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琪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大渔幼儿园650500
摘要:我国的民间艺术经历了上千年时间的发展与沉淀,通过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我们能够了解过去人们的生活与艺术创作。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点阶段,在这一时期为其进行民间美术的教学,不但能够有效地提升其艺术素养,还能够让他们通过民间美术的学习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民间美术融入幼儿创意美术教学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民间美术;幼儿创意美术教学;应用
引言
幼儿阶段,幼儿对一切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幼儿时期美术教育需要主动利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民间美术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仍有人喜欢,就是因为民间美术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幼儿学习民间美术知识,不仅拓展了幼儿教育中的创意美术资源,同时也能够丰富幼儿情感,带给幼儿与众不同的学习感受、学习环境。幼儿创意美术教学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引入民间美术,播撒艺术的种子,培养幼儿的民族归属感、爱家爱国情怀。
一、民间美术和幼儿美术之间的内在联系
民间艺术与美术教学之间存在诸多共通的地方,仔细探究能够发现,两者在某些特征上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从功能角度上来看,两者都是对艺术的展现,都承载着一定的艺术传承的作用。而在艺术类型上都隶属“自我调节”的形式,可以说民间艺术和幼儿美术,都维持了一定的原始艺术形态。不管是哪个类型的艺术,其中创作出来的艺术产物,都是源自对生命的感悟,富含着一定的情感,为此,在学习美术课程时,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及创新思维尤为重要。此外,民间美术资源和幼儿美术,都占领着天然的艺术地位,致使学生在吸收民间文化时会产生亲切的感受,以此开展教学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心灵需求,符合青少年学习美术的形式。
二、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幼儿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幼儿美术中,授课通常就是依靠教材的指导,教学资源较为匮乏,难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民间美术资源,是中国孕育了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其蕴藏着深厚的优秀艺术文化,将其引入幼儿美术课堂上,无疑为该教学增添了色彩,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授课资源。尤其是对幼儿来说,对新鲜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以此模式展开教学,能够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对该学科的学习状态中。通过以民间特色为主的教学资源,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从而深入到对民族文化的研究与学习,不断提高美术意识。
2.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幼儿美术教育更多的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成长规律进行艺术教育活动指导,让学生不仅能感受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体会艺术背后的真善美,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课程,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的教育形式,具有鲜明的教育手段及特色。因此,美术教学不能单纯依靠机械的理论说教教育学生,而是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行感悟。民间剪纸艺术往往以丰富多样的传统故事为基础进行创作,具有寓意鲜明的特点,既有效避免了理论说教的单调性,同时也能让学生进行场景构思,能让学生在了解和学习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了解更多我国的传统经典文化。
三、幼儿美术教育引入民间美术资源的措施
3.1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美术资源
在开展幼儿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加重视民间美术资源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欣赏民间艺术。为此,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讲解这些民间艺术形式的基础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其欣赏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从而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在欣赏的基础上学习如何进行美术创作。
例如,教师在讲述《水墨游戏》这个章节时,为了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思维创造能力,实现美术课堂的培养目标,让学生更完整地认识和知晓我国的水墨画美术,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中搜集我国优秀的水墨画作品,并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与我国水墨画发展相关的知识,从而让他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基础上了解我国水墨画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在学生对这一美术形式拥有了足够了解之后,教师便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展实际创作。
3.2创造生动愉快的美术学习氛围
幼儿正处于爱玩爱闹的年纪,基于这样的特点需要幼儿美术教师为学生创造更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采用生活化的民间美术教学方式,可以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美术这门课程有深入的了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愉快的学习氛围。众所周知,学生的知识是在成长中不断积累的,生动愉快的学习环境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中,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反向促进学生加深记忆,对于学生巩固知识具有良性循环作用。通过生动愉快的学习环境,更有助于民间美术知识的渗透,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综合素养。
3.3感受文化内涵,提升审美意识
我国民间美术资源十分丰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民间美术作品富含人文意蕴。我们在学习这些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民间美术对人们审美感知能力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较大,充分利用民间美术资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幼儿年龄较小,审美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引入民间美术资源,让学生从中认识、感受并了解美术这门课程,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个道理,学会欣赏生活中的艺术。民间美术资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4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活动
比如剪纸、中国结、年画、花灯,这些活动都是很不错的项目。幼儿园可以组织家园合作,利用特定的节假日邀请幼儿家长来到幼儿园一起参加本地民俗活动,在传统节日氛围衬托下让幼儿感受家乡民间艺术,感受民间艺术独特美感。比如春节活动中,幼儿欣赏各种剪纸、年画以及中国结。幼儿观看这些内容能够形成全新的艺术理解,并建立全新的艺术认知。每次放寒假前,幼儿园都可以播放各种图片、录像让幼儿了解我国的传统习俗,让幼儿关注大街小巷以及家家户户的春节布设场景,共同参与到彩条的粘贴,布置班级环境。寒假期间,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参加各种春节活动,比如制作春联、制作剪纸贴在门窗上。节后教师、幼儿、家长坐在一起讨论和欣赏各自搜集的各种民间美术作品,在浓厚的民俗节日氛围与文化中感受民间美术、民间艺术独特的美感。
结束语
幼儿教育需要将重心放在启蒙,创意美术教育中引入民间美术素材,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美术教育资源,同时也有培养学生民族意识、爱国意识的作用。民间美术作品内涵丰富,趣味性元素众多。教师需要合理选择,展现民间美术教育价值,助力幼儿获得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润羽.将幼儿创意美术活动融入幼儿园教学[J].幸福家庭,2020(14):63.
[2]成蕾.浅谈幼儿创意美术游戏活动融入园本课程教学实践[J].才智,2020(14):69.
[3]张霞.民间美术融入幼儿创意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9.
[4]龚虹晔.将幼儿创意美术活动融入课程教学的可行性讨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4):230+288.
[5]高美华.让民间美术融入幼儿美术活动中——幼儿民间美术教学实践探索[J].教师,2010(2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