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举佳
重庆市潼南实验中学校 402660
摘要:高中物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若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重重阻碍,不利于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注重理论的讲解,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由于长篇理论的讲解,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教师需要遵循“以生为本”的观念,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使物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效融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及运用能力进行培养,从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1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现状
1.1教学观念有待提高
高中物理知识具有严密性与系统性的特点,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采用灌输型的教学方式,强制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行为,长久以往将不利于培养其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同时,由于高中物理的理论居多,在讲解过程中的课堂氛围较为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降低了教学效果。
1.2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从实际教学角度上看,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对思维的发散性产生了限制,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此外,教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教学中的难题之一,众所周知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较大,需要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具有较高要求,而教师的职能就是进行正确引导,在讲解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其主动学习,因此,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新课改下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2.1重视实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参与实验学习兴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相当一部分物理实验的内容比较抽象,实验的难度也比较大,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物理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会觉得物理实验枯燥乏味,很难真实有效地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来,甚至会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验情境创设,让学生走进实验情境中,调动学生参与实验学习活动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实验教学目标,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动手操实验等不同形式来创设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验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物理实验中不断探究,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直观、可视的优点,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提高学生物理实验学习的效率,培养训练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促进物理实验教学实际效果的不断提升.例如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从同一个高度把面积相同的纸和硬币释放下来,哪一个物体下落的速度更快?纸和硬币在空中下落的方式是否相同呢?”相当一部分学生会认为硬币下落的速度更快一些。然后,再向学生提出问题:“两张面积材质完全相同的纸,一张纸揉成一个纸团,一张纸仍然按照原样,同时从同一个高度下落,哪个下落的速度更快一些?”,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并且指导学生使用实际物体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这样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探究物体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学习活动中去,提高了学生物理实验学习的实效性。
2.2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探究能力是学生必备的重要综合能力之一。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通常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过于忽视,导致物理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不足。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加强培养,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并且能够在课外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有效促进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例如,在进行“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一课的教学时,教师根据课程的探究学习内容,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组织。在实际教学中,可将课堂教学时间合理划分,首先指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初步认识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其次组织学生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自己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认知、想法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对弹性势能表达式产生更深入的认识;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一步梳理和总结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教学有效性。
2.3培养的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在物理教学有效性提升的过程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必不可少,教师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学习,能够突破以往单独学习存在的不足,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有效提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确保小组分组科学、合作分工明确、合作学习任务合理,能够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认识到合作的力量,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对适合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设计和组织,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而在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也使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得到有效促进。例如,在进行“向心力”一课的教学时,其中关于“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的教学实验内容,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组,并要求各小组成员自行动手对简易圆锥摆进行制作,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合作动手能力进行锻炼,还能够对学生思考能力加强培养。在学生实际制作过程中,指导学生对细线长度、细线长度对实验的影响,以及钢球可以用其他什么物品替代而不会对实验效果造成影响等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另外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分工、测量、计算、记录等环节加强观察,对学生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采取有针对性的点评和总结,能够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也能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目的得以实现。
2.4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单向灌输是教师常用的方式之一,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学习物理知识,对知识缺乏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摒弃之前灌输型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真实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能力,深化物理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充分发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功能,并且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灵活设计教学问题,详细讲解各个知识点,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学习物理知识,从而培养自身的综合素养。学校可以组织研讨会,让优秀教师分享教学心得,为其余教师提供参考性建议,做好课后总结工作,进而弥补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目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畏难情绪,教师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有效激发,转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认识,在物理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同时也使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明洲,吴增伟.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国教师,2020(S1):9.
[2]崔连洋.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分析[J].中国教师,2020(S2):124.
[3]朝鲁蒙.新课改理念下改善高中物理教学的措施[J].清风,2020(24):72.
[4]缪小燕.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与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