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邓立恒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邓立恒
[导读]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并逐步朝向绿色建筑方向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能源处于逐渐匮乏中,这就需要建筑行业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倡导节能减排,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完成建设目标的同时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身份证:45030219851026XXXX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并逐步朝向绿色建筑方向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能源处于逐渐匮乏中,这就需要建筑行业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倡导节能减排,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完成建设目标的同时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基本原则,并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绿色设计在未来建筑设计中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想法。
        关键词:建筑学;绿色建筑设计
        引言
        各国的发展需要利用大量的能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未重视节能减排而造成了能源逐渐匮乏,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而导致能源枯竭将不利于国家的发展。我国在能源方面也面临着能源匮乏的问题,进而向各领域提出了节能减排的要求。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对建设各环节实施节能减排的过程,在有效完成国家提出的要求的同时推动建筑行业朝向“绿色建筑”方向快速发展,以下内容针对建筑设计中如何设计绿色建筑进行了研究。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用的原则
        1.1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基础,也是绿色建筑设计赖以发展的依据。人是民用建筑应用的主体,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民用建筑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休息、睡眠的场所,更多要求民用建筑拥有更加完善的功能。绿色设计理念必须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重视人民群众对建筑功能的要求。如今,人们更加重视建筑设计的舒适、美观等特性,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充分融合,以此提升人民群众居住的舒适度。只有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将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才能够创造出真正满足人们需求的民用建筑。
        1.2节能减排、舒适安全的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充分响应“两山论”理论,充分运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材料,将建筑能耗与污染尽可能降低,为人民群众居住环境的改善做出努力。贯彻节能减排、舒适安全原则需要注重选择安全、能耗低的建筑装饰材料,运用散热保温等新兴技术,提升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1.3整体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将建筑设施与周围环境看作一个生态整体,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不造成自然环境破坏的基础上进行民用建筑设计。人类只有充分意识到自己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整体性原则进行民用建筑设计,能够节约资源,降低污染,更好地维持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2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2.1研发及相关建筑绿色材料的生产成本较高
        绿色建筑设计发展的意义重大,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和提倡。鉴于绿色建筑在国内仍属于新兴产业,建筑材料的试生产尤其科技的使用都需要一个研发过程,相较于传统材料,研发和使用成本都相对较高,因此在全社会推广容易出现市场接受度差的情况。
        2.2尚未完整建立行业体系
        在我国,虽然有关绿色建筑的评定标准已有一些规定,但如果将绿色建筑设计作为一个行业来看待,尚缺乏作为行业的完整的法规体系与行业标准的支持。一方面,法规方面如鼓励性、限制性、禁止性,尤其是处罚性的规定欠缺,整个管理措施尚处于摸索和非强制执行阶段,因此规定的执行力度大打折扣,未来这方面必须改进,在特定情况下的强制措施必须严格执行,并有相关的监督部门作为执行保障。另一方面,必须建立统一的行业量化标准,确保建筑业绿色设计方面的执行标准的统一。


        3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3.1因地制宜
        随着我国环境被污染、破坏的现象日益严重,很多地方的气候特征也发生了改变,不同的气候特征和区域特征下要使用不同的绿色建筑设计方式。因此,因地制宜,从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非常有必要。例如,在常年高温炎热的地方要进行遮阳板的研究勘察和安装,进而达到减少太阳辐射的目的;在常年温度低的地方,要注重选择保温性能好的墙体材料;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加设太阳能设施,充分利用太阳光照降低能源的利用与消耗。
        3.2大量使用绿色建筑施工材料
        绿色建筑设计,不仅包含从建筑规划开始的绿色、节能、环保的规划过程,还在于施工过程中绿色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在选材方面,除了绿色无污染,具有节能效果或可再生的建筑材料也是整个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关键。当下,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水泥及管材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物资消耗将被更多可循环再生或低能耗的材料所替代,而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的油漆或胶体等也会逐渐转变成为无害或可分解材料。
        3.3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主要是运用太阳能、风能、热能进行建筑物的匹配性研究,将这些技术最大限度地运用到建筑学中,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原有电力能源的消耗,并能在清洁性、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理想的作用和效果。但是,这种可再生能源必须结合自身所处的区域、能源分布的特点及建筑物的需求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
        3.4加强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化配置
        我国的可居住土地面积少、人口密度大,对建筑物的要求更是多样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形态与节能的设计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既要达到美观的效果,也要确保绿色设计理念的最大化运用。例如,尽量采用高层建筑,合理设计建筑体积,降低建筑密度,挖掘地下空间,改善绿化,做到自然环境与建筑的融合,还要注意建筑的采光和通风度。现阶段,人们在生活中很大程度上依赖空调解决了室内通风的问题,而相对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气温的升高,因此,在设计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自然通风的效果,实现节约能源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比如,充分分析建筑的朝向、当地的气候和空间的布局等,降低整体布局中空调的使用率,达到空气流通和自然通风的效果,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整体建筑设计中的优化配置。
        3.5带动整个建筑设计产业的升级
        绿色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使建筑设计师更加考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这将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革新。一方面,在国家政策和行业标准逐渐完善的前提下,更加考虑绿色建筑设计的企业,无疑是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新的考验:另一方面,新材料的应用也需要设计师开阔思路。同时,新材料的应用也推动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产品的行业进入发展高峰期。在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的专业人才将成为稀缺人才,社会上尤其是高校将适应市场发展,开辟更多的学科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
        3.6 配套制度,规范建设
        要将绿色建筑设计当作一个产业来看待,就必须制定完备的法规、制度及配套的地方政策作为保障其实施和考察其实施效果的依据。因此,从国家到地方都应该将现有的有关绿色建筑设计的规定进行有效的梳理,查漏补缺,建立完善的运行监管体系以保障绿色建筑设计的稳步实施。
        结束语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前提下,绿色建筑设计对于我国建筑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也成为当前建筑业设计的主流趋势。它对于减少能源的浪费,优化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人们会越来越多地体会到绿色建筑带来的益处,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丽婷.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的建筑设计研究[J].中华建设,2019(1):100-101.
        [2]王燕燕.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住宅与房地产,2018(8):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