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对策探究 侯洋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2月上   作者:侯洋
[导读]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高危行业,而在整个建设项目中,施工阶段又是安全风险最密集的领域,安全事故屡屡发生。所以本文围绕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对策展开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3203221986080***1X  侯洋

摘要: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高危行业,而在整个建设项目中,施工阶段又是安全风险最密集的领域,安全事故屡屡发生。所以本文围绕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对策展开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对策
        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
        同其它行业相比,建筑工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流动性大。一项工程竣工后往往会迁往另一项工程目的地;第二,临时性强。建筑工程工地的施工设备、施工人员、工程材料等具有较强的临时性;第三,变动性大。不同建筑工程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设计特色以及平面布置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因此在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的工作任务、工作条件以及工作人员等都具有一定的变动性;第四,交叉作业多。一项建筑工程通常会由多个施工单位及施工工种交叉作业完成;第五,人员组成较为复杂。施工现场人员既有建筑单位自身员工,又有分包单位的员工,而且这些人员在户籍、工种、工作岗位及文化水平等方面都各不相同[1]。因此,基于建筑工程特点做好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以确保其实效性。
        2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工程竣工及试运行是建筑工程的四大阶段,在此期间产生安全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2]:
        2.1人的因素
        因设备操作人员粗心大意、生产指挥不到位,造成机械设备出现损害而伤及施工现场人员;员工操作不当造成人员受伤或设备损毁;因施工设计对可能导致安全风险的因素考虑不全面,导致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
        2.2物的因素
        建筑施工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如果在施工中这些工器具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下,很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比如,运输车辆的刹车系统出现故障,但驾驶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很可能造成正在行驶中的车辆出现事故。
        2.3环境的因素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相当恶劣,经常处在陡坡、隧道或频频发生雷雨的区域内,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很可能出现人员伤害事故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如果施工区域内有一些凶猛动物或毒蚊虫等,施工人员很容易遭受袭击负伤;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洪水、地震等都有可能导致意外事故。
        2.4管理的因素
        缺乏有效的管理,很容易引发设备事故或施工人员误操作,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因管理松散而发生的,管理缺陷是导致事故的“罪魁祸首”。安全检查浮于表面形式;技术指导不到位;人员分工不合理;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施工现场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或防范措施不到位以及未及时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理等都属于管理缺陷。



        3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防范对策
        3.1提高风险管理安全意识
        建筑单位、监理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都应该具备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将安全风险管理全面落实到所有参建人员中;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跟踪式风险管理;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履行工程相关合约,对于违约现象,采取法律手段进行解决处理。
        3.2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因我国市场经济框架体系构建时间较短,一些制度还有待建立和完善,尤其是部分法律法规并不适用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而且工程保险实施细则也不健全。基于此,我国相关部门应将国际先进管理经验与我国工程建设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保险及担保制度。
        3.3严格施工方案预控和规范劳动防护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防范工程安全质量事故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同时还是工程项目有序施工及规范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应严把前期现场调查论证关,全面贯彻落实技术领先原则,严格按审批优化后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现场执行及过程优化管理方案,确保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执行相应的预控方案,实现对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由专人对劳保用品的发放进行管理,及时将质量合格、施工中所必须的劳保用品发放到每一名施工人员手中,并对使用过的劳保用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以防存在安全隐患。
        3.4提高安全风险管理人才的素质
        实施安全风险管理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还需要一支具备安全风险管理专业知识及经验的人才队伍,企业可利用多种途径来提升风险管理人才的专业素质,例如:同一些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定期对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面向社会或高校招聘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等[3]。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很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甚至是部分监理人员都不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知识,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必须加大对工程全体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力度,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能够了解并掌握同自身工作岗位有关的全部安全生产知识。
        3.5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与机制
        为有效提升安全风险管理技术和水平,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要想切实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应以尽快制定科学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为前提,明确管理层干部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各自职责。因为风险具有独特的不确定性及隐蔽性等特点,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大对风险信息的采集力度,提高企业自身风险识别能力。当下,绝大部分施工单位都高度重视房地产项目所存在的风险,不过对于政府投资项目的风险则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所谓的“形象工程”根本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就盲目上马,这样的话,企业将会面临较大风险。基于此,施工企业应采用定量分析法或定性分析法对将要参建的项目进行科学的、全面的风险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尽最大努力规避风险。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建筑施工安全令人堪忧。作为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者,应对我国建筑施工发生安全风险的规律及原因了如指掌,并积极开展安全预警工作及控制工作,尽最大可能降低或杜绝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以确保安全施工,进而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路旭仁,林光辉.建筑施工中安全问题与对策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19):89-90.
[2]宋荣兵.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7):125-126.
[3]石海霞,王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07):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