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礼仪教育教学实践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林少群
[导读]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林少群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大岭镇新村小学  广东省惠州市  516321

        摘要: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被中华儿女所弘扬,我国被冠以“礼仪之邦”的美誉。从某种程度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可通过国民礼仪素养所反映出来,礼仪教育承担着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奠基性作用,更是培养社会公民的启蒙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与礼仪教育,可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与思想到的修养,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中华民族礼仪文化的发扬者。
关键词:小学教育;礼仪教学;创新策略
一、农村小学礼仪教育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正确认知
        形式化较为严重,是现阶段学校礼仪教育的一项重要问题,通常是由上级下达检查文件之后,学校才会开展相应的礼仪教育活动。教育活动缺乏衔接性,并没有将其实质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体验过程,指导与训练也十分有限,难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各项内容。因学校缺乏系统的礼仪教育体系,也没有独立的时间进行礼仪教育。开展教学活动时缺乏相应的教材,所涉及到的礼仪教育,只在思想品德课程当中有所体现,再加上所选择的教学模式固化,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充分凸显。
(二)缺乏科学授课方式
        小学生礼仪教育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部分小学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开展了响应的礼仪课程,并取得一定效果。因教授礼仪的方法单一,内容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了最终的教学效果。教师所选择的礼仪教育方法,主要是通过纪律约束与班会渗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另外,礼仪教育缺乏专业的教材,只是将部分知识内容渗透于小学生思想品德与社会实践课程当中,学礼、用礼的质量受到直接影响,教授礼仪知识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若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难上加难。
(三)家庭环境差异明显
        从全局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在礼仪素养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相比较而言,城市学生所了解的礼仪知识多于农村学生,礼仪素养水平也相对较高。受经济文化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发达的地区设施设备相对较为先进,城市学生的学习环境较为优越,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知识内容。父母的思想较为前卫,十分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具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培养子女的礼仪习惯。但是农村地区相对封闭落后,学生所接受的新鲜事物十分有限,父母的知识水平不高,再加上一些学生是留守儿童,祖辈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对学生教育问题的高度关注。
(四)受负面新闻的影响
        社会公众对学生礼仪教育做出贡献的自觉意识与积极行为,相对较为欠缺,并在当代社会当中属于一种常态,为小学礼仪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例如,在影视、报刊当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受相关因素的影响,正面教育的作用因此被抵消。另外,部分公众人物的礼仪素养十分有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时,也会产生一定消极影响。当代大部分学生会将“追星”视为一种时尚,但因公众人物自身缺乏礼仪教育的责任意识,会严重影响学校所开展的礼仪教育工作。因学生的礼仪教育正面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反而为学生的教育工作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农村小学礼仪教育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明确礼仪教育作用
        德育教育是礼仪教育的本质,开展小学礼仪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明确礼仪教育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自我价值,还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与经济活动。将小学阶段的礼仪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提高思想到的教育的有效途径。改进完善小学生礼仪教育课程的过程中,还应贴近实际情况编制高质量的礼仪教育教材,设置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提高礼仪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教材的编制还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在建设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可将提高教师的礼仪教学水平放在首要位置,并对教师的礼仪到的规范进行完善,明确对教师礼仪教学提出的各项要求。教师平日的言行举止,均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学生,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在小学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礼仪修养,做好表率作用。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面对学生不同的问题,教师应循循善诱。在校园生活当中,若学生对教师行礼,教师应积极回应,尊重学生也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爱戴,对学校礼仪教育的开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三)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教育环境,应加强开展礼仪实践活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开展小学礼仪教育工作,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应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不断实践,实现思想与行动的有机相互结合。在培养校园礼仪环境的过程中,还可通过举办礼仪讲座、礼仪班会的方法,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众多的礼仪活动当中,实现内化与外化的相互统一,学生在学习礼仪知识的过程中,在学习生活中落实礼仪,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将礼仪教育的实质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在接受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与掌握,还应将其落实到实处,并做到知行合一。开展小学礼仪教学活动,教师应事先明确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相关的方法与技巧,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清晰意识到该如何学习与掌握。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是礼仪教育的最终结果,并体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的点滴行为当中。因此,加强开展礼仪教育工作,强化礼仪训练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推动小学礼仪教育的不断进步。
三、结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当中,积淀了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于提高公民素质、净化社会风气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开展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合理的进行礼仪教育,既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够在不同程度提高教师与家长的礼仪水平。通过礼仪教育使每位学生都自觉成为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人。增强学生文明意识、规范学生礼仪行为、优化育人环境,在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参考文献
[1].以班级为载体的小学校园礼仪初探[A]. 孙翠娜,王银江,张浩广,李坤霞,李彦锐.《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C]. 2017
[2].提高小学班主任教育和管理水平的途径与办法[A]. 曾秋兰.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三)[C]. 2020
[3].经典育君子 国学润童心——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希望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特色教育[A]. 郭耀全,王岩荣.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二)[C]. 2018
作者简介:林少群(1971-07-01),女,汉族,籍贯:广东省惠州市,当前职务:小学语文一级教师,小学教师,当前职称:小学语文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班主任工作及小学语文教学
林少群15976207095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山镇新平大道664号简上装饰有限公司(1本)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