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王凯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王凯
[导读] 公路工程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公路工程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路面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整

  

        山东三山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摘要:公路工程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公路工程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路面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整体质量,以及公路投入使用后的行车安全性,所以必须加强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


        引言
        为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避免发生路面结构不稳定、路面不平整、压实度不足等问题,为提高公路建设和管理水平,建设好公路,在工程建设中要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采用路面施工技术,强化质量管控。
        1公路工程路面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1.1基底部分与基层部分质量控制
        使用机械化的施工作业方式,利用集中厂拌的形式开展施工工作,通过两台到四台具备一定自动化调平功能的摊铺机设备进行摊铺处理,并且使用振动压路机设备开展压实工作,如果有无法碾压的部分,就可以通过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压实处理。在基层施工期间,需要设置厚度在36厚的水泥稳定碎石结构,由于本工程施工特点和所使用的摊铺设备和压实设备存在一定的限制,所以合理选择进行两层摊铺处理,在确保第一层结构水稳初凝以前并且距离控制在150m的情况下,将摊铺机设备返回进行第二层结构的铺设,依次循环进行施工。
        1.2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控制
        正式施工之前先进行300m的试验处理,明确沥青混合料在铺设、碾压之后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在符合标准之后才能进行施工。对于沥青面层来讲,使用厂拌法进行处理,使用具有自动化调整摊铺厚度的摊铺机设备进行梯队性的操作,按照沥青稳定碎石上的基层结构施工状况,使用连续性面层作业方式,降低机械设备的移动速度,尽可能减少施工缝的产生,保证路面面层的质量。
        2公路工程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
        2.1底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对于底基层来讲,需要按照国家的技术标准,在级配碎石垫层方面使用具备相应级配标准、硬度较高的石料,不可以存在黏土或者是有机物。对于细集料来讲,应该确保清洁性、干燥性,没有风化现象,不含有杂质,颗粒级配符合要求。在原材料方面,集料的压碎数值、液限数值、塑性指数、细集料粉尘含有数量等,都必须要符合标准,其中的混合料质量也必须和要求相符,将碎石最大粒径控制为31.5mm,在选择级配的过程中,应尽可能提升粗集料使用数量,降低细集料的应用,形成嵌挤性的结构,同时还需按照情况降低最大公称粒径附近的集料用量,确保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均匀度。
        底基层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之前必须做好清理工作,开展测量放样工作,在机械设备到位之后进行材料拌和处理,拌和之前进行备料,对集料含水量进行检查,确定配合比,为保证材料能够在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进行碾压,可以按照气候温度状况适当进行拌和含水量的调整,在完成拌和工作之后也需要注意,出料过程中需要取样检测,以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此之后就要进行材料的运输处理,在确保运输质量的情况下将拌合料运输到现场进行摊铺,在摊铺之前进行作业面的洒水湿润处理,检查摊铺设备的运行性能,调整传感器臂部分、导向控制线的部分,便于精准进行摊铺厚度和高程的控制。
        在完成摊铺之后就要进行碾压处理,一次碾压长度控制为60m左右,分段性、层次性的进行碾压处理,压实的过程中先静压,之后进行弱振处理、强振处理、弱振处理,最后再进行一次静压,直到没有车轮的痕迹为止,在碾压期间应该保证平顺的换挡,不可以出现拉动底层的现象,在完成初次的静压之后,倒车原路返回,错开没有进行碾压的部分,以免出现质量问题。



        2.2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基层部分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必须达到强度的要求,降低温缩性和干缩性,具有一定的和易性,提前进行混合料的试验,按照试验结果调整配比。施工期间需要注意,对于基层部分的水泥材料来讲,尽可能选择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水泥初凝时间控制在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控制在6小时以上。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必须符合标准,基层方面主要应用厂拌法进行处理,通过摊铺机设备开展摊铺工作,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准备,检查设备的性能,做好测量放样工作,清扫下承层表面区域,恢复中桩,纵向10m的间隔距离设置中桩和边桩,安装金属支架对设计标高进行测量,在其中设置金属丝挂坠、栓牢固,当做是摊铺机设备行走过程中的基准线。
        摊铺之前清扫底基层部分,使用两台具备自动化调平性能的摊铺机设备进行梯队性的操作,根据标准要求控制摊铺厚度,并且将设备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m,保证互相协调。还要安排专业人员在摊铺机后面消除材料离析,尤其是局部粗集料窝、粗集料带,必须要及时性的铲除,使用新的材料进行填补。完成摊铺工作之后就要进行压实处理,在碾压期间需要保持着底基层部分、表面部分的湿润度,如果水分蒸发的速度很快,就要及时性的洒水,碾压过程中还需注意,单钢轮碾压完成后,应用胶轮压路机终压,压至无轮迹为止,同时还需利用有效措施预防出现底基层与基层两侧区域出现塌陷现象或是虚高现象,保证顺直性。接缝处理的工作中应结合要求,横缝应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接缝断面应是竖向平面。
        在设置接缝之后,就要开展养护工作,在每个路段碾压之后都需要检查质量,质量符合标准的情况下,选择使用具有一定保水性能的麻布或者是透水性的无纺土工布,覆盖路面表面上,两个小时以后洒水,如若养护7天以后不能进行上一层的铺筑,就必须要延长养护时间,待结束养护之后及时性的清除覆盖物体,洒水车进行洒水,注意不可以使用高压喷水的方式,以免对水稳层造成破坏性影响。养生期间还需确保路段的封闭性,明确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检测相关的含水量和含泥量,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活动等等,同时也可以利用钻芯取样机设备进行取样检测,针对性的检验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2.3公路工程路面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在采用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各种事项,首先,对于配料来讲,必须要符合标准,混合料的拌和一定要处于均匀状态,不可以有粗集料、细集料相互离析的问题。找平的环节中不能使用薄层贴补的方式,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外表的平整度和密实度,边线也要处于平整状态,不可以有坑洼现象、松散现象、软瘫现象,对于所存在的施工接茬来讲,也需要进行平整处理和稳定处理。如果施工环境的温度在零上10℃以下,就不可以开展施工工作,以免影响施工的质量。如果是在雨季施工,就要注意天气的变化,以免水泥材料、混合料受到雨水的影响出现质量问题。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就要避开高温天气,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才能开展相应的施工活动,以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建设效果。
        结语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制定路面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针对工程施工难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公路工程质量。同时,在路面施工中要加强质量监控,优化施工技术应用,对各道工序进行质量检验,以避免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为达到优质工程目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洋.分析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1):78+80.
        [2]韩耀华.解析公路施工技术及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177~178.
        [3]洪凯.公路工程建设中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人民交通,2020(12):74-75.
        [4]何运鹏.探究公路工程建设中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中华建设,2019(9):226-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