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探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朱成顺
[导读] 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成顺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朝阳学校810023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随着情境教学法的兴起,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施情境教学,提高整体教学实效,成为现阶段教学工作者亟待研讨的重要课题之一。要想将其落实到位,首要任务就是积极反思,找出课程实施的不足,并加以完善、解决,如此一来,则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语文情境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够提高小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使其亲身感受语文魅力,更好地理解知识。将教学情境融入生态色彩,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语文思维,更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和素质教育,激发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1小学语文情境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就现阶段小学语文情境课程实施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首先,教学缺乏创新,内容过于乏味。由于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思想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情境课程的实施。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太过乏味、单一,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时间一长,不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可能导致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产生厌倦心理,不愿意再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其次,并未真正调动学生参与到情境课程当中。就情境课程的实施来说,重点在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虽然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情境教学法的价值,且在教学课堂上有意识地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但是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却极少,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究其原因,其实是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合理,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欲望。最后,学生无法集中自身的注意力。众所周知,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特点,很难长时间集中自身的注意力,一旦他们在课堂上出现疲劳感,就极易出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除了学生自身原因之外,很大部分都是因为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还会极大程度上阻碍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2小学语文情境课程实施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创新的多媒体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是否集中注意力属于较为重要且基础的保障。

教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应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通过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的途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图片、视频、动画短片等信息技术途径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主动融入相应的教学情境中,给予学生视觉及听觉的刺激,让学生更好地结合书本内容尽情地想象、思考问题,领悟文章主旨和中心思想,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如在进行“传统节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以下动画视频:春节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喜庆颜色,家里的大人们忙着贴对联、做年夜饭,孩子们围在一起放鞭炮、烟花;端午节举行的赛龙舟的比赛场景;中秋节时,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一边赏月、一边听老人将中秋节的故事、一边吃月饼;等等。通过多媒体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更好地集中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2构建语文表演情境,培养学生兴趣
        表演情境的构建对于小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小学语文教师要考虑到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通过这样的途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建构知识,提高他们学习的效果。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知识储备等情况出发,要给他们创造出更多促进他们积极参与的环境氛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或创造交流和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中自主探索、锻炼能力、获得知识。而表演这种活动正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教师要注重恰当的表演情境的创设,以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2.3生活化情境教学
        “生活即教育”,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但是大部分都来源于生活,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结合生活实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在生活中寻找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丰富的生活化情境,使其能够在放松的环境中不断学习、进步与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事物具象化,以达到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的目的。比如,在《我的植物朋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大家展示地球近几十年来森林变化的卫星图,使学生了解植物这几十年来的发展,呼吁大家要有环境保护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就现阶段小学语文情境课程实施情况来看,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缺乏创新、内容过于乏味、无法真正调动学生参与兴趣以及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对此教师可以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构建表演情境,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展示媒体情境,深化内容理解三个方面出发,以此改善和解决情境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提高教学实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姜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课堂有效性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5.
[2]郑会英.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有效运用[J].小学生(中旬刊),2020(09):47.
[3]魏焕丽.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4):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