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幼儿园开展线上教学游戏化的现状及策略研究-以某幼儿园为例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赵惠宇
[导读] 新冠肺炎疫情下
        赵惠宇
        兰州市安宁区幼儿园。 730070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下,全国各级各类教学单位均延迟开学,以幼儿教育为主的学前教育无法按时开学。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认知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因此线上教学势在必行,科学合理的线上教学游戏化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本研究以我园为例,通过访谈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线上教学游戏化内容安排、活动环境、组织指导及师幼情感交流四个维度分析线上教学游戏化的应用现状,对分析制约线上教学游戏化发展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更好的开展幼儿园线上教学游戏化。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线上教学;现状;策略

        教学游戏化是将教学过程与游戏相结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在我国古代就有“乐学”的说法,近代社会中也明确将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均明确提出游戏作为幼儿园主要课程的意见,特别强调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1-2]。国外的一些教育学理论如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构建主义学历理论、游戏的沉浸理论等也为教学游戏化提供了理论基础[3]。新冠肺炎疫情下,本研究以幼儿园开展的线上教学游戏化为例,结合自身工作体会,阐述幼儿园线上教学游戏化的应用现状,并依据现状提出相应策略。
1幼儿园线上教学游戏化现状
1.1线上教学游戏内容安排现状
        教学游戏内容是教学游戏化中最主要的环节,内容的选择应基于幼儿发展的需求,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直接接触感知、体验与操作获取经验,因此丰富的游戏内容创设、合理的日常活动安排有利于幼儿获取经验,促进发展。笔者通过观察总结疫情期间教师的线上教学游戏内容和安排发现,我幼儿园在线上开展的大多数游戏内容和主题设计均来源于教材内容,教师无法结合特殊的教学环境——家庭及幼儿自主需求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其次教师设计的游戏内容均以微视频的方式传送到家长手中,幼儿在游戏中只能被动接受教师设计的内容,这与教学游戏化中以幼儿为教学游戏主题的相悖,不仅限制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发展,游戏起到的学习作用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1.2线上教学游戏活动环境现状
        活动环境与活动材料是开展教学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充足的活动环境与合适的游戏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游戏积极性,自制的游戏材料更能调动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劳的全面发展。笔者发现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学存在一般家庭中游戏场地面积有限,游戏区多设立在角落局部区域,不利于幼儿进行游戏;游戏区域设置与创设不足,多数区域以家长主观意愿设计布局,并未考虑到幼儿兴趣意愿;游戏材料不足,部分学生游戏材料种类单一,色彩暗淡,不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1.3线上教学游戏组织指导现状
        线上教学游戏化中强调幼儿作为游戏主体的作用,其内容、形式及目的应以幼儿为主,教师和家长为辅在其中扮演参与者、引导者与支持者的角色,帮助幼儿维持游戏的连续性,在必要时介入并给予合理的建议。通过笔者的观察发现,大部分家长能够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但是参与较少,持续时间短,很难完整的完成一个游戏。教师多以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这导致两种情况,即教师无法参与到游戏中起到支持作用。
1.4线上教学师幼情感交流现状
        幼儿的性格千差万别,对于教学活动的体验也各不相同,在游戏活动中尊重幼儿的个性化体验情绪,使幼儿在平等、尊重、合作、快乐的环境中参与游戏活动是每一位幼教教师应该掌握的技能。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在线上开展教学活动时师幼情感交流完全缺失,仅依靠家长维持,这对于幼儿而言不利于认知与学习的发展,长此以往会造成师幼情感的缺失,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严重者可影响幼儿的发展。


2制约幼儿园线上教学游戏化的原因分析
2.1线上教学游戏化在传统教学方法中难显成效
        线下教学中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完全满足幼儿的天性如好动、好表现等,幼儿在幼儿园中与周围的小朋友在一起注意力更容易保持持续集中,不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线上教学中教师无法直接参与教育活动,家长辅助教育时不能准确认识自身的定位,经常会阻止幼儿的一些举止活动,幼儿在家庭中感到束缚,对教育活动产生厌恶反感的心态。其次当前线上教育活动中游戏化教学未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仅是按照教材设计游戏视频,教学活动流于形式,重视了教学活动的完成,而忽略了游戏化教学中作为主体的幼儿的感受与需求。
2.2游戏化教学环境未充分利用
        教学环境面积的不足制约了幼儿的活动范围,降低了幼儿自主开展游戏的可能性;游戏区域设置的不合理降低了幼儿游戏的兴趣;场地面积、游戏材料、创设不足打击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并对幼儿内心产生负面影响;游戏教学环境布局不合理,无科学依据。
2.3教师未充分理解线上教学游戏化内涵,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教师对线上教学游戏化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只是将教学活动由线下搬上线上,其次游戏只是有区别于教学的一类活动,这种活动只能促进幼儿“体、劳”的发展,与“德、智、美”没有关系;再者还存在游戏利用方式狭隘,仅仅是为了游戏而游戏,忽视了游戏的教育价值;最后教师将游戏模式化、形式化,游戏作为加强课堂教学的工具与手段而存在。教学方式中混淆了教学游戏化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形成师幼矛盾;其次教学活动固化,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幼儿兴趣。
3幼儿园线上教学游戏化的应用策略探究
3.1改变线上教学观念,切实开展线上教学游戏化
        教师必须理解线上教学游戏化的内涵,游戏应当是在某一教育目标的指导下,由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符合该目标并能吸引幼儿参与,家长能配合完成的游戏活动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主动承担指导者和观察者的角色,家长主动承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帮助幼儿更好的完成教育目标。幼儿园管理层应正确认识教育教学活动的内涵,切不可为满足幼儿家长对于才能、学识等显性知识的追求而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活动的内容,忽视幼儿在游戏化教学中获得的非显性知识,如观察能力、合作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等。
3.2完善游戏化教学环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教学环境应与教学游戏化相匹配,而非仅仅将环境作为教育的附加品。家庭中应加强游戏环境的投入与创设,一方面完善硬件设施,一方面结合幼儿需求合理安排教学材料的种类、摆放位置,营造游戏化教育理念氛围,明确游戏化教育目的与游戏活动主题。
3.3提升教师线上教学游戏化水平,完善线上教学评价机制以评促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家长将重点放在幼儿身上,而非教育内容、进度等方面。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指导家长观察幼儿情绪是否稳定,对周围的环境是否适应;观察幼儿情绪变化的时间节点与事件;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面对困难或异常情况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去解决困难,处理异常情况;观察幼儿对于某一游戏的专注程度,是否表现出足够的耐心与恒心,对于幼儿无法解决的情况给予引导与帮助,借助契机引导幼儿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发展。
        幼儿园管理层要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观摩先进单位的线上教学设计、与兄弟院校的沟通交流、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开展线上讲座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游戏化教学水平。通过对幼儿发展现状与教师工作现状两方面的考核,结合现有评价机制评价教师教学能力;通过评价幼儿的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倾听和表达、阅读和书写准备、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科学探究、数学认知、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等从健康、欲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维度科学的评价幼儿发展,并以此为标准指导教师教学内容,促进线上教学工作进一步开展。
4结语
        线上教学游戏化是当前疫情期间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举措,对于幼儿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幼儿园线上教学游戏化中,需要老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及时沟通,加大投资、教师转变观念提升自己,以帮助幼儿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http://www.gov.cn/zwgk/2010-11/24/content_1752377.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1210/t20121009_143254.html
[3]余喆. 幼儿园儿歌游戏教学研究[D].温州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