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模式构建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0期   作者:林 丽
[导读] 个性化阅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作用不是去代替学生分析课文
        林 丽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第七小学 江西 上饶 334100
        摘要:个性化阅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作用不是去代替学生分析课文,而是设置一些开放情境的问题,提供一些线索,及时对阅读活动进行点拨,重点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自由地读。本文主要探究小学高年级个性化阅读的现状及其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现状;构建策略
        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基础学科,它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工具之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帮助语文教师摆脱困境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的效率,而且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善于思考、质疑和解疑的能力,为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个性化阅读的现状并灵活实施个性化阅读策略。
        一、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现状
        小学语文高年级的阅读学习对于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的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
        其一,学生缺少明确的阅读目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的布置时,并没有具体的阅读要求,只是安排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并将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以及优美段落进行自主摘抄与归纳总结。教师对学生阅读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没有有效地监督,学生就只是对课文进行粗略地阅读,对阅读文章的内容、行文结构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无法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阅读体系,进一步地影响高年级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其二,小学生不能将从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积累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做不到对阅读知识融会贯通的掌握。学生只是简单地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纯粹地只是机械地对名言警句进行积累,不能将其更好地运用到写作中去,这些发展情况就说明教师的阅读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偏差,应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原始课文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
        二、个性化阅读模式的策略分析
        (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已经习惯了“一言堂”式的课堂模式。因此,个性化阅读教学对语文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把阅读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变教学观念,对阅读教学进行多元化的设计,促使学生和自己在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共同成长和进步。


        (二)要创新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培养与加强阅读能力,离不开与写作的结合训练。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做好个性化阅读教学,也要注重与写作训练相结合,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效果。通过与阅读内容配套的写作训练融入,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时,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化差异,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对学生进行引导式阅读时,应重视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以相互平等的理念为指导,更加有效地将个性阅读方法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来。教师在实际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与时俱进,对教学模式进行发展创新,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给予其选择的机会,进而更好地提升其阅读兴趣。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语文阅读课文是来自实际生活中,学习的文章也大都来自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因而对课堂教学场景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课堂上构建生活场景,有助于更好地帮助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与文章的作者以及其笔下描绘的情景产生内心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更好地加强学生对阅读课文的个性理解。例如,教师在对第七单元《四季之美》一文进行讲解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课堂参与度,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提问:同学们眼中看到的四季变化是什么样子的?每个季节特有的景象有哪些?你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季节的景象以及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分享与本篇文章相关的自我见闻,将自己更好地带入作者描绘的课文情境,切实体会作者的感悟,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与更好地锻炼学生公众发言的心理素质。
        (三)要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方式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一个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关注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平等心态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允许他们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只有这种宽容的心境才能使学生个性之花绽放。所以说,教师的阅读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旨在更加有效地加强阅读课堂的灵动性,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兴趣以及好奇心,进而更加有效地提升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在丰富与充实教学内容的同时,需要发扬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生的个性阅读进行积极地鼓励。例如在教学《燕子》这课时,尝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学生们所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轻声朗读,边读边思考;有的快速默读,边读边旁注;还有的分小组合作学习……尽管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对学生来说却都是行之有效的。
        总之,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应为学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空间。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的阅读束缚,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林丽霜.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年13期
        2.郭想生.语文阅读个性化教学探索【J】.《文学教育(中)》2019年2期
        3.林荣平.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9年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