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珍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125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小学极端的习作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了以往写作方面的弊端。低年级学生是能力养成的关键期,在传统的教学中,三年级才注重对习作能力的培养,起步的时间较晚,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基于此,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展开写作内容的教学,以来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教育,为后续的长篇写作做好铺垫,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思维导图;习作能力;教学策略
引言:思维导图是一种把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通过一个明确的法的方向,分成多个内容,再从多个内容中转回到主题上,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能力有限,在进行习作内容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流水账、大白话等情况,严重影响了习作内容的有效性。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思维导图的优势,利用不同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引导他们对细节上的描述,累积丰富的词句,提升写作技巧,保证学习的有效性。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中的重要性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图”,这一内容类似于人们的大脑神经系统,能够充分的发散人们的思维,还能将图文进行有效的结合,清晰的将结构、关系明确的整理出来,对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习作能力的养成,需要学生对知识内容具有良好的意识和能力,对文字的运用和思路也有一定的要求。基于此,在低年级培养学生们的习作能力,能够对后续的长篇写作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内容,将知识内容帮助学生们层层理清,帮助其增强写作的目的,并通过内容进行明确的利益,掌握基本的写作套路和内容,不仅能够提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1]。
二、思维导图提升习作能力教学策略
(一)激发灵感,丰富习作内容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有限,尤其在词汇量、文学知识、生活经验等方面,具备的内容更是匮乏。因此,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低年级的孩子经常不知道学生们,写作的内容经常出现干巴巴、流水账的情况,缺乏对内容的扩散,这个时候教师便可分层的进行内容引导,帮助他们清晰习作内容,激发写作灵感[2]。
如在小学一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荷叶圆圆》一课,这篇内容使用了许多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教师让学生们对内容展开仿写,写着写着学生们就词穷。基于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内容上的分析,将重点的内容进行标记,让他们清晰的得知课文中的内容,丰富习作中的环节。如文中围绕着“荷叶”展开,提到了人物“小蜻蜓、小水珠、小青蛙、小鱼儿”,并将荷叶比做成“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等内容;结合课文中的比喻“亮晶晶的眼睛、放声歌唱等”,激发学生们的写作灵感,丰富习作结构内容,达成我们的教育目的。
(二)描述细节,提升写作技巧
低年级的学生没有习作经验,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的内容,在习作中都会呈现出一项缺点——缺乏写作细节。细节的描绘在写作中十分重要。灵活的运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将写作内容像画画一样画出来,对每一个小小的内容,都能够通过文字的力量进行描述,感受到语言使用的魅力,形成良好的写作技巧,达成我们的教育目标,促进他们能力的稳定提升[3]。
如在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要下雨了》一课,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们进行内容的阅读,找到我们的课文主题“下雨”,在第二个层次上,寻到文中提到的人物,有“小白兔、小燕子、小鱼、小蚂蚁”;在确定了人物以后,教师便让学生们进行观察和学习,进行第三个层次的划分,如“燕子飞不高→下雨”“小鱼在外面透气箭→下雨”“蚂蚁搬家→下雨”,让学生清晰的知道这些细节的内容,最后对其他的内容进行总结,如“天阴沉沉的、小燕子从头顶飞过、小鱼游到水面上”等,这些细节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习作仿写,提升他们的写作技巧,对细节进行描述。
(三)累积词句,加强文学储备
在平日的学习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们对词句的累积,提升他们的文学储备。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力有限,因此他们的知识储备能力并不高。在进行教学内容学习的时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们建立一个小型的词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们在日常的阅读中,累积一些好词好句,提升他们的文学储备,丰富教学内容,保证他们在习作的过程中,有丰富的词汇可以使用。
如在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内容的累积和学习。在《小猴子下山》一课,可以在思维导图中的“形容词类”进行累积,如“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在“动作类”累积“蹦蹦跳跳、扔、摘、跑、追”等内容;在《一分钟》累积语句“红着脸、低着头”等内容。通过思维导图,将这些内容进行累积和分类,能够加深学生们对内容的记忆,更好的展开知识内容的学习,以来达成我们的教育目的,保证习作内容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和写作内容进行了分析,讲述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结合部编版教材,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习作能力是语文的重点组成部分,在展开内容学习的时候,教师应当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激发他们的习作灵感,对词汇的累积、细节上的描述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达成我们的教育目的,提升他们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张珍.谈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08):50-51.
[2]武振莹.通过小学低年级语文绘本阅读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7):17.
[3]李娥.关于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