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9期   作者:1李兰英 2王 豪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间长,涉及专业较多,项目监督管理工作日益复杂
       1李兰英  2王  豪  
       1 身份证:61032819801001****
       2身份证:61042519930322****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间长,涉及专业较多,项目监督管理工作日益复杂,监管难度不断增大。而从目前来看,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的效果仍然无法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监督工作质量有待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深入探讨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符合客观的需要。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监督
引言
       通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能够全面保护水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近些年我国虽然优化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不断完善了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但仍旧存在不足之处。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才能充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
1.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水利水电工程监管能力薄弱
       在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虽然有质量监督机构进行监管,但是缺乏相应的专职和专业人员。而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到建筑、施工、机电、地质、电气、检测、质量、安全等专业,对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从事质量安全监督的工作人员因自身工作经验不足或者专业知识的局限性,有时会造成监督工作不能系统全面地开展;而单纯依赖于监督人员的定期巡查,并不能够保障安全监督的效果。同时,一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建设会下放到基层实施,这也进一步增加了专业人员匮乏的状况,再加上建设管理经验的缺失以及现场管理能力的不足,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无法全面保证施工质量.
       1.2监督管理形式化问题仍然存在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监督管理形式化的问题仍然存在,监管方式较为机械。监督管理人员往往是基于施工要求或者流程去对应查看施工的情况,这使得监督管理人员的监督工作较为局限,缺乏积极性。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很多时候是简单地通过相应的仪器设备等进行检测,甚至通过肉眼观察,这对于一些隐蔽的部位、关键部位等施工情况的检查不够到位;或者因为检测难度大,会凭经验下结论。此外,在完成检测工作后,缺乏严格的审定,项目划分申报审批、质量评定申请等都无法全面保障,使得一些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不高。
       1.3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为了保障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施工单位需要招聘专业工作人员,但当前很多工作人员属于农民工,整体施工水平有待提升。很多施工人员不够了解设计意图,无法保障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还会降低工程设计的档次,威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此外,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前,很多施工单位没有全面调查分析施工现场,也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于盲目,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等。
2.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对策
       2.1强化施工前的监督管理体系
       在施工准备前,施工单位要基于施工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保证施工顺利开展。同时强化各个部门的沟通和交流,细化各方主体责任,让水利监管部项目法人、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司其职,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提升安全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同时,要相应地搭建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监督职能,对于参与各方的责任进行细化监督,全面掌握项目原始资料和设计方案信息,并同具体施工紧密结合,保证施工同项目预期设计标准的一致性,严格审查施工单位各项施工组织方案的合理性。


       2.2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为了有效开展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要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引起施工人员重视,促使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水利水电工程比较复杂,整体施工工期较长,施工条件较差,因为不同水域具有不同的特征,只有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才可以专项整治各项安全建设工作,有效落实各种安全文件。此外,施工单位要建立应急预案,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每一名施工人员的安全.
       2.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管理
       质量问题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关键,施工单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施工质量。应重视施工人员的素养,保障施工规范性。安排专业人员指导施工人员,加强专业培训,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全面检查和监督施工过程,及时排查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各类隐患,及时发现施工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定期评价施工质量,评价各类质量影响因素,并对照以往的评价结果改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不足之处。
       2.4加强水利水电工程“互联网+”信息化监督建设
       建议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优化功能使用,提升检查人员使用系统的便利性和使用效果。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大省、市、县三级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数据的采集、分析力度,做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统计分析和摸底工作。建立工程建设质量问题数据库,利用信息化采集、追踪、分析和处理功能,根据不同地区、责任主体、项目类型、问题性质、问题严重程度等多个角度交互分析,全面掌握全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情况,为加强全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决策支撑。
       2.5提升监督管理的实际效果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实际效果,解决流于形式的问题。为此,要持续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构建完善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申请、项目划分申报审批、质量评定申请等相关制度,严格审定建设项目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划分,并严格按照工程质量监督评定标准,依标依规提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确保质量评定客观、公正。同时,施工单位要强化质量安全检查工作,保证常规检查,并不定期进行专项巡查,通过查现场、查人员、查实体、查资料,尤其对于隐蔽部位、关键分部、阶段验收、竣工验收等环节强化管理。不仅如此,施工单位要不断创新监督模式,不断挖掘数字化监督方案,强化水利数字化支撑系统应用,定期拍摄影像,上传电子资料,拓展监督检查面。例如在河道清淤过程中,可以借助超浅水地形地貌测量技术进行监督管理,以全断面测量施工前后的情况,全面还原水下施工情况,提升监管的效率。此外,还要强化飞检操作,不定期对施工原材料和实体质量进行飞检,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评估和汇总,分析问题。也可以委托第三方专家进行质量检测,对在建工程的关键部位、原材料、中间产品及工程实体质量开展飞检,全面保障施工的质量。
       2.6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施工人员要重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作,主动参与培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保障自身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合理区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房屋建设,掌握水利业务常识和建筑知识,明确不同流域和不同地质的工程施工要求,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效率,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健康运行.
结束语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需要突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地位,合理配置各项施工资源,提升监督工作的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彭美玲.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21(01):142-143+165.
[2]何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1):64-65.
[3]杨红杰.加快水利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的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8):107-108.
[4]陈丽,栾媛,凌莉.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探究[J].科技风,2020(25):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