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宣
西安市凤景小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育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小学语文课堂,尤其是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是现代教育中更为受到关注的教育方法。通过在一年级语文课堂中应用核心素养,能够优化和完善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并且在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层面,给出更多的指导,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综合实践教学的现状出发,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
结合现阶段一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况来看,许多学校和教师都在思考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实施创新的方法,虽然还可以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但是在教学的内涵和方式上面,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实际进行不断的创新。而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能够有效推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的发展与完善,不仅能够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对于核心素养在一年级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运用正确学习方法
结合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小学语文课堂进行综合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重点的知识点,教师虽然已经进行了重点的讲解,但是实际取得的效果并不好,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和理解,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比较小,在传统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下,很难集中注意力,导致在这个阶段,并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需要先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学会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学习。首先,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的初期阶段,也就是在一年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并且在实际开展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把课本中学习到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对于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时期,需要教师长期的努力,因此,教师也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了解到学生的内心想法,能够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教学,更加有利于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的开展,并且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课堂互动交流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指导,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如果在这过程中,没有结合现实的情况,盲目进行一些极端的操作,不仅会使得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同时,还有可能会取得相反的效果,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进行。在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课程过程中,需要加强课堂上的互动与交流,这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首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有更多的发言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进行观察,并进行合理的引导,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次,进行课堂上的互动与交流,教师需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同等的地位,注重听取学生的意见,如果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被动的听,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不利于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的发展,在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教师就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学生朗读课文后,进行提问,结合课文内容中的对于动物脚印的描述提出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针对一些不同的意见,也可以让学生们之间展开交流,并且可以联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的脚印有比较明显的特点,最后再引入青蛙冬眠的习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真正的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巩固课本上的知识,并且让学生能够有效的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的目的。
三、重视有效的教学评价,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的开展而言,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结合小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与调整,能够对于学生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帮助,并且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成长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未来的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应当重视有效的教学评价,对于教学评价不断的进行合理的优化,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首先,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开展教学评价,在一年级这种初期阶段,教师需要多鼓励学生,给出正面的评价,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的现状,逐渐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为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也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指导,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转变,需要以鼓励的态度为主,适当的指出这些不足之处,并引导学生加以调整和改进,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的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故事《静夜思》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一些提问,在学生回答后,教师需要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并引导学生补充自己思考中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而如果学生回答的过于天马行空,偏离了主题,教师也不要急于否定,如果在这个时候指责学生,否定学生,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信息,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肯定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之上,加以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对于课文正确的理解。
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小学语文是学生接受系统语文教育的初级阶段,如果能在这个时期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并在过程中,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改进,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有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滕好栋.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1(12):103-104.
[1]庄广正.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1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