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同筑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设施的项目层出不穷,建筑工程任务的增加就需要制定更加完善、周全的施工标准。建筑工程的施工种类多种多样,涉及到的人员和资源也都非常的复杂,有很多潜在的危险因素。在开展施工管理中,需要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从根源上重视对施工的管理,从而减少不良安全安全事故的发横,保障施工质量。在施工管理中,培养危机意识能够让更多工作人员了解到危机意识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配合管理。
关键词:危机意识;施工管理;重要性
危机意识是建筑工程开展管理的基础,要积极树立危机管理意识,创建良好的危机管理氛围,才能让更多人员了解到危机意识在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建筑行业也发展迅速,建筑施工各个项目作为建筑施工的重点环节,会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也会导致施工管理中出现施工流程规范,施工技术落后等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需要制定危机管理意识和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危机意识在施工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危机意识的含义
建筑施工的流程有很多安全问题,如果不能针对其制定完善的管控对策则会产生安全事故,影响了建筑施工进度及施工安全性,阻碍了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那么则会成为影响建筑工程项目主要危险因素。危机管理属于系统、科学的管控过程,通过对危机风险实施识别、评估、控制和监督,才能降低施工风险,保证施工的安全。在施工管理中,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控制好成本的投入量,选择先进的危机管理技术制定完善的危机管理方案,改善各项风险因素[1]。建筑管理中的危机是不安全因素从量变转变为质变的累计过程。
二、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分析危机管理意识
危机管理意识就是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并且针对潜在的危机进行预防。建筑施工的危机管理主要包括两大模块:第一,建筑施工项目要尽可能改善潜在的危险因素,减少危机的发生率。第二能够在危机发生后及时针对其制定合理的改善对策,缓解危机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危机风险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分析,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减少危机的发生[2]。
危机管理的特点包括以下两点:第一,建筑施工过程出现的危机具有不确定的特点。我们只能通过针对施工过程实施分析和研究,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制定合理的改善对策。第二,建筑工程的危机风险伴随着施工的整个过程,在任何一个施工环节都会出现产生风险,施工的环节都是扣在仪器的,危机管理存在在建筑工程的整个流程中,因此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调节。第三,危机管理需要随着经验和工程项目的推进进行改善,及时了解施工项目存在的问题,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二)树立危机管理意识的重要性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我国现代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将建筑施工中一些安全风险凸显出来,且这些风险也成为了阻碍建筑发展的关键因素,解决风险问题就需要树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意识,通过实施防范措施来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3]。建筑施工中安全风险问题是常见的问题,而针对安全问题的处理也是施工环节的重点,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威胁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对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也有积极影响。建筑施工中的潜在风险因素是无法掌控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潜在风险制定预防对策,降低建筑施工的危险系数。
三、建筑施工缺乏危机管理意识的因素
(一)缺乏监管力度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缺乏监管力度是阻碍建筑施工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因素。如果监督不到位则会导致员工在建筑施工中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缺乏安全意识,操作中无法注意到安全问题。建筑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监督单位无法重视对安全问题的监控,缺乏危机意识,导致监管力度不足,对细节的把控不达标,最终导致出现较大的安全隐患。
还有一些企业开展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从而出现了监管以及宣传力度不到位的情况,施工人员无法按照规章制度开展操作引发事故的发生[4]。同时还有一些建筑行业无法配备完善的设备,施工人员在现场的防护措施也无法落实到位,这些都是导致安全风险出现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监督和管理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施工设计不合理
建筑施工工程从设计到施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施工设计的合理性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若是施工设计不合格则会影响施工人员的任务分布不均,出现施工操作混乱的问题,施工过程非常的复杂,分工不合理会导致在操作中忽略施工细节,从而埋下安全隐患[5]。
(三)缺乏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但是由于施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对防护措施了解不足,无法判断潜在的安全风险,最终导致危机的出现。安全意识不足时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危机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一)树立危机管理意识
建筑施工要重视加强施工人员的危机意识,从而更好的规范操作流程,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培训,让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了解建筑施工常见的危险因素以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定期开展理论培训,提高员工危机意识,从根源上保证建筑施工安全,这也是建筑工程预防风险危机的关键环节。
(二)构建危机预防制度
建筑施工中,不同的建筑施工存在的风险危机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差异,建筑施工前,要分析施工中常见的风险因素,针对相应危机制定合理的预防和管理机制。危机预防机制的制定需要根据建筑施工的不同环节的特点明确,结合的以往工作经验,制定完善的危机预防对策[6]。构建危机预防制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才能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三)加强施工监督管理
建筑施工中需要构建完善的监管制度,对建筑施工中很常见的风险问题进行特别关注,在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施工环节要加强监管,以免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改善对策,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建筑企业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环节的监督管理,针对施工的每个环节实施监督提供保障。
五、小结
施工过程重视危机管理意识的培养,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不过我国建筑工程的危机管理意识还需要加强培养和管理机制,不仅仅能够为建筑施工顺利开展奠定保障,同时也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对施工人员来说,危机意识能够极大程度的保障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对建筑企业来说,构建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是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必然条件,也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建筑施工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因此只有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才能尽可能预防潜在风险的出现,最大程度的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玉明. 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下),2021,19(1):344-345.
[2]杨栋1,2. 危机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探讨[J]. 绿色科技,2018(18):165-166.
[3]庄孟伟. 建筑施工中危机管理意识的重要性[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9):1346-1346.
[4]潘雪芬.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J]. 建材与装饰,2019(6):136-137.
[5]周方游. 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国高新区,2019(1):147-148.
[6]梁卫华.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3):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