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黄静
单位: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魏武小学 邮编:236800
摘要: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高效课堂的开展,对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渗透,教师不仅要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质量,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能力,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下文将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发展趋势
1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在错误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难以达到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即便在新课改教学理念实施和推广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依然无法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其具体原因可以分成两方面。首先是在新课改推行的教学背景下,教学工作者未能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小学语文教学缺乏教学目标引导。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明确语文教学目标之后,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内容。在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合理分配课程时间,可以精准地把控语文教学的进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避免了以分数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此外,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安排,先有大体的教学计划之后教师才能避免盲目教学,才能将各个知识点前后贯穿在一起,也才能突出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避免了浪费课堂时间。
2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1 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割裂了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师总是以一种主人的身份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所采用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丧失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学生成长环境的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往往也不同,教师未能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别,再加上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和乏味性,导致整个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合理安排教学时长,及时注意到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学生不了解的知识点进行注重讲解。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弱,上课期间注意力容易分散,面对学生成长阶段的特征,教师需要格外注意教学方法,通过经常和学生互动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同时教师也可以联系日常生活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鼓励小组学习模式,不断提升学生合作意识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有所转变,独立学习的方式不能满足新的教学理念,也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制定合适的教学任务,鼓励学生一起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交流中可以集思广益,拓展思路,通过互相配合完成学习目标,学习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另外,在小组沟通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进行合理的分组,选出合适的学生担任组长,在布置学习任务时,要注意区分不同小组成员的定位,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游戏和小组学习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3 教师需了解学生实际需求
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师需要积极构建教育教学高效课堂。课前备课工作是影响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的基础,因而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备课工作,以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能仅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还应深入分析语文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积极创新备课内容。需要明确的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小学生,小学生年龄较小,其心理、生理尚未发育成熟,且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能采用成年人的思维模式。另外,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较为活泼好动,自律能力较弱,课堂教学中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此外小学生的好奇心也较重,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比较高。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制定与学生认知能力、身心发展特点相符的教学计划,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2.4 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新课改之后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实效性,教师需要抓住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充分全面的了解文章的含义,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领悟能力。其中明确的教学目标设置较为复杂,教师需要以全面性、有效性、切实性和可行性为依据,关注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着眼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指导学生,真正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及成长领悟。语文教学环节较为复杂,教师需要关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求,确保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主动听取教师的讲解。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以及成长。
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一方面需要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需要注重自身文化素质的培养及提升。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视作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着眼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想,尽量避免简单的灌输,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贯彻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夯实高效课堂的思想基础;应该积极推进小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应该突出阅读教学的重要地位,不断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该重视信息技术工具的利用,让语文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俊峰.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发展趋势[J].天津教育,2021(18):99-100.
[2]石龙中.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0(08):151.
[3]王铭.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