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覃阳芳
[导读] 小学是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的黄金时期
        覃阳芳
        平南县平南街道中心小学 广西 贵港  537300
        摘要:小学是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的黄金时期,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关键性的引领作用。随着小学教学规划的不断改革,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然成为老师关注的重点。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工作所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品质。我国制定的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启发,在思想上、教育上都给予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强国理念的提出,“核心素养”出现在大众视野,小学的教学方法均发生了变化,核心素养下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的评价方式均发生变革,新时代在核心素养培养中还融合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此外身为教师要将“素养”和“知识”明确区别开来,素养是个人对后天知识、技能的习得和养成,是未来个体在不同场合、不同领域,面对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和态度观念,“知识”是通过科学实践所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其中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数学作为学习的主科,需要以发展核心素养为方向标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满足了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也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分析
        伴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逐渐的由“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方向转变。小学生现阶段的思想、心智不断发生这变化,思维由简单转变为复杂,心智由单纯转变为成熟,思维的层次逐渐变深。小学生的显著特点就是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因而此阶段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黄金时期,数学教师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个机会,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多向学生灌输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然而现阶段还有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得当,使得的学生学习的积极度不够,学习兴趣低迷,教学质量达不到理想预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在承袭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下,继续推陈出新,创新出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案,既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原理,又重视学生全方位发展,注重学生的真才实学,摒弃了传统的唯“分数论”的观念,由此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此外小学生需要逐渐的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需要教师耐心的指引和督导。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
        1、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直接通过单向传输式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大纲中的高频考点讲授给学生,将大部分课上时间用在教学上,以为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课本知识,殊不知教学效果跟时间占比的划分并不一定成正比,换言之,这种“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念过于片面,已经落伍,并且课上缺乏师生互动,教学形式单一,让学生被动的学习新知,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手段,利用多种形式呈现数学知识,,进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建构数学模型。
        例如在讲到《升和毫升》这一单元时,升和毫升是计量单位,是一节比较抽象的课,所以数学教师要化抽象为具象,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式来理解这两个计量单位,首先可以通过摆放两个大小明显不同的烧杯,一个容积为1升的,一个容积为10毫升的,让同学们体会这两个单位应用条件,其次教师可以就此延伸一下,准备一个口径宽但是比较矮的容器,再准备一个口径窄但是比较高的容器,虽然二者外观差距很大,但是容积是相同的。就此向学生们提出问题,究竟哪个容器容纳的更多,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进而告诉同学们不能完全通过直接观察来判断容积,不要被一些假象迷惑,还要动脑计算。


        2、加强引导教学
        数学教师在讲授数学课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因为数学能力和学科素养是相伴而生的,需要双管齐下,等同看待,因而需要数学教师认真研读课本,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吸引学生的关注点,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中去。数学能力的培养仅是为同学们讲授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让学生将课上学习的知识真正理解掌握。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让小学生主动去学习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效率太差,这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出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在讲解《线和角》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以为学生分发一些小木棍,比如火柴棍,材料易得且便宜,然后引导学生做出线段,直线,射线,进而导入本节课关于线的知识,然后在学生们理解了线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利用线拼接角,从而为学生讲授角的知识,以及线与角的联系,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情趣,丰富了课堂内容,一方面使数学知识得到了深化,另一方面又可以使核心素养得以内化。
        3、加强开放性题目的训练
        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加深知识理解时,为拓展课本知识,增加学生的认识,灵活掌握所学内容,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同时要注意学生的适应性,题目难度要设计的适中。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认识》这一课时,在讲解平行四边形这部分的内容时,除了能通过底*高的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能有哪些方法得出它的面积,平行四边形中包括哪些图形,让学生们探究其他测量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然后一起探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墨守成规。
        4、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数学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综合体,由于数学数字计算偏多学生学起来较难且枯燥,因此需要教师注意在设计教案时融合一些增加趣味的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积极地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化为数学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褒奖和表扬,对于表现还有进步空间的学生多多给予鼓励和认可,让自己的光照亮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一起思考,提升集体荣誉感,在彼此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用处,感受数学的实用性,进而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结束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既顺应学生个体的终身学习的需要,又迎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力将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推陈出新,取传统教学方法之精华,弃其糟粕,丰富教学手段,为提升和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供平台,进而提升学生数理逻辑思维。同时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课本知识,还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把眼光放长远,培养学生以后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和能力。注重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的这种转变是彻底的,要从孩子抓起好好引导学生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个人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于晓娜.关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2021(09):66-67.
        [2]王金珠.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A3):91-92.
        [3]王丽英.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94.
        [4]周敏.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0(10):49.
        [5]马秀平.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0(22):95-96.
        [6]刘美萍.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07):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