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8期(中)   作者:赵 飞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特别是2011年党中央颁布水利改革发展有关政
        赵 飞  
        江苏永辉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特别是2011年党中央颁布水利改革发展有关政策后,提出了用五到十年时间努力扭转水利建设现状的构想。到2020年,我国基本建成防洪抗旱体系,加强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和升级改造。众所周知,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后期运行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和资金成本,运行管理比例更为复杂和复杂,但水利工程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工程,如何发展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力。对于水利工程来说,规划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为水利工程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可以促进水利改革和进步。因此,必须加强规划设计技术的实施和效率创新。
        关键词:水利;规划设计技术;创新思考
        引言
        对于国民经济而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正在加强水利改革和发展。原来的规划设计工作还是比较传统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因此,在水利工程改革发展过程中,要加强规划设计技术创新,正确对待规划设计的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
        1水利规划及设计现状
        1.1环保意识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建立了许多水利工程,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供水服务。但是人们开发的水资源越来越多,相应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差。在长期的水资源过度开发过程中,如果超过能力,水资源就会枯竭。另外,以往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往往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1.2项目设计方案不完善
        水利工程施工前,设计人员须合理优化总体施工方案。但由于受传统水利规划设计的影响,最终目的是在设计过程中增加供水量,忽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因缺乏人为因素而做出不合理的设计方案。水利工程的建设通常需要大量的投资。如果设计文件不完善,无疑会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成本,降低相应的经济效益,这与水利建设的目的背道而驰。
        1.3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合理,有的地区水资源十分丰富,有的地区甚至不能保证基本饮用水。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这就需要地方协调,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在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人们没有水利意识,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十分不利。
        2水利规划设计技术分析
        2.1除险加固设计技术
        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还采用了除险加固设计技术。在水利工程法中,效益固然重要,但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因此,除险加固设计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施工单位在技术运用过程中,应根据具体工作内容细化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充分发挥技术工作的作用。实践中涉及到防渗墙和帷幕灌浆的设计。首先,在防渗墙的设计中,要根据水利工程的总体要求,选择两种钻孔方法进行钻孔,钻孔后再灌注混凝土。用冲击钻在槽段两侧钻孔,作为主孔。钻孔深度约0.5m~1m时,应保证罐内泥浆液面在顶面30~50cm之间。如果出现泥浆泄漏,应立即修复。其次,在帷幕灌浆设计中,帷幕灌浆是水利工程防渗加固措施中应用最为频繁的一种。施工人员要保证帷幕与上部混凝土能形成一个整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防渗加固的效果。施工人员也可选择在防渗墙内预埋灌浆管,管道宽度约为10cm,管道与管道的距离和孔距为2cm。
        2.2生态护坡设计技术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水利工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工程之一。在规划设计时,还必须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护坡的重要性。通过乔灌结合,构建功能性生态护坡体系。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建设单位要特别注意水利工程所在地的水文、气象、地质、植被类型等信息,以当地植被为核心,引入一些新的、抗逆性强的植被,发挥更好的生态作用。
        3水利规划和设计创新改进措施
        3.1注重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合作
        要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创新的有效性,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提高国民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对规划设计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在许多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过程中,会更多地关注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忽略了与国民经济的关系。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海产品在经济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如果水利建设不能加大对国民经济共同发展的关注和研究,将对水利建设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了实现水利规划创新的真正价值,工程队伍应更加重视水产品的开发利用,为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2综合考虑水利规划和设计方案
        结合水利方案的现状,可以看出,根据水利工程的容量,有必要对水利方案和设计方案进行改进。水资源的设计和规划应综合考虑。水利规划设计与社会发展的诸多要素密切相关。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水利规划设计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内外部因素,进行反复的思考和研究。考虑到我国现有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和设计,许多客观因素没有充分考虑到水资源保护设施能否承受住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些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水利建设项目,提高其水利设计和规划水平。
        3.3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日益加剧,各种水利工程的运行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障碍。因此,在今后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创新中,必须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探索水资源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工程队要注重水污染的治理、防治,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条件,对水资源的治理和优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实现水利规划和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1合理控制生态成本
        随着人们对水利设施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往的水利系统设计和规划缺乏合理的规划,破坏了许多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了生态系统的总成本。面对严重的水污染,要重视节水的全面生态成本管理。在今后的水利设计和规划中,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依次建设水利工程,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如果能积极合理地控制生态总量,就不应干扰今后的水利系统设计。
        4.2科学技术的使用
        我们必须坚信科学技术是主要生产力。由于水利建设项目采用先进技术,在水利建设过程中可以避免绕道。另外,科学技术在水利规划设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它们给水利工程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前,与科技相关的水利工程建设要求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后续工程的自发恢复能力。但就目前的研究而言,相关技术还不能满足这些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好的改革创新也无法进行,这与水利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相矛盾。因此,设计人员必须选择和创新最适宜的技术,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采取先进的非工程措施,更好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施工过程,优化水利工程的稳定发展。
        结束语
        水利规划设计应合理运用科技理念处理人与水资源的关系,解决水资源矛盾。高水平的规划设计体系,合理运用生态措施,运用先进手段实现水利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水利规划设计之中,不仅有助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现阶段,也为今后水利建设打下基础,为水利工程设计相关方面打下基础。在设计过程中,水利设计设计人员应面向大局,学习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在水利规划设计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程士林.浅谈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思考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8):180-182.
        [2]倪强.浅谈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3):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