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技巧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下)   作者:周春霞
[导读] 新课的导入环节是在真正的数学新课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的环节,是每节新课的开头
      周春霞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第一小学  514471
        摘要:新课的导入环节是在真正的数学新课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的环节,是每节新课的开头。这一看似简单的过程却很容易被教师忽视,因此在现阶段的新课导入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必须尽快地对问题进行解决,找准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堂数学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技巧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欲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注重新课导入,运用有效的新课导入策略。在教学中,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已认识到新课导入的重要作用,积极尝试运用了多种新课导入策略。笔者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当前国内与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策略相关的研究并不少,且观点各不相同。为促进更多小学数学教师积极、科学、有效地运用新课导入策略实现有效的新课导入。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的思维学科,知识点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很多新知识内容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老师可以采用温故而知新的导入方法,在导入环节带领学生回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旧知识内容,为学生接下来开展新知识的思考和探究做好铺垫,这样既能够使学生跟随老师的引导进行旧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能够借助联想思维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衔接点,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贯通,推动了小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建立和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
以“100以内的加法”这课为例,本课主要针对于100以内两位数的加法计算,是在之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的基础上的拓展,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老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知识内容,使学生跟随老师的引导利用知识迁移来从旧知识内容过渡到新知识上。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多样化的导入,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注意力
多媒体技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涉及的一系列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学习欲望。在小学阶段数学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难度,而且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谨性、抽象性相结合的学科,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又比较基础,以计算居多,这就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疲惫感。若是此时教师再采取传统的讲授法,用枯燥的数字罗列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将会有所减弱。为了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可以研究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的有效策略。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导入环节,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多样化的导入,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始终保持新鲜感。导入是课堂教学的最初环节,一个好的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学习知识的注意力。小学生本身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而且小学生年龄小,兴趣是其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动力。传统的课堂导入方法并不能够有效提升数学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多数情况下言语导入都是无效的,只是教师的过渡语,对学生的学习心态没有任何影响。

现在虽然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会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导入,但是导入的方式较为单一,通常是利用图片的方式进行导入,同样类型的导入连续用两到三次还可以,但是用次数过多就会失去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导入时需要结合其技术特点选择多样化的导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始终充满好奇心,这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且,教师也需要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导入类型。小学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的,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于视觉冲击的需求更加强烈,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开始思考,对于简单的导入已经提不起兴趣。此时,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设计一具备挑战性的课堂导入。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播放功能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趣味视频作为导入。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寻找其中含有数学问题的视频,然后在课堂教学时播放给学生看,先不直接提出问题而是让学生自己寻找其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以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其次,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与游戏相结合设计游戏导入环节。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视频播放功能为学生展示数学游戏的整个过程。这样,学生能够更加迅速地理解游戏的流程,有利于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对于竞赛类游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音频播放功能,在游戏进入到关键阶段后进行音乐的播放,以此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进而能够实现学生的不断进步,推动学生数学学习发展。
三、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即是教师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鼓励他们对未知知识进行探索、学习的导入方法。在对教学问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问题建立在学生已学的知识基础上,这样学生也可快速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对问题进行思考,之后对于设计的问题也要使其具备一定的难度,这样学生也可带着问题及求知欲望进行新知识的学习。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明确教学的目标,而学生的思维及注意力也可得到集中,在教学结束后学生也很容易产生成就感,不过要想将问题导入法的作用及价值进行全面的发挥,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他们不但要对课本教材十分熟悉,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深入掌握,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提出学生学过且有利于他们理解,并能引出新知识的数学问题。举例说明,在进行“整数减法中连续退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如“小明需要购买一块6角的橡皮,但到文具店后他发现自己带的零钱不够,那么小明该如何做呢?”这时有的学生回答:“可向收银员支付一元钱。”此时教师还可提问:“如果小明身上只有一张10元的呢?”这时学生会回答:“那就支付10元,再让收银员找钱。”针对此,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讨论,即用10元钱去买6毛钱的橡皮,收银员该怎么找钱。通过这种方式的提问,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但可以得到激发,而且学生也会成为课堂的主人,对于问题的答案也可进行积极、自主的探究、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科学运用温故知新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等新课导入策略实现新课导入,除此之外,还可运用音乐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实验导入法等。总之,可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课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希望教师在新课导入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新课导入方法,不断提升新课导入成效。
参考文献
[1]付莉莉.探究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9):151.
[2]韩东丽.论新课导入技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9(12):74.
[3]吴坚.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技巧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09):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