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语文诗性课堂浅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蹇颖
[导读] 互联网+时代下,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
        姓名:蹇颖
        单位:祁东县河洲镇中心小学
        邮编:421600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受到应试教育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语文课堂缺乏艺术性,导致学生产生疲倦感,失去了学习、创新的灵感。打造诗性课堂,可有效解决传统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让语文课堂变得充满诗情画意。文章分析了诗性课堂的呈现要求,探讨中年级语文诗性课堂的打造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诗性课堂;打造
        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下,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深入人心,我国历史悠久,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诗歌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如今急功近利的小学教育中,诗性文化慢慢离我们远去,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和精神诉求。在课堂上,生硬的思想灌输和知识内容单一讲解,让原本应该充满诗意的课堂变得缺乏趣味,在这一背景下,“诗性语文”唤起了人们对语文教学的反思,打造语文诗性课堂,能够让语文课堂变得诗情画意,给学生带来别具一格的感受。
        1 诗性课堂的呈现要求
        诗性课堂是一种回归本真的语文课堂,强调要顺应学生内心,关注其纯真本性,在多元化的言语活动中倾听学生的真实声音,塑造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之可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具备积极的人生态度、高雅的审美情趣。小学生有着诗意的品质,诗性课堂的打造就是要唤醒儿童内心的诗性,发展其创造力、想象力,让学生拥有敏感、丰富的诗性灵魂[1]。诗性课堂的打造绝不是游离在语言文字外的空中楼阁,而是通过切实的语言活动让诗性能够被学生可直接感知,关照学生的内心,激发出学生对美的追求与渴望。
        2 中年级语文诗性课堂的打造
        2.1 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
        中年级学生,逐渐脱离了低年级学生的稚嫩,他们会学习、爱模仿、想象力丰富,尽管掌握的知识不多,但学生头脑中拥有天生的诗性。有效的语文课堂,应当是儿童的语文,中年级语文教学活动只有契合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够成为真正的诗性课堂,作为教师,要懂得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其主体地位,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激情,启迪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产生自主体验。诗性课堂要引导学生向往崇高与伟大,让学生可从整体上把握语文的意义,在课堂上产生轻松感、惬意感,复归儿童的单纯与美好。在诗性课堂的打造上,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带领他们在诗性课堂中感悟道理、体悟情感,分析文本的结构与章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就能够让他们收获自由和快乐,此时,就能让他们忘记规范的禁锢,实现心灵的丰富和解放[2]。


        2.2 打造感性化的诗性课堂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感性化的特点,中年级学生,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情感体验是优于理性思维的,让学生接触多元化的语文素材,参与丰富的实践活动,是打造诗性课堂的有效举措。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语文课堂的感性特征,为课堂赋予更多的“语文味”,在诗性课堂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着手,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分析、思考问题,让学生能够自由想象,酣畅淋漓的表达。语文本身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如果在课堂中太过理性,反而会抹杀语文的灵性,影响语文的情感,在课堂上,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利用唯美的画面、音乐、视频,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在师生对话环节,让学生体悟文本情感,品读文本内涵.....在课堂上,由教师带领学生逐步走入课堂的深处,探寻文字奥妙。
        2.3 诗性课堂要有生活元素
        诗性课堂的打造与学生的生活也有密切联系,生活元素的融入可以让诗性课堂变得更加丰盈、鲜活,从某种角度来看,诗性课堂也是生活的记录和呈现,源自于生活、高于生活,如果与生活脱离,那么诗性课堂就会丧失活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诗性课堂,能够激活学生兴趣,也充分彰显出语文课堂的存在价值[3]。在学生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素材,每个时刻,都有学习的契机,在课外阅读的加持下,能够让学生随时体会语文的诗性,在实践中,要借助多种方式为学生源源不断的输送精神养分,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让他们产生丰富、独特的语文学习体验,能够主动将学习场域转化至生活。
        2.4 将传统文化融入诗性课堂
        中华传统文化也是打造诗性课堂的根基所在,具有价值的语文诗性课堂,需要扎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在语文课堂中,要挖掘丰富的祖国语言,为学生渗透中华文化经典,带领学生体会深邃的先贤思想,激发其一生的文化向往。如,借助经典古诗词,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感,提升其语文素养[4]。在新编教材中,古诗词内容大幅增加,可见国家对经典文化的重视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除了为学生深入浅出的讲解教材古诗词内容外,还要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接收能力、兴趣爱好等引入课外诗词,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其抹好人生底色,使学生成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接班人。
        3 结语
        诗性课堂的打造与语文学科十分契合,能够显著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诗性课堂要求关注学生的精神诉求,拉进语文课堂与生活之间的练习,凸显出课堂的大气、开放、和谐与精致,主动传承经典文化,在审美解读、文本细读、生命关怀中张扬语文学科的魅力,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合理应用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共同为学生打造优秀的诗性课堂。


参考文献:
[1]  甘庆华.打造小学语文诗意课堂[J].科教导刊.2015,(12).143-144.
[2]  袁玉玲.打造小学语文诗意课堂的尝试[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9,(3).147-148.
[3]  崔留超.小学语文诗意教学新思考[J].祖国(教育建设).2013,(9):97.
[4]  戚淑雯.巧用情境教学,打造小学语文诗意课堂[J].中外交流.2019,(20).3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