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3月第7期   作者:蓝盛平
[导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

        蓝盛平
        身份证号:45223119850201****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对合理利用城市空间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城市发展中提前规划好生态建设,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关键所在。城市规划建设既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又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
引言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城市生活质量,因此也就更加注重生态环保意识,这使得生态环保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而国家也明确提出了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各个城市必须在稳抓经济的同时,兼顾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宜居环境改造,摒除传统粗放的城市发展模式,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在细化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内容的过程中,应注重设计措施的合理选择及使用,制定并实施具体的工作计划,使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效果更显著,完善具体的设计方案,为后续作业计划的高效实施提供科学指导,满足生态城市的科学建设及长效发展要求。
        1生态城市规划理论
        生态城市规划不同于传统的城市规划以经济为主导的理念,它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加追求建立人与自然共生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规划,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要求规划者必须考虑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甚至需要公众和相关利益者的参与,除政府主导外,更要求在法律层面制定相关的生态建设规范以引导普通群众的生态城市建设的参与。因此,生态城市规划需要充分了解城市的自然环境、历史变革、文化氛围和经济发展等特征,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创新城市发展思路,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建设的和谐统一[1]。
        2将生态城市理念融合到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意义
        当前,无论是工业发展,还是农业发展,亦或是城市建设,都紧紧围绕着“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这一主题而开展。引入生态城市理念,能够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化、合理化。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拥堵、资源供应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针对此种情况,在城市规划设计进程中,有必要树立良好的节能环保意识,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引入生态城市理念,能够赋予城市建设更深的内涵,凸显人文关怀理念。城市环境能否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直接决定着人们对城市环境归属感和依赖感的强弱。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对城市的感情也越来越淡薄。而创建生态型城市,不仅能够推动经济快的速发展,还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2]。
        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
        3.1及时更新设计理念
        为了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保持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案良好的应用状况,应及时更新其设计理念。(1)合理运用精细化设计及创新理念,将其渗透到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确保设计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为生态城市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增强其规划设计方案的适用性。(2)结合城市的自身发展特点,对周边区域的风土人情及文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在良好设计理念的配合作用下,为增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效果提供科学保障,满足设计方案的实际要求,为具体设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科学指导,避免影响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效果[3]。
        3.2绿色交通规划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下两方面:第一,交通堵塞。如今,交通堵塞是所有城市都面临的难题。

私家车数量逐年递增不仅导致严重的交通堵塞,对人们的出行造成极大的不便,还加重了道路的运载负荷,缩短了路桥工程使用寿命,增加了路桥工程养护成本。第二,环境污染恶化。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不仅会破坏大气层,加大了极端恶劣天气的出现概率,还会对公众身体健康构成威胁。针对此,绿色交通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绿色交通建设的两个主要方向如下:其一,公共交通。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一方面降低机动车出行量,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另一方面,减少尾气排放。其二,鼓励绿色交通。绿色交通,即不排放任何废气的交通方式,如步行、自行车、电动车等。绿色交通代替机动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尾气排放量。
        3.3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
        很多城市在实际的发展中都是依水、依山而建的,原始的生态环境物种较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自我恢复能力。因此在城市生态规划方案拟订过程中,需要制订合理的保护方案,加大对于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结合城市所需要的生态环境,在充分融合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开展绿化工作,提高灌木、乔木等相应植物的比例,借助科学的方式对城市进行绿色建设,将植物绿化和建筑设计相结合,不断提高城市绿色的容积率。城市规划环节还要有效运用本地的植被资源,更好地将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融为一体。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很多城市生态建设千篇一律,无法体现其自身的魅力。一些地方为了更好地规划城市园林,甚至盲目引进外来植被。但由于每个地区的生态气候具有差异性,外来的植被很难适应当地的环境,可能无法成活,甚至给本地的植被生存带来威胁[4]。
        3.4提高专业化设计能力
        在改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状况、完善其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制定设计人员专业化设计能力的科学培养制度。(1)积极开展专业性强的培训活动,实施培训工作机制、奖惩机制,使设计人员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提升专业化设计水平,为城市生态效益增加、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参考依据。(2)设计人员的专业化设计能力逐渐提高后,可使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更具专业性,避免人员因素对设计效果、设计方案应用质量等造成不利影响。
        3.5合理开发和利用低碳能源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开发和利用低碳能源至关重要。只有对低碳能源展开合理规划,才能真正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目的。要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率,必须从能源互补层面入手,且明令禁止使用低热量、高能耗、重污染的燃料。在城市电网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增大太阳能利用率,加大能源站建设投入力度,优化城市电网结构,推动电力事业的良好发展。再者,积极探索和利用各类电力输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电力能源损耗[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各种措施的支持下,有利于提高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状况良好性,为城市建设效果增强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在提升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水平、优化其设计方式的过程中,应加深对具体措施科学使用的重视程度,落实针对性强的设计工作,确定符合实际要求的规划设计方案,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及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更好地体现规划设计的潜在应用价值,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甘春阳.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要点分析[J].居舍,2019(36):4.
        [2]高妤涵.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213.
        [3]丰金山.关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析[J].门窗,2019(20):137.
        [4]崔倩.论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策略[J].艺术品鉴,2019(27):284-285.
        [5]葛成新.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居业,2019(08):25+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