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
四川南充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 南充市 637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设施,随着农业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作为基础能源生产配套设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在不断的扩大着建设规模。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于其较低的成本和极高的性能而得到了工程建设的广泛应用,无论是建筑工程项目还是水利水电工程都极为重视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鉴于此,文章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特点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保证施工水平,延长建筑设施的使用年限,降低由于质量问题出现安全隐患的可能性。为了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需要利用混凝土构件构筑物的机械结构,方便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稳定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材料的成分占比及各原材料的质量。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科学控制,保证能够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应对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工程建设要求提高混凝土材料配比的科学性,确保建设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应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工作,确保其能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水闸施工混凝土技术
水闸工程有开敞式水闸、涵洞式水闸两种,可根据实际情况、现场环境条件应对施工中的突发事件,保障混凝土施工的顺利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受各方因素影响较大,如水位、水流速度,增加了工程地基施工难度,须做好排水工作,对每个施工细节进行严格管控。在实施地基施工前,应先进行现场实地勘查,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特点,为制定混凝土施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不可破坏周边环境,应坚持环境保护理念,提高混凝土施工方案的环保性。在水闸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先铺设混凝土垫层,再实施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浇筑施工后确保模板稳固,以免后续施工中脱落,使水闸地基更稳定,保障水闸工程施工安全,可充分发挥钢筋材料的作用,控制混凝土施工强度。
2.2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
(1)有效应用分缝分块技术。混凝土大坝施工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施工量较大,需要进行分块浇筑施工。常见的浇筑方式包括错缝浇筑施工、通仓浇筑施工、纵缝浇筑施工。浇筑方式错缝浇筑施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浇筑方向,控制浇筑高度,该方法适用于浇筑面积较小的工程;通仓浇筑施工可省略前期的水管铺设工作,但对温度的把控要求较高,浇筑长度偏长,需要做好浇筑温度控制,以防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出现;纵缝浇筑施工操作简单,可有效控制温度,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2)科学分布接缝灌浆管理系统。常见的混凝土大坝接缝灌浆管理系统有骑缝形式、重复形式、盒式形式。骑缝形式在运行过程中较为顺畅,易控制接缝处压力,须在接缝灌浆前做好计算工作;重复形式适用于接缝灌浆管理系统的再次灌浆;盒式形式常被应用于纵缝灌浆施工。(3)有效应用护坡施工技术。实施混凝土大坝护坡施工时,应先根据施工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土方开挖方式,做好测量放样工作,实施科学措施修正施工方案。设计的齿槽混凝土须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可实施分段施工,充分发挥移动式拌和机的作用,下料时可有效应用滑槽设施。选择插入式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同时要多振捣的次数和时间进行严格管控。
2.3接缝灌浆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为了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需要严格控制接缝灌浆施工。由于混凝土自身存在收缩、水化热、热胀冷缩等特点,在结构体施工时,会导致结构的性能及整体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接缝进行科学设置,提高缝隙的整体性能,保证混凝土施工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在对缝隙位置进行选择时,可以按照分段、分块施工的界限位置进行设置,可保证施工效率,防止出现重复性施工的情况。与此同时,在接缝灌浆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材料的整体性能进行控制,提高混凝土填充及防水质量。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接缝结构,必须进行有效的止水防渗施工作业。例如,利用止水带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止水带的材料质量,对施工技术水平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完成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接缝施工时需要对其大小和长度进行合理控制,一般需要根据材料的质量、缝隙的设置目的、结构体类型及施工方式等确定具体的施工操作,保证接缝灌浆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完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1)明确质量控制目标,成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各级质量管理组织和岗位职责,实行工程质量分级责任制;(2)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确保具有完整性与实施性;(3)明确特殊过程和质量控制点,不断优化施工作业指导书,确保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全方面控制,为施工的安全性与连续性提供保障,同时,施工单位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其中涵盖作业人员培训、施工复测、隐蔽工程检查、试验室抽样、材料检验、技术交底、质量奖惩等内容;(4)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联检制和三检制进行质量控制,各个班组需要先进行自检、作业队复检和质量检查部终检,确保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施工质量报验单,并且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对申请验收的部位进行联检验收,联检验收合格,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质量报验单上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2严格控制施工流程
(1)严格把关施工图纸,所有施工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掌握图纸中的设计细节,进行反复查看,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2)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检查工程的设计控制数据,在选择材料时,需要选择获得国家认证的材料,科学合理地控制混凝土比例,而且还要严格检查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确保符合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3)对工序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做好技术交底、明确图纸要求与技术要求、材料具有合格证、审核测量资料、检查隐蔽工程、自检记录齐全等;(4)在施工过程中,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收集工程的施工记录,全面分析施工质量,以便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加以改进,实现质量管理的目标。
3.3严格管控混凝土浇筑过程
混凝土的浇筑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正式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浇筑施工时,首先应该对模板进行清理和洒水湿润,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应该避免有杂物,其次还要对混凝土施工进行分段,为了避免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也需要对混凝土初步凝固的时间进行规定。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先对混凝土的材料状态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混凝土出现二次分离的情况需要进行二次搅拌之后再进行浇筑。浇筑的过程最好让混凝土自行浇入,不能施加外力,施工中还要从低处往高处分层进行浇筑,在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先在底部填入和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一致的水泥砂浆。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不能在降雨天气进行,且浇筑的过程中不能产生离析的情况,当浇筑的高度超过3m时,可以使用串筒和溜管来让混凝土下落。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由于其施工环境和施工要求的标准差异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与控制。施工人员需特别要注意混凝土的模板搭建、拌和配比、浇筑施工和养护效果,以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龚林.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J].砖瓦,2020(09):186-187.
[2]李小辉.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