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恒
全椒县土地房产勘测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滁州市 239500
【摘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以来作出的重要决策,对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空间用途管制等工作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本文针对用途管制的基本内容、执行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健全我国的国土空间建设的相关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加强我国的自然环境资源调查和监测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几点思考研究
国土资源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涵盖了国土空间资源载体、空间系统以及环境监管等内容,对我国的国土资源的有效利用有积极价值。为了保证国土资源的综合建设质量,相关单位要加强微观层面的空间规划整合,积极协调国土资源环境的开发、保护和利用修复等工作,保证国土资源的有效规划和开发。本文针对我国的国土资源的空间用途管制和相关制度进行分析,探讨了国土空间的基本手段、执行效果和存在问题,希望能够为健全我国的国土资源制度建设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建议,最终促进我国自然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质量。
1.简述我国现行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和内容
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的内容和土地管理有直接关系。用途管制是工业化国家将都市区域划分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三类,避免功能的相互干扰和影响;后来逐渐将其发展为不同的土地利用用途,以此来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与此同时,国外也积极实行森林资源资产用途管制,结合森林的主导功能进行了统一规划并制定了相应的经营体系和政策体系。
1.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主要内容分析
土地用途的核心工作在于按照土体的中途规划对土地的用途进行严格控制,可针对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和林地用途进行管控,工作需要严格限制林地改为建设用地,可进行分级管理和森林面积补偿。
经过规范审批允许的建设项目,要实现建设项目占地用水设施和水域岸线补偿机制;海域管理单位可以实行海洋功能区规划制度,即海域的使用需要符合海洋的功能规划,不得擅自改变海域的用途;此外其余的用途管制制度都需要接受编制资源和空间规划、功能划分等管控,并在划定功能用途区内限定开发条件,后进行用途审批和变更管控,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2.开展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制度基本手段分析
我国的土地、森林和水域等环境都需要结合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相关单位要配套层级体系,确定规划区域的内容和划区要求,开展实际的用途管制中要保证以下几点工作要求。
第一是所有的活动需符合法律法规规划和区域管控要求;各级主管部门要从源头上进行防控,加强审查;第二是采用有偿使用制度,如单位和个人使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海域资源都需要为国家缴纳土地有偿使用费、水费和海域使用费用,并按照相应的类型确定费用标准;第三是土地补偿制度要结合占用耕地、森林植被以及林地资源进行综合管控,对现有的水域补偿机制予以优化和完善;第四是做好监督管控制度,对内部的资源环境建设开展日常巡查检查工作,严格管控违法、违规行为,并用现代化的手段完成动态监控任务。
3.探讨现行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执行问题
目前,我国的空间用途管理制度和配套实施的效果完善程度不一致,如用途管制制度经过实践工作效果趋于成熟,工地保护的执行效果有限,虽然林地的用途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为我国的国土空间用途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现在的水域用途管制、海洋功能区域执行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是海域确权工作、水域岸线工作有待完善;第二是存在责权纠纷、多头管理的问题较多,整体的海域管理、国土部门的管理工作都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第三是大众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观念有待更新,若没有及时做好资源、环境以及权益的统筹考虑,土地纠纷问题也会凸显;第四是空间用途管制的范围有限,我国的林地、山岭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不完善,部分地区存在用途改变、非法占用的问题,导致自然资源被大量流失,生态功能环境也日益恶化,对我国的自然生态的管制影响极大;第五是空间用途管理的手段单一,现有的空间用途管制的市场激励机制不健全,在空间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建设价值不显著,如空间环境确权登记、权属的工作落后,直接影响了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定、完善;而也存在不按照规定使用,非法占用林地、水域等改变用途的违法行为,但是法律责任有缺失。
4.对于健全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几点建议
4.1建立全覆盖的国土空间用途管理规划任务
建议相关单位做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工作,将现有的资源管制工作覆盖到生态空间保护工作如耕地、天然草地的空间覆盖工作中,可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国土开发强度,保证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资源的稳定性。鼓励国土资源部开展空间统一用途规划管制,并结合现行的自然资源部门分类管理体制做好协调工作。最终实现统一执行检查管理、确权登记以及规划监管和保护修复等工作。
4.2建立协调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为了进一步做好各层级,规划的关系,进一步保证国土空间体质规划改革的主要工作。地方单位要从国家、省市以及行政区域等层面推进国土规划的编制实施内容,并积极约束和指导城镇系统的建设规划体系,多部门联合合作,最终统筹协调区域国土开发利用的秩序。如地方城市、区县单位要将土地利用状况为底图,充分发挥土地规划利用和全覆盖作用,加强城乡规划、产业建设等融合,最终实现三规合一、市县点工作综合建设,尽早实现生产建设,推动多环境建设。相关单位在乡镇建设层面要坚持以土地规划利用为载体,积极整合现行的部门规划,最终落实国土规划和管制的工作内容。
4.3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的整体质量
国家要全面强化管控工作,要以地方为主要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控环境,重点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的建设体系和内容,可健全规划生产制度,并严格按照规划的各项计划做好农用地专用、生态用地建设和建设项目用地审查,进而落实耕地、林地以及其他生态空间的平衡建设,可针对空间的用途管制进行弹性管控,如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的动态评估,及时修改相应的法律程序,做好国土空间用途的管制绩效考核管理。
4.4落实自然资源的产权权益保护制度
相关单位要深化自然资源的监督管控力度,全面加强自然资源的管理体制改革,做好不动产的统一确权登记管理,为现有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奠定基础。建议加快土地、矿产资源的确权登记处理,建立完善的自然资源权利体系,可建设空间有偿制度,发挥市场机制在国土空间的激励、引导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对我国的自然资源管理、人类社会人民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建议相关机构深入研究,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对各类违反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开发行为依法严肃治理,保证我国的国土空间管控能够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1]李云,程欢,于海波. 基于“分区管制”的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研究[J]. 资源信息与工程,2019,34(01):106-108.
[2]黄征学,祁帆. 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18(12):93-103.
[3]吴红,张淑娴. 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研究现状及展望——基于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1(02):47-53.
[4]黄征学,蒋仁开,吴九兴.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演进历程、发展趋势与政策创新[J]. 中国土地科学,2019,33(06):1-9.
[5]林坚,武婷,张叶笑,赵晔. 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思考[J].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0):220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