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9期   作者:孙晓燕
[导读] 近些年,在社会发展下,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有严格和规范的施工
       孙晓燕
       山东佳华腾龙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摘要:近些年,在社会发展下,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有严格和规范的施工工艺,防渗墙的设计和施工要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保证防渗墙和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防渗墙技术起源于意大利、法国,我国是从苏联引入该技术,根据调查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地形复杂的环境中,其属于垂直防渗处理的最有效方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由于是在松散透水地基中造槽孔,因此墙体间的接缝问题是施工的关键,也是最容易出现质量隐患的位置,因此需要在使用该技术时做好施工质量要求。
       1水利工程应用混凝土防渗墙的原因
       防渗处理是本工程的重点与难点,针对该工程的地质环境特点,需要选择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原因有三:一是通过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水利工程出现渗透现象,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经验表明一旦出现渗透现象就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需要选择科学的防渗透技术。而混凝土防渗墙则可以满足该工程的防渗透要求,尤其是柔性的技术特征符合该工程的实际需要;二是降低坝基失稳。根据调查水利工程出现渗透会对岩土介质造成影响,例如渗透力会将水库地基中的颗粒带走,从而形成淘刷,久而久之会影响坝基的内应力,导致坝体失稳。
       2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具体方案
       2.1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应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施工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防渗墙的建造流程进行科学施工。水利水电工程应当重视防渗墙施工工艺,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完成防渗墙的施工。在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中经常会用到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混凝土超薄防渗墙刚开始施工的时候,应该先将泥浆导入孔洞中,保证泥浆的高度不低于墙面的30cm。超薄防渗墙施工所需要的泥浆往往是由烧碱和膨润土共同调配形成的,调配过程中需要保证塑造指数大于20,含沙量要低于5%,调配形成的黏粒量应高于50。泥浆调配的质量水平会直接影响防渗墙的使用性能,泥浆的调配和制作要严格按照各项指标和规定要求来进行。
       为了避免孔壁处发生坍塌,在挖槽时要保证泥浆在规定的水平范围内,不能使其变化太大,对后期的施工造成影响。施工时应及时补充新鲜的泥浆,防止坍塌情况的发生,保证防渗墙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在使用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施工技术时需要注意孔内的泥浆含量和性能,如果不达标或者含量变化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超薄防渗墙的接头施工通常需要对接头管的内部进行抹油和裹膜处理,接头管可以使用直径在330mm左右和厚度在100mm左右的焊接管。在施工前还可以将工程中常用的润滑油涂抹到接头管的管壁处,以减少接头管和混凝土的摩擦,接头管除了要抹润滑油,还应当在管道内部的表面覆上塑料薄膜,对接头管做好处理之后再使其进入规定的深度范围并进行固定。
       2.2造孔成槽
       造孔成槽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质量和工期的重要工序。槽孔施工需分段进行。在保证造孔、墙体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根据现场地质、水文条件、单槽孔制作时间、墙体结构、施工机械及混凝土供应、搅拌及运输能力等综合因素,将槽孔进行分段建造。槽长一般为6~8m,在分段过程中,需减少墙段的接缝,尽量增加槽的长度,以加快施工速度,保证施工安全。沟槽段的施工方法有抓取法、钻孔抓斗法等,其中抓取法因其工作效率高而成为常用的成槽方法。制孔过程中常用的施工机械为冲击钻,型号分为CZ-20、CZ-22等,在槽孔施工时,中心线一般与防渗墙轴线重合,槽壁保持平直,避免偏斜。

开孔成槽时,避免废渣、杂物落入槽孔内影响泥浆性能。槽内泥浆面低于槽顶0.3~0.5m,避免发生泥浆的离析、沉淀等现象。
       2.3灌浆压力及接缝张开度设计
       为确保接缝处置效果,应当做好灌浆压力设计工作,而且以此为据进行灌浆压力控制时,也要分清主次。通常情况下,要优先控制灌区顶部灌浆压力,这也是控制的重点,而对于递呈接缝应当置于次要的位置。对于进浆口部位,通常无需专门进行压力控制。灌浆压力的设计,应当有所依据,尤其是对于代表性的坝块,需要预先对其应力情况加以分析。同时,张开度也是坝块接缝的关键性指标,可用于其可灌性的描述,为使接缝灌浆具备可行性,首先要满足张开度要求,在设计时需以水泥最大粒径为对照,不得小于3倍数值。要有合适的张开度数值,最佳数值为1mm,若张开度过大会因此而带来水泥干缩问题,影响到接缝灌浆处置效果。当实际操作时,考虑到灌浆会带来张开度的增长,应当对接缝张开度增大量加以限制,尽可能降低对大坝坝块的应力作用。
       2.4防渗墙的布置与构造
       混凝土防渗墙的平面布置需要考虑槽孔稳定性的问题,因此需要沿坝顶纵向仅限于坝基有砂卵石覆盖层的河槽段,轴线则位于坝轴线上游2m处,采取封闭式模式,墙体嵌入基岩中,嵌入的深度不能小于0.6m,墙顶高程要在73.0m,这样可以保证良好的防渗效果。本次工程混凝土防渗墙采取分段挖槽浇灌施工方案,墙段之间采取半圆形钢结构接头管连接。同时在具体的施工中要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和设计厚度,具体需要考虑抗渗透性、结构强度、适应变形等因素。结合本次工程的实际地质水文环境,混凝土防渗墙的允许渗透坡降JP=80,塑性混凝土Jp=40-50,墙体厚度设计为0.6m。
       3水利水电混凝土防渗墙工程问题的对策
       3.1加强对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我国现阶段所具备的防渗墙施工技术还比较落后,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开展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工作,争取在工艺原理上获得更大的突破,从而尽可能增强防渗的效果,减少施工成本的投入。与此同时,可以借助互联网相关技术来提高防渗作业的智能化程度,让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要对检测方式进行合理创新,尽可能降低防渗墙工程检测的难度,并实现对防渗效果的准确检验与客观性评价。
       3.2提高施工检验人员素质
       在水利水电施工环节衔接中,施工检验工作发挥关键性作用,但因检验人员素质缺陷,可能出现质量问题漏检的情况,为此要重视施工检验人员管理。首先要加强技术储备,在水利水电质量提升要求下,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改进,要求改变以往过度依靠检验经验的模式,而是要注重素质提升,不断丰富施工检验技术储备。其次要开展专业化、系统化培训,施工检验人员要强化学习,熟悉新技术条件下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潜在问题,通过培训使其做好技术准备。最后对施工检验岗位,要搭配好管理与奖惩制度,从内在提升施工检验工作动力。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快速发展和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应当重视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施工技术和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优化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工艺,让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为水利水电工程高效、高质完成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李旭波,张斌.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J].冶金管理,2019(19):48+55.
       [2]胡昌兰,贾振国.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8(12):151.
       [3]谭运吉.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3):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