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
四川省简阳市射洪坝第一小学 641400
摘要: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数学教师也将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上新思想、新意识,将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要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增强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在本文中,将会通过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几方面来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1 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这个时候学生的思想意识还没有完全成熟,受到外界影响不大,所以这个时候,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在这时有针对性的对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小学生还处于爱玩、思想活跃的年纪,有利于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中有部分知识是比较抽象的,是需要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严密的分析,并且将知识运用到解决难题中,这就要求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拓展思维能力。所以,对于数学教师而言,要深入了解数学这门学科的主要特点,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更好运用数学知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
2 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特点
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和成年人的创新能力的特点是不相同的,小学生相较而言,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感性的认知较多一些,因此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涉及到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先用比较具体的内容来阐述,学生在心中有一定的认知,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激发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探索精神。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特点是创造,因此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每一个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是不一样的,都有各自的想法,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较好、创造能力较强,但是部分学生悟性较差,创造能力也比较低下,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同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应区别对待,不过在教学时,需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针对创造能力低下的学生,要有耐心的鼓励学生去学习,去发散自己的思维,鼓励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去帮助理解能力不好的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学习,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能力良性发展。数学教师想要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鼓励学生去勇敢的探索数学领域中的知识,对感到有疑问的问题勇敢的提出自己的质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摆脱固有的观念,用自己的思维去解决。
3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3.1 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的模式
教师想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便是要转变自身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学的模式。
其实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或者是成年人,想要学习某一门知识,都是需要对所学习知识感兴趣,才能提高自己学习的兴致,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数学书本中,讲述的公式、概念其实对于很多小学生而言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并且具有抽象的特点,这便会让小学生产生烦躁、厌倦的心情,对学习数学有抗拒的心理,对于出现这种状况,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可以将讲述的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情景相结合,这样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是让学生消除心中对未知知识的恐惧感,让学生觉得贴近自己的生活,并且还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对自己的生活有极大的作用,将理论在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在运用时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采用这种方式,学生会认为数学知识有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将兴趣转为学习的动力。
3.2 设计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
想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及时的更新自己的观念,不仅如此,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符合教学的情景,才能将新观念和情景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生动的情景是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去理解抽象的数学,更容易记住知识点以及更好的运用数学知识。当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之前,需要提前将要讲述的数学知识相关的资料收集和整理,然后根据教学的重点,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用动画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可以给小学生创造有趣的场景。数学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来设计情景,运用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不用面对枯燥的数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给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在这种方式中,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创新的灵感,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3 在课堂中进行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真理,并且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在实践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是只注重理论的创新,对于小学生的创新而言,是更加直观和具体化,是可以通过在实践的过程中,实际操作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当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小学生安排实际动手操作的环节,对于一些复杂的项目,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材料,使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加入自己的思想,带着自己的疑问去实践,在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更加积极的去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中让学生实践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教师还可以增加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4 总结
在最近几年中,我国教育部门对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尤其是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教师及时更新自身观念,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改变,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的特点,采用新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高效的课堂,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 参考文献:
[1]高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165.
[2]刘成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