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的有效开展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王晓丽
[导读]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教育
        王晓丽
        陈巴尔虎旗民族幼儿园,021500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教育,普遍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全世界都在不断加强学生的科技教育。幼儿园教育作为启蒙教育要注重对于幼儿的科学领域教育,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物品,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幼儿发现科学的奇妙,学习生活中各种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科学教学;教学方法
        由于幼儿年龄过小,智力水平尚且不足够理解复杂的科学知识,需要教师在生活中逐步渗透和引导幼儿,帮助幼儿探索世界,在幼儿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学习科学知识。幼儿园的科学教学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科学探究和数学认识。利用贴近生活的那些直观的、易于解释的现象作为幼儿了解科学的对象,通过幼儿亲自动手、动脑,以及教师的帮助下学习大自然的规律。
1.在生活中融入科学教育
1.1用于教学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
        由于幼儿的见闻和知识储备较少,因此幼儿教育离不开日常生活,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尽可能的贴近幼儿常见的东西,将科学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可以利用的事物,帮助引导幼儿学习科学知识。例如,班级的饮水机,接水时经常会有一大团气泡从桶底端涌到桶顶端,教师可以以此介绍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看不见的空气,水通过饮水机流出来,空气就会流进去。教师的解释不需要过于全面,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即可。再如,教室内的钟表不转了,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要想让钟表工作需要安装电池,但是电池的安装需要分正负极,突出的为正,平整的为负,利用换电池也可以帮助幼儿学习电池的特点,以及电池的日常使用方法,亦可以让幼儿亲手来装电池,利用实践可以更加直观的帮助幼儿学习,除此以外,幼儿的生活中可以用来教授科学知识的点还有很多,选择幼儿熟悉的事物,较容易被幼儿接受。因此,教师要善于将传授知识融入于幼儿的生活。
1.2在生活中寻找合适的教学材料
        在帮助幼儿学习科学知识时,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易于被幼儿理解,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尽量选择生活中常见且浅显的道理。对于幼儿教育,选择的材料越贴近生活越易于被幼儿接受,且可以帮助幼儿理解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例如,镜子就是非常适合的教学材料,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不同的镜子有不同的特点,利用各个镜子的特性,很容易就能唤起幼儿的兴趣,利用各式各样的镜子丰富幼儿的知识,这些易于观察的现象也非常适合用作幼儿科学教育。除了镜子,生活中还有很多常见的物品可以用来作为教育材料。这些幼儿常见的物品可以帮助激发他们探讨原理的兴趣。
2.教育形式多样化,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幼儿对于新鲜事物的感知是比较敏感的,因此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有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视频、音频、插图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习,教学时,也可以以魔术、游戏的方式开展,以激发幼儿兴趣为主,让幼儿愿意主动学习,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水不见了”,教学方法可以采用魔术的形式,教师选择一位小朋友一起,用针管将水注入易拉罐内,然后倒出,幼儿拿的易拉罐水全部流了出来,教师的易拉罐由于事先塞入纸巾而流不出水。以此,教师帮助解释纸巾可以吸水,除了纸巾,海绵、毛巾也可以吸水,由于现象易懂,并且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借助于魔术的形式更加易于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类似的科学现象还有很多,教师也可以选择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再如,“磁铁魔法游戏”利用神奇的磁力开展游戏教学也是非常合适的方式之一。
        在帮助幼儿认识数学时,由于数字符号对于幼儿来讲较为抽象,利用“数字拼图”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字的写法,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教学视频或者动画片。

如,《认识数字》,还可以利用顺口溜的方法,“1像铅笔,会写字;2像鸭子,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10像铅笔加鸡蛋”,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善于思考,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习知识。
3.在其他教学活动中融入科学教育
        在教育幼儿“火的危险”时,教师可以准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蜡烛点燃,之后扣上一个玻璃罩,不一会蜡烛就熄灭了,这个现象对于成年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但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小朋友而言是不可思议的,好好燃着的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呢,小朋友的兴趣被这种神奇的现象所吸引,这时教师告诉小朋友,火焰的燃烧需要消耗氧气,在我们看不见的空气中含有一定的氧气,当玻璃罩内的氧气被耗尽蜡烛就熄灭了,以此为引,再去教导小朋友火虽然可怕但是也是有应对的方法的。在学习不同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易于展示的科学实验作为引导,既能帮助幼儿丰富科学知识,也可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从而更高效的学习。
4.动手动脑相结合学习科学道理
        幼儿学习如果可以将动手和动脑相结合,从实践出发,有助于幼儿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单纯的看或者听,对于思维活跃的幼儿都不是好的教学办法,要在实践中学习。例如,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对于幼儿的教育可以更多的融入动手过程,利用一些玩具或者教学材料帮助幼儿在动脑的过程中结合动手,这里举例一个比较适合幼儿学习数字的一个游戏“母鸡生蛋”,纸壳做的鸡蛋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写数字“1、2、3……”,鸡蛋另一半画上相应数量的圆点,只有圆点数和数字相等时,鸡蛋才可以合成一颗完整的蛋。让幼儿在动手游戏中学习,利用卡通图案更容易受到小朋友喜欢,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时要巧设道具,全面开发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由于年龄较小,幼儿难以长时间 “坐住板凳”。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所以在教学时,如果可以将动手融入学习之中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可以在滑梯上放毛巾或者其他加大摩擦力的东西,让小朋友亲自体验,放入其他不光滑的物品后滑梯很难滑下,从而更好的让幼儿明白摩擦力的存在以及摩擦力跟粗糙度有关。这样的教学方法,由于幼儿亲身感受之后,更易于让幼儿明白和理解。
5. 创建合适的科学教学环境 
        在幼儿园的科学教学中,需要教师创造合理的学习环境,例如专门打造一间教室,贴上科学家的海报,摆设一些器材模型等。营造一种科学氛围,科学教学的课程都可以在这间教室进行展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室内设施的摆放,让幼儿感受科学氛围,从而更好的引导幼儿学习科学知识。
        除了物质环境以外,幼儿的心理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经常给予幼儿恰当的鼓励和支持,在他们心中培养学习的信心,帮助幼儿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适当的鼓励有助于提升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帮助教师了解幼儿。例如在幼儿发现凸透镜可以将物体放大时,教师可以适当鼓励,“你真棒,快试试用凹透镜看物品会怎样呢”,语言的鼓励可以有效帮助幼儿提升继续学习的动力。同时轻柔抚摸他们的头、背等其他肢体鼓励也有助于帮助幼儿营造更好的心理环境,从而更加高效的学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教学中融入科学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帮助开拓幼儿的想象力和知识储备。生活之中的事物只要教师善于利用,都可以成为帮助教学的利器,成为教学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幼儿学习生活中的知识。在幼小的心灵中建立起正确的科学观念,结合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浅谈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J]. 刘加云.中国校外教育. 2019(32)
[2]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 李露华.家教世界. 2013(22)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傅翔.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3(09)
[4]如何有效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结束环节[J]. 万凤梅.好家长. 2019(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