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7月   作者:刘鹃
[导读] 新课标明确要求到:“音乐教学要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音乐是美育的重要平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持久不变的音乐情感和操守是其作为奠基教育的重要责任。

刘鹃    四川省宜宾市人民路小学校
【摘要】新课标明确要求到:“音乐教学要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音乐是美育的重要平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持久不变的音乐情感和操守是其作为奠基教育的重要责任。
【关键词】小学音乐 情操 培养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7-127-01

        新课标明确要求到:“音乐教学要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所谓情操,就是情感与操守的结合,是以某一或某类事物为中心的一种复杂的、有组织的情感倾向,如求知欲、爱国心等。而音乐情操就是学生对音乐热爱情感。虽然音乐是人们乐于接受的,但音乐学习过程,特别是乐理知识的学习又是枯燥的,甚至对学生来说又是难以掌握的。所以说培养学生持久不变的音乐情操是我们小学音乐作为奠基教育的重要责任。
        一、让赏析成为学生提高欣赏能力的沃土
        赏析是对音乐的分析,把学生带到艺术的境界,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音乐,去欣赏音乐。音乐美可以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兴趣,追求音乐美的欲望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意志。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艺术境界的想象,既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也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音乐能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通过音乐欣赏来发展和培养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来发展和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能力,来发展和培养音乐的表现能力和感受能力。学生学习音乐是为了发展自身的德、智、体、美,让自身的条件等到更好的调节。学生在欣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头脑中会创造性地把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景象再现出来。所以,上课时应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按照各自理解角度去分析,去描述歌曲,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去联想其意境,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赏析音乐用不同的眼光是欣赏,去感觉他内在的美,让音乐能够真正的把学生带到艺术的世界里去,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体验,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发展音乐爱好情感。
        二、运用师生交流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因此,我们应该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情感,让他们对音乐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让学生更了解音乐。作为学生,他们很希望能和老师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但是又觉得老师不好接近,而作为老师应该主动找机会与学生交流。


交流的话题不仅仅是音乐知识,也包括音乐学习之外的,比如生活方面的,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喜好、性格、家庭背景等,让学生对你非常的信任,喜欢和你讲心里话,让学生感觉你他的知心人,从而积极的配合你进行音乐的学习。另一方面,多注重在平时的音乐学习,老师多讲解音乐情节,边讲解边示范,还要注重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作品,学生就会自然而然随着你的情感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去。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诱发欣赏兴趣
        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是现代课堂的典型标志,是学校教育走向信息化的重要体现。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要学习的知识,能够把知识更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多媒体的教学就是更好的为学生展现知识,让他们达到所要达到的目的。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所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具有声音、图象、色彩、动画诸多特点这一优势,精心设计课件,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诱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让音乐为我们服务。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他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关注新的知识,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展现所要讲的知识点,让多媒体能够真正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新知识。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姿势
        音乐还讲求自己的唱姿,唱姿好可以把自己的声音充分的表现出来,所以唱歌时要有良好的唱姿。从小培养学生保持正确、良好的歌唱姿势,是演唱发声的基础。如果演唱的姿势不正确,就会影响歌唱时的呼吸,影响歌唱的发声。正确的歌唱姿势要注意身体自然直立,头略轩昂,精神饱满,两肩放松稍向后展,双手自然垂下,小腹微收,全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而又无僵硬感。学生自己在寻找自己唱姿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快的找到属于自己姿势。在演唱教学中,老师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歌唱姿势。在学生演唱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学生伏在桌子上唱,有的靠着椅子懒散地唱,有的弯着腰,手撑着下巴没精打采地唱。教师就应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职责,更好的去帮助学生。如果教师能做到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活动,不断地提醒、强化学生保持正确演唱姿势的概念,避免用生硬、苍白的语言来教育学生,也许会取得比简单的训斥更好的效果。
        总之,要培养学生音乐情操,我们就必须要让他们爱音乐,乐于学音乐,懂得怎样去欣赏音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一颗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良好的稳定的情操。也才能促进他们坚信不管是什么事,只要肯坚持都能够成功的信念。
参考文献:
[1]孙钦艳,陶冶学生情操注重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2年。
[2]韩立丽,陶冶学生情操,注重初中音乐教学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年。
[3]肖姗,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陶冶情操--试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