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节能技术 刘芬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刘芬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水资源需求日益增加,这也就加剧了资源紧缺问题而节能技术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而生。市政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性设施

        山东晟润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枣庄  277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水资源需求日益增加,这也就加剧了资源紧缺问题而节能技术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而生。市政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性设施,在运行和维护方面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供水服务区不断扩大,高层建筑增多,供水压力逐年提升,对给排水系统的节能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总结实际工程中的节能思路,阐述了目前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及其发展,以期提高给排水系统的节能性能,促使给排水系统设计与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
        关键词:市政设计;节能技术;供水系统;排水系统


        引言
        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分支内容,与人们生活居住的环境产生较大关联。针对市政给排水的设计工作需要以节能的思想加以完成。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市政给排水设计工程要时刻围绕持续发展为中心,基于宏观和中观与微观的角度上开展工作。依据市政给排水设计理念以及规划理念,掌握市政给排水体系的设计方案,促使城市建设高效进行。针对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及设计思路,以下为笔者给予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1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的意义
        给排水工程建设属于整个现代城市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建设规划中所建设的工程质量将直接严重影响涉及现代城市的健康发展及其建设,因此就必需对其建设引起特别的高度重视。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与城市中大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给排水规划直接影响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还关系到整条道路的排水情况,以及城市日常生活中的污水如何排放,城市工业用水如何排放。因此我们要按照不同污水处理单位实际情况来做出不同类型污水处理管道的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一个城市的整体给排水处理工程更为完善。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强调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理念,同时还要关注其节能环保以及经济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城市水资源的高效并综合的利用,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建设工程提供良好的城市给排水管理的环境,从而可以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城市整体给排水管理系统,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能够更好地为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工程建设所提供相应的服务。
        2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市政给排水制度不够全面
        市政给排水制度的设计不够全面,成为市政给排水体系设计的一个问题,现阶段针对排水体系的运行设计,无法达到雨、污完全分流,因此部分雨水与生活污水共同处理。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是,雨污的混合排放不能满足城市持续化发展需求,也不能完全适应长久发展的理念,在暴雨天气来临之际,若城市的排水方式依旧是分流形式,会导致生活污水与雨水的排放效率降低,不利于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由此市政给排水制度的全面性建设十分必要,需要引起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2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能耗
        电耗始终是市政系统比重不低的成本来源,根据我国自来水行业的资料统计,对于常驻人口为20万-50万之间的中等城市,城市仅供水系统的平均电耗就占总成本的32%-41%由耗电量分析可得,随着节能技术的应用,我国供水能耗呈现出在工业耗电中所占的比例下降但总耗电量上升的特点。由于其巨大供水耗电总量,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采取有效地节能技术势在必行,且有较好的作用空间。
        3市政给排水设计节能技术
        3.1科学设置分区供水
        在市政给水系统中,往往存在着诸多能源消耗问题。从能源消耗量占比来看,供水环节是能源消耗量最多的部分。为此,设计人员需要将节能措施高效合理地应用到供水设计工作中。具体措施如下:首先,设计人员可以科学合理采用分区供水方案。


结合各个区域供水情况,科学合理调整各个区域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并全面提升各个环节的节能环保成效。其次,设计人员通过一系列计算工作,掌握各个区域实际水资源需求量,防止供水量过大而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依托管网叠压方式,来科学合理调控管网分区压力,并提升各个供水区域的供水情况。
        3.2宏观视角完成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
        其一,防洪排涝思路。城市中的防洪排涝设计原则是可以进行外洪与内洪设计,外洪的设计目标是预防,针对城市的发展而言,防洪设计也就是对雨水进行储存与排除规划,同时不间断的加强居民对防洪的意识,促进防洪计划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居民生命健康。此外,城市给排水面对的是回流类型面积区域中的暴雨排水处理工作,借助暴雨强度原则计算实际的暴雨量,最好将暴雨的时间设计在三分钟到五分钟之间,并且对于和暴雨样本相关的计算工作,可以采取年超大值法加以完成。最后计算排洪回水面积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水文公式,以样本中涉及的年最大值为主,分析城市排洪区域工作效率的因素,达到科学性设计城市给排水防洪排涝的目标。
        3.3针对绿化带环节的设计研究
        在城市建设中需要做好绿化带建设工作,这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针对绿化带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几方面内容。(1)雨水收集的有效设计。在自然降雨时,雨水落入地面后会通过地表进入地下水。根据海绵城市理念需在设计工作中保证绿化带的设置要处于路面下方的合理化位置,还要保障雨水口的分布满足统一性要求,高度的设计要低于土壤和路面的高度,保证集水的效果。(2)在设计水体过滤时,应先采取种植土铺设的环节,在种植土之上应用砾石层并在此层进行透水管的安装,保证雨水过滤时能够达到强化排水深度的效果,还能够有效补给天然水。(4)在设计雨水排入时,应保证溢流体系的完善,要将雨水与排水管道进行有效连接,可实现雨季时有效处理多余雨水的目的。另外,还可以直接利用绿地处理多余的雨水。
        3.4合理的建设给水系统
        在进行方案的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与多个地区的实际用水情况以及当地降雨量分布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比如,按照居民的实际用水情况将水资源进行调度,这样能够良好地预防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进而影响水资源的储备。运用媒体宣讲,告知所有人我们国家的水资源正严重缺乏,水资源的拥有量在世界中已经排到了非常靠后的名次,这样就会使大家更加重视保护水资源,同时能够提升大众节约水资源的良好时,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进而能够有效降低给水压力。完善居民和企业的实际用水工作,将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使水资源可以更好地得到利用。在降雨量比较大的时候要做好手机工作,并且要运用专业的设备对雨水进行储存,对给水系统进行完善,实施科学的设计理念,进而有效提升给水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城市道路给排水优化设计期间,加强城市自身的坚实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如果整体设计不达标,那么城市在运行期间就难将废水排出,从而直接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饮水以及周边环境的情况。不仅如此,如果不及时对路面的积水进行处理,不仅会影响市政道路的使用期限,同时还会影响到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由此可见,市政部门应该加强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将设计和城市的整体规划结合到一起,从而获得最优质的设计方案,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的功能以及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婧炜.浅析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运用[J].科技风,2019(4):95.
        [2]侯铁.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运用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01):112-113.
        [3]张天政.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运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5(44):243-244.
        [4]苗展堂.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20:1-2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