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莉莉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柯灵幼儿教育集团阳光园区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幼儿认识世界、初步获取知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应注重良好生活环境的创设;特别是在小班幼儿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应注意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活动环境,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还有助于幼儿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班;幼儿;生活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师应明确认识到环境的教育作用。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教学资源,在促进幼儿身心成长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换句话来讲,幼儿园和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幼儿依赖环境,而环境则影响着幼儿。幼儿园良好生活环境的创设目的在于让幼儿在积极、美好、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形成良好习惯,提升幼儿教育实效性。下面,本文将对幼儿园教育中适合小班幼儿生活环境的创设进行阐述,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定帮助。
一、幼儿园教育室外环境的创设
对于幼儿园教育室外环境的创设,幼儿教师应注意自然元素的引入。实际创设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做好用地规划,保证室外空地的合理利用。其次,教师应保证幼儿活动空间的足够,避免添置或加入过多的人工雕琢。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幼儿个性,使幼儿在一个自然环境中玩耍嬉戏。最后,教师应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应加大园中绿色植物种植力度[1]。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园中种植一些绿萝、白掌、吊竹、石竹、常春藤等植物;这些植物不仅好种植,且无毒、无害、无刺,不用担心对幼儿造成危害与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些植物具有一定观赏性与装饰性。例如,绿萝、常春藤可装饰环境;适宜种植位置为室外墙壁或大门上。通过上述绿色植物的种植,既可以营造一种自然之感,还可以起到一定净化幼儿心灵的作用,使幼儿心灵更加澄澈。又或者,幼儿教师还可在室外角落圈养小动物,例如兔子、小乌龟、小金鱼等;通过这些小动物的圈养可以很好的让幼儿认识自然、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幼儿爱心,让幼儿懂得责任、懂得尊重生命。
二、幼儿园教育室内环境的创设
首先是标准生理环境的创设。对于室内环境的创设,幼儿教师可以借鉴国外幼儿园的设计,在充分利用室内空间的基础上创设各种环境;例如活动环境、饮食环境、睡眠环境等。但在这些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都需要注意环境卫生。室内所有环境的布局以及物品摆设都需要贯彻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布局简单、和谐、分明[2]。特别是活动环境中,教师应格外注重幼儿活动材料(例如玩水池、沙池、玩具、玩偶、运动器械等等)的设置与摆放。活动材料的设置、摆放、数量以及样式都会对幼儿适应性造成影响。因此,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活动材料的多样化,这样才能够促进幼儿环境适应能力的提升。
其次是探索式生活环境的创设。对于幼儿来说,不仅仅需要他们受到环境的影响与熏陶,而是需要他们能够主动的参与到环境中,或探讨,或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让幼儿体验到成功,激发其积极性。
因此,教师需注重探索式环境的创设;例如创设班级游戏角环境,通过教师角色扮演、图画创作、班级主题墙装饰、纸箱变变变等游戏活动等来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促进幼儿环境探索能力的培养[3]。
三、幼儿园教育艺术生活环境的创设
第一,利用教育元素促进幼儿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卫生间洗手池旁边张贴便前便后洗手的动漫图片,以此来吸引幼儿,当幼儿看到照片时则会按照动漫图片的流程洗手[4]。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用这样办法来促进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在餐桌上张贴正确用餐图片。时间一长,则可以达到一个耳濡目染的效果,让幼儿学会正确用餐。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定奖励措施,当幼儿用餐时表现较好,教师可以给予幼儿适当奖励。例如奖励幼儿一朵小红花或小红旗。
第二,培养幼儿生活细节。教师需要注重幼儿生活细节的培养,以此来实现艺术生活环境的创设。例如,在日常用餐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嘴里嚼着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轻拿轻放餐具;饭后擦嘴,并将毛巾“送回家”……,通过这些来培养幼儿生活细节。幼儿园教育中,很多小朋友在洗漱完毕之后都没有擦脸的习惯。针对这一习惯培养,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小镜子,并引导幼儿洗漱后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脸上是否有水,然后引导幼儿擦脸。受身边小朋友与环境的影响,幼儿则可以很好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收集幼儿好习惯照片,然后定期展示,当幼儿看到这些照片时,则可以加深其对某习惯的记忆。
第三,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众所周知,每个班级中,总有几名幼儿存在挑食的习惯;例如不喜欢吃绿色蔬菜。针对于此,首先,教师需要尊重幼儿这一差异;其次,教师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此来帮助幼儿改正这一不良习惯。例如,教师则告知餐厅阿姨将蔬菜做成孩子们喜欢的形状;例如,小动物形状、星星形状、笑脸形状等;这样一来则可以吸引幼儿,提升幼儿对蔬菜的关注度;降低幼儿对绿色蔬菜的排斥感,此时教师可以一步步引导幼儿进行试吃。还有的幼儿在日常饮食中喜欢做一些小动作,且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针对于此,教师也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例如,在每名幼儿餐桌或桌位上张贴不同爱的标志,并告诉幼儿如果想要和小椅子交朋友,那么则需要约束好自己,不做小动作。时间一长,幼儿则会慢慢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并爱上了吃饭。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教育良好生活环境的创设有着积极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小班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还能够给予幼儿一定自然体验、生活体验、探索体验等;使其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帮助幼儿形成珍爱生命、倾情生命的情感;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生活习惯;让幼儿在良好、温馨、安全的生活环境中快乐成长、快乐收获与学习。
参考文献:
[1]施爱华.守望幼儿心中的"百草园"———谈小班游戏活动环境的创设[J].女报:时尚版,2020,(2):1-1.
[2]于君仪.通过创设角色游戏环境促进小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J].文渊(高中版),2019,(8):398-298.
[3]陈学琴.聚焦"主题式"环境创设--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新思路[J].幼儿美术,2020,(1):28-31.
[4]陶露怡.从阅读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入手,萌发小班幼儿的阅读兴趣[J].读与写(上,下旬),2019,16(26):23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