,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不仅可以让幼儿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而且可以帮助幼儿发现生命中的真善美。老师通过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来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指导和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促进其身体素质以及思维认知等方面的均衡提升和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幼儿自主游戏主体活动的内涵
        自主游戏是指老师通过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为幼儿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游戏氛围,吸引幼儿陶醉于游戏之中,进而产生最初的对生活的感知和体验的活动。在自主游戏过程中,幼儿是整个游戏过程的主人,而老师是以辅助身份出现,扮演指导者和旁观者的角色。幼儿自主游戏开展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全面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幼儿园需要创设良好的自主游戏场景,借助幼儿喜欢的各种游戏道具以及游戏音乐,穿插进行创设性游戏和自主性游戏,营造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对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2 幼儿自主游戏活动面临的问题
2.1 游戏场景设定单一,游戏对幼儿的兴趣不足
        目前,幼儿园开展的自主游戏是老师提前设定好的,也就是老师选择游戏的种类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感受和喜爱。这就导致很多幼儿对教师选择的游戏兴趣不够,幼儿对游戏的热情并没有被完全地激发和调动起来。这既不利于幼儿自主游戏活动获取良好效果,又不利于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2.2 忽视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对幼儿的评价单一
        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而言,老师对幼儿游戏过程的评价能够起到良好的总结和督促的作用。因此,老师需要高度重视对幼儿游戏过程的评价。而目前老师对幼儿的游戏过程中的评价仅仅停留在最基本的幼儿表现概括以及对幼儿行为的是非判断上,常常忽视培养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老师的评价方式还需要朝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方向改进。
2.3 受教师的支配较多,游戏中幼儿自主性不够
        自主游戏的开展还需要幼儿自身全面发挥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然而目前老师在自主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主要从教育的层面对幼儿进行引导,过度重视幼儿的安全以及幼儿的行为规范,忽视对幼儿自主能动性的培养。导致幼儿无法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带来的乐趣。因此,老师还需要大胆地放手,让幼儿在游戏的海洋中任意地遨游,任意地探索未知的领域。
2.4 游戏常常被打断,游戏效果减弱
        目前幼儿园规定幼儿的自由活动时间是一个小时。在有限时间的自主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需要在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里,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探索能力。而一旦老师在幼儿自主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过多的干涉,常常打断幼儿的游戏活动,游戏的连续性思路就会被打断,进而更难以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开展游戏活动。

这样不仅难以保证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而且对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 幼儿自主游戏主体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3.1老师提供自主选择的权利,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学龄前阶段的幼儿在认知与理解事物时,会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做出判断与选择,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具体性的特征。因此,在这一时期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进行引导与教育,以促进幼儿意识观念的不断发展与提升。借助自主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能够让幼儿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并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判断与选择。从而促进幼儿提升自主意识,为实现其认知发展提供保障。
        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自主观念的提升离不开实践的训练与培养。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利用自主游戏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 为促进幼儿自主选择判断能力的增强创造条件。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的可能性,为促进幼儿认知能力以及实践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
3.2 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身体机能的不断发展,学龄前幼儿的语言水平迅速提高。在这一时期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幼儿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教师要将表达训练作为教学重点, 为幼儿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实践练习机会,以促进其沟通交流能力的发展。借助自主游戏的方法开展实践活动,能够刺激幼儿更加积极地表达自身的想法与观点,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有效推动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
        语言表达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交流实践获得提升与发展。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自主游戏的形式为幼儿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实现幼儿的交际表达能力的有效增强。例如以口语表达为主的游戏活动, 开展分享交流会,让幼儿围绕一定的主题如“你听过的最有趣的故事”,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描述与介绍,并与其他小朋友进行互动交流,更加明确地进行观点与想法的表达。
3.3 提供锻炼运动机会,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
        健康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生活与学习的基础,能够为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学龄前阶段是幼儿认知观念与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加强思想上的引导,促使其形成热爱运动锻炼的意识;更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锻炼运动的机会,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借助自主游戏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能够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进行身体机能的锻炼,从而得到身体素质的不断增强。
        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身体素质的不断提升,是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自主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引导与培养,能够帮助幼儿实现身体素质的增强与发展,为全面发展提供支持。让幼儿通过将现有的材料进行自主拼接组装创造出爬梯、独木桥或者障碍栏杆等不同类型的活动器材,再利用制作好的器材进行游戏和运动。为幼儿创造更多身体锻炼的机会,使其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肢体协调性以及灵活性的增强与发展。从而推动幼儿身体素质的提升。
4 结语
        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借助自主游戏活动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 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充足的锻炼运动机会,促进其身体素质的提升与发展,从而通过让幼儿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游戏的方式与内容进行实践活动,获得更加全面的培养与引导,为实现幼儿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祝丹.浅析幼儿自主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J].文理导航(下旬),2021(06):85-86.
[2]韦嘉昕.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中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J].现代交际,2021(09):229-231.
[3]林鹭.基于幼儿自主游戏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早期教育,2021(17):30-33.
[4]韩冰川.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进行观察的意义[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1(04):8-11.
[5]谢慧.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探析[J].新课程,2020(50):186-187.
        作者简介:张琳琳(1991.08~),女,汉,山东滨州人,现就职于河流镇中心幼儿园,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