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农村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10期   作者:佘明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间的差距逐步扩大,农村高中班主任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
        佘明
        重庆市垫江第二中学校408318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间的差距逐步扩大,农村高中班主任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农村高中生具有特殊性,在农村高中学校,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开展中,更应该立足于这些学生的实际,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引领学生们成长,用自己的耐心、爱心、恒心去打动学生,影响学生。本文阐述了目前农村高中班主任工作现状,提出了如何做好农村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高中;班主任工作;教育管理
        引言:虽然已经处于新时期,但是农村中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没有进行有效的创新,始终停留在以往阶段,对教育管理工作缺乏了解和认识。主要表现于教育管理方法比较单一,对实践教学比较忽视,教师只是以讲解为主,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影响下学习知识。受以往思想的禁锢,没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备受压抑。在进行管理时,有时教师会对学生进行责骂,当学生出现错误后,对学生缺乏耐心。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学生的教育者,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因此,要想做好农村班主任工作首先得认识到目前农村的教育现状。随着城乡间差距的逐步扩大,农村高中教育存在的问题不断出现,如经济落后、思想观念停滞、生源问题等,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为培养国家的栋梁之才做贡献。
        一、目前农村高中班主任工作难做的原因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当代素质教育的追求。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负责人、学生行为的塑造者和精神品质的凝练者,担任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农村出生的学生们大多是留守少年,他们缺乏与家长的必要沟通,并且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他们当中也有存在着喝酒、吸烟、逃课等这样的不良行为,班主任必须肩负起身上的育人责任,引导学生们健康成长。
        1.农村高中学生的自身特点
        班主任工作的直接对象是学生,因此,关注农村高中学生自身特点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目前农村学生的共同特点有以下几点:
        (1)缺乏自信。学习成绩不好、操行方面较弱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孤独、胆怯的心理,虽然会努力,但是不恰当的学习方法以及不佳的环境状况最终使自己的成绩难以得到提高,造成心理挫伤,最终自暴自弃。
        (2)抗挫能力差。心理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难以接受老师的批评,面对困难只会选择逃避,没有勇气和信心去迎接挑战,最终形成了厌学、逃课等行为。
        (3)情绪变化大,调控能力差。农村学生情绪很不稳定,经常会因为冲动而做出一些错误的事情,并且不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
        (4)自觉性差。农村家长为了生活而在外不断地奔波,忽略了对自己孩子的管教,而学生的不自觉行为让他们放任自流,造成了学业失控现象。
        (5)人际交往能力差。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存在,他们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从而滋养了孤僻的性格,不愿意与别人交流,更不愿意理解他人。
        2.农村高中学生家长的问题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育,而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却有些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认识有偏差。
        随着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现象的增多,农村家长对教育产生了质疑,他们认为,学生读完义务教育就可以了,读大学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仅仅停留在遵守学校纪律、不要给家长找麻烦的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漠不关心,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当老师主动与家长沟通时,他们会以各种理由拒绝与老师沟通,家长的不配合使班主任工作难以开展。
        (2)教育方式不对。
        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所以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同时部分家长有重男轻女的现象,从而培养了孩子骄横、不讲理、爱打架等不好的行为,这就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3)家长与孩子缺乏沟通。
        农村留守儿童较多,这些学生在生活和感情上缺少亲情滋养,从而使孩子形成了自卑、内向、孤僻等性格,做事不爱与人交流,常因自己的冲动与同学打架斗殴,增加了班主任处理琐事的工作量。
        (4)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留守老人无力管教
        学生如果自身存在困惑和疑问,都会选择向家长求助,但是由于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对于精神培养相对比较忽视。家庭因素中另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和留守老人的问题。而留守老人由于教育观念比较守旧,又没有足够的知识,很多农村地区的留守学生在高中阶段,依然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道德意识非常模糊,在学校也不能服从教师的教育。
        二、做好农村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对策
        1.班主任要做好心理医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高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变化波动很大,农村高中的孩子们大多都是和自己的祖辈生活在一起,缺少家长们的监督和督促,很多时候过分依赖于祖辈,生活上形成懒惰思想,或是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差。因此,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应该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形成坚强的意志,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把他们培养成人格健全的人。例如,有些学生性格很内向,对于分数的高低很是在意,存在很强的自卑心理,有时遭遇一次小小的考试成绩下降了,他就失去了学习自信。这时班主任就要对他进行重点的心理辅导,引导他了解学习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而一次小小的考试并不能代表什么,从而帮助他重拾自信。
        2.转变家长观念,增进沟通
        班主任要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让家长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转变他们传统的教育观念。对于留守学生,他们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走上错误的道路,因此,班主任要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及家庭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空余之际多回来陪陪孩子,并且要不断鼓励他们学会理解父母,培养他们学会自立自强,正确引导他们走完高中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阶段。
        3.发挥民主精神,建立良好班风管理制度
        一个班级的班风是影响德育工作时效性的重要因素,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积极展开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就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良好的班风,引导学生们积极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升。
        首先,班主任应该以民主的方式确立班干部,发挥班级中全体学生的智慧和才能,以民主投票的形式确立班级的带头人,才能使学生们更加信服班干部;
        其次,建立班规制度,以班会为平台,让每一位学生献计献策,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以民主的形式,确立班级规则,也能更好地约束每一位学生的行为,让班规更有说服力,实现良好班风的建立,促进学生们自主管理,自主提升,逐渐形成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良好班风。
        4.强家庭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共同合作
        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非常关键,可以使家长及时了解。为此可以结合实际,尽快建立学校学生信息反馈机制。家庭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学校进行交流,使学生成长可以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双重保护,使学生及时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完善自我。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每年与父母见面的时间非常有限,针对该问题,学校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教师可以定期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有及时的了解,并将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庭可以对学生的情况有必要的认知,并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结束语
        高中阶段的学生们正处于自我意思不断成熟的时期,他们有很强的独立性,但是他们仍然还是一名孩子,是一名学生,他们的成长和进步需要班主任的引导。农村班主任应该做好学生的家长,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师,做好班级管理的负责人,在班级中建立良好的班风,引领学生们健康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农村高中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鸿浅谈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J].现代阅读,2012,(9)。
[2]黎颖. 西部农村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几点注意[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 11(002):174-175.
[3]吴建国浅谈农村中学班主任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方法[J].才智,2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