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模式的融合的模式探索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鲁萌
[导读] 职业教育面向社区办学的动因主要有如下几个: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全球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宏观教育政策的推动
        鲁萌
        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大学  江苏省苏州市  215125

        摘 要:职业教育面向社区办学的动因主要有如下几个: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全球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宏观教育政策的推动。社区化职业教育的开展,让全体国民都有获得平等教育的机会,扩展人才培养范围的扩大。为了可以更好的让职业教育向社区办学发展,政府应该发布多样化的办学体制,同时形成多样化的综合服务机构,为今后的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全面融合与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职业教育;社区教育;融合;模式
        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要面向社区办学,这是必然的趋势,也是职业教育落实社会职责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我国终身教育理念的落实有着重要的帮助。当然,职业教育向社区办学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缺陷,还要做出改进和调整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一、政府主导构建“开放、多层、有序”的办学体制
        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是以我国的教育体制、行政权力关系之所所形成的职业教育组织管理形式,同时体制的设置对于办学规模、办学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从长期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政府部门设置了教育三级管理机制,即中央、省、市,这种机制充分体现出政府投资的重要作用,也突出政府的管理和主导性作用,所以职业教育办学管理权主要是在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中。但是,面向社区的办学理念之下,此时的职业教育面向社区进行,原先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不断的落实到社区中。因此,我们需要创建出“中央、省、市(县)、街道(乡镇)”一体的“1+3”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其中教育部对于社区职业机构进行政策性引导,管理机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社区教育办学可以顺利的进行,同时还会让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效融合,体现出二者的优势。省级政府和市县级政府提供充足的资金,合理调配各项资源在两级政府的主导之下,面向社区办学机制之下的教育制度落实、师资配备、制度保障方面有所提升,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基础,也会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二、构建多元参与的综合管理服务机制
        面向社区的职业教育应该重视多元化的发展,充分保护多个利益体,让全体社会人群积极参与到新的教育模式中,利用多元主体联动办学机制,让办学环节各个主体之间有效的沟通,形成完善的保障机制,提高办学效果和组织能力,让多项工作都能够顺利的实施。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出发,需要创建出以政府作为主导、行业指导、企业积极参与的各项办学机制,同时还要坚定不移的落实主体责任;以中观管理方面出发,构建出社区和职业院校常态化沟通的联席会议制度,以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做出深度合作和交流,实现职业院校与社区的联动;从微观层面出发,需要建设出以学校、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到校的管理机构,比如校董会等,提高管理效果和水平。
        因为面向社区的职业教育有着多元化的特点,要充分的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而社区生源就是最大核心的教育资源,社区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特别是下岗工人、失业人员等。但是从传统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教育针对的人群是初高中毕业人的特定职业岗位的技能训练,以获取某种特殊的职业资格与技能。因此,社区教育和职业教育有不同,也有相似的地方,如何将二者建立形成综合性的教育服务平台,让两者主动的参与到教育与服务中,有效的评价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效果,让两者资源整合与再利用,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基于此,政府应该发挥出主导性的作用,创建综合服务平台,对于社区职业教育实施必要的考核与管理,让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顺利的融合,与社区的需求为出发点,展开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充分的利用灵活机制让传统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实现创新升级。目前我国很多省市都已经创建综合服务平台,让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有效的融合,形成了共享的社区职业教育新模式。通过整合各项资源,政府机构发挥出积极的引导性作用,让职业教育成为社会服务性机构,不断的实现转型和发展,同时也将社区作为职业技能的培训中心使用,所有居民都可以参与到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学习中,为就业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加强职业教育面向社区办学的能力建设
        首先需要充分考虑各个利益体,合理设置专业机构与相关的课程。教育对象和人才培养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改变,职业院校也要从社区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的调整专业结构,让职业教育更具针对性,真正的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专业教育是职业院校的主要功能,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最小单元,传统职业教育一般都是根据学科设置和产业需求方面来设置专业,这样更加重视于学科的建设,没有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而面向社区开展的职业教育重点考虑的是产业发展的需要,甚至有些教学项目还会超越传统专业教学模式和学科教学模式,唯一的目的就是给社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把专业设置转化成为项目教学的方式,学科和专业的概念也逐步的弱化。同时,还要服务于产业变化和技术升级方面,及时设置新的专业,实现产教融合与发展。
        其次配备高水平的教资团队。面向社区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转型方向,和传统职业教育有着很大的差距,其中最为主要的变化就是教育内容上的变化。这就需要结合社区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职业教师应该促进自身专业素质水平的提升,以保证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因此,社区职业教师团队应该逐步的实现年轻化,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技能,快速的掌握新技术,还要有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职业院校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教育,切实提升教师的总体水平。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和学习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引入企业高技能的人才进入到职业院校进行教育活动,促进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也会让社区办学效果得到全面的提升。
        最后发布相关的政策。职业院校面向社区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因为理念、机制、资源等方面准备不足,造成效果很差,甚至有些工作难以实施。所以这就需要政府发布相关的政策,国家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积极落实政府、院校、企业、社区各个主体的责任,促进职业院校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同时政府还要扩大宣传力度,让全体国民都认识到职业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不断的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此外,政府突破以往观念的限制,结合实际的情况拨付足够的经费,加强教育方面的投入,让经费管理更加的而科学性与合理性,构建出多元化的教育筹款机制,为社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天文, 王艺博. 论终身学习理念下职业教育如何服务社区教育[J]. 学理论, 2019, 791(05):156-157.
        [2]刘天文, 张维任. 职业教育院校服务于社区教育的意义及策略探讨[J]. 中国高新区, 2019, 000(004):69-70.
        [3]周莉莉, 孙世虹. 终身教育视阈下社区教育—职业教育共同体构建研究[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 031(002):54-58.

        作者简介:鲁萌(1982-10),女,汉族,籍贯:江苏苏州,当前职务:教育工作者,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社区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