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7月   作者:游飞洋
[导读] 机械制造专业是大多数中等职业院校的热门专业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积极改进教学方案和教学质量是中等职业院校教师面临的关键问题。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分析了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方法和策略。

游飞洋    四川省盐业学校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机械制造专业是大多数中等职业院校的热门专业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积极改进教学方案和教学质量是中等职业院校教师面临的关键问题。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分析了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中职;机械制造;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7-123-01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由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角色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方法组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在任务型学习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完成各种具体任务,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可见,在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分析
        首先,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有效地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在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大大提高,师生互动也将得到显著改善。其次,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核心,而是更多地扮演着教学领导者的角色。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构建学习目标,设计学习过程,拓展具体的专业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再次,中职机械制造教学与行动导向教学法相结合,既能加深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能激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注重实际工作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最后,借助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对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的应用
        (一)角色扮演
        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教师的作用,让学生自己作为教师在教学课堂上,站在教师讲解知识和技能的角度来学习具体的教学内容。当学生已经吃透了课本的内容后,他们可以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包括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具体的重点章节和难点内容。对于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是书本中理论内容较多的章节,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学习形式,打破了教师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交通的氛围。学生在课堂上扮演教师角色讲解教材知识时,对于不完整的部分,可以由其他学生补充,教师也可以从侧面提示。最后,教师还可以与其他学生一起评价扮演“老师”角色的学生。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和提升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学习积极性。
        (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主要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为学生介绍一些实际工作或具体项目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这些案例。在案例分析教学课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讨论小组,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和探究,发现教学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涉及的专业知识点。当案例讨论的结论达成后,教师可以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结果,并将自己小组的结论与课堂再次深入讨论。案例分析的过程是人们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析和讨论自己观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有效地提高他们在不同思想碰撞下的分析能力。此外,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完成工作的重要性。


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当遇到类似案例时,学生能迅速做出反应,举一反三,真正以专业能力解决专业问题。
        (三)展示改错
        展示改错的本质在于鼓励学生自行观察、自行分析,并且自行解决问题。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难发现,仅仅依靠自身的讲解优势很难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知识。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展示改错来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根据相应的教科书知识进行纠正。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焊接缺陷”、“铸件外观检查及缺陷”等相关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一些铸件缺陷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中的焊接情况,让学生自己找出缺陷。在这样的教学指导下,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缺陷特征判断技能,对焊接或铸造缺陷做出清晰的判断。当学生发现所有缺陷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总结铸件缺陷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与传统的直接讲解法相比,应用展示改错法可以帮助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为其专业能力的发挥创造平台,并在这个互动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记忆会进一步加强。
        (四)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类似于角色扮演,是一种面向行动的教学方法,将具体的教学课堂交给学生,但模拟教学更适合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制造培训课程。老师带学生到实训室学习,组织不同的学生在车间模拟“工人”,车间“师傅”,和车间模拟“管理员”。学生进入实训室后,真正进入真实的车间环境,按照模拟职业完成实训任务。例如,所有“工人”都必须穿专业工作服和齐全的防护装备;要求“师傅”做好任务分配和整改指导,及时发现不符合技术规范的“工人”,协助改进;车间“管理员”负责加工制造过程的安全管理,善于发现加工制造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所有学生各司其职,在共同完成相应训练任务的同时认真操作,在这种模拟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积累实际操作经验,还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五)设计创造
        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适当地鼓励学生在进行设计创作的同时,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基础能力。一是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二是帮助学生发现人才、挖掘潜力。如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开设“齿轮设计”实践课程。为了激发学生在课前对设计的兴趣,教师可以问以下几个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齿轮通常在哪里使用?齿轮能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做些什么?没有齿轮,我们的生活会缺少什么便利?为了使齿轮工作效率更高,我们能否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创造?在这类问题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齿轮原理,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齿轮工具。但是,对于学生的自我想象,教师不能限制太多,而是引导学生判断自己的设计和创作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齿轮的工作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行动导向是以学生内在主观能动性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积极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案,共同促进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培养出具有开拓精神的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锐男.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0):203.
[2]张素正.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1,(05):72-73.
[3]陈月凤,庞继伟.中德合作胡格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7,(11):47-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