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沂水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 276400
摘要:对精细化工生产安全事故加以预防控制,能够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提升化工生产质效。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了严格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提升劳动者安全生产素质、落实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生产安全风险管控、完善事故应急预案这几项预防控制和减少精细化工生产安全事故与损失的措施。
关键词:精细化工;安全生产;安全事故
引言:精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学品工业的简称,其生产涉及原材料品种多、物理化学操作多、生产流程长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精细化工生产的安全事故风险高。因此,应积极开展生产安全事故防控工作,以规避事故风险、减少事故损失,提升发展质效。
一、严格精细化工动火作业安全管理
动火作业是指在除明火作业工艺设备之外的禁火区域,开展的会产生明火或间接产生明火的非常规作业,如电焊、砂轮作业,其作为精细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作业形式,其存在较大的危险性,是精细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防控的重点。基于此,在动火作业安全管理中,应当要求工作者在禁火区开展动火作业时,提前办理动火作业票证,并通过审批流程,审核此次动火作业的安全风险、安全措施,实现事故的事前防控。必要时,专门设置一个禁火区动火作业团队,让其负责高风险区域的动火作业,通过动火作业的精准化、专业化,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事故风险。目前,小型企业多采用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将动火作业外包出去。因此,在动火安全管理中,也要将对外包单位的管理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且需聚焦事前的资质管理、事中的监督管理,使动火作业“照章办事”。此外,还要做好动火作业验收管理,并针对作业现场清理、余火消除效果、临时设施工具撤离等容易存在隐患的方面,进行重点验收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才能认定作业合格,实现动火作业闭环管理,保证动火作业风险可控[1]。
二、提升劳动者安全生产素质
在精细化工生产中,涉及较多的化学原材料、物理化学操作,因此,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知理论还要懂技能。为此,需积极提高劳动者的安全生产素质,提高化工企业主观事故风险防控,以及事故应急能力,降低事故发生几率、减少事故损失。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职工培训,帮助其熟练掌握各项安全生产技术,并结合线上培训软件的运用,应对化工企业职工规模大、集中培训困难的问题,由此提高培训效率,同时,还要注重具体安全生产培训课程的设计,并结合安全技术演示视频等具象化的技术知识呈现形式,构建出内容明确、侧重点突出的培训课程,促进职工更准确地掌握安全技术操作技巧。此外,还要采用实际演练的方式,强化职工的安全技术、应急处理实践操作能力,例如:以部门为组织单位,要求各个部门定期开展应急处理技术演练,同时,以企业整体为组织单位,每半年组织1次以上应急综合演练,以深入优化职工的安全生产业务能力,预防事故风险、减少事故损失[2]。
三、完善精细化工事故应急预案
在精细化工生产中,构建出一个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是减少安全事故损失的有效方法,因此,需围绕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来控制事故损失的扩大,提升化工生产水平。
一般来说,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安全事故包括,火灾、爆炸、化学品灼伤、中毒等,所以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中,需先围绕火灾事故,设置报警求救、消防车引导、运用消防器材进行现场火灾扑救、火势报告、现场消防指挥、划定危险区、火灾区域隔离与交通疏导这几项应急预案环节,同时,还要围绕泄漏事故,分别编制泄漏源控制、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预案,而且应为预案内容设置操作执行注意事项,如必须佩戴防护工具、严禁携带火种、严禁单独行动等,以清晰、明确预案的具体执行方法,提高预案的实效性。针对化学品灼烧,则应在预案中指出具体的应急处理操作,如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迅速将受污染衣物去除等,尤其是眼部等重要部位的灼伤应对预案,必须具备足够的针对性,以保证应急处理效果,减少损伤。对于中毒这一事故,则需在预案中指出,要向医院报告中毒原因,且在不能及时送医的情况下,要根据中毒形式,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当中毒形式为吸入形式,则需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新鲜、风向向上的位置,并解开其腰带、衣领,当中毒形式为口服时,则需立即催吐,由此可以有效降低中毒事故对人员的伤害[3]。
四、落实精细化工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在精细化工作业中,操作规程能够起到规范、指导职工作业的作用,通过落实该操作规程中的安全作业方面内容,能够在日常工作中,给予职工切实的安全操作指导,降低错误操作或不当操作出现的几率,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安全操作规程编制中,需理清生产作业流程,然后将各项程序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操作,罗列出来,并根据现行规范,以及实际工况,为各项安全操作制定操作标准、要求,然后将这些标准、要求,按照作业流程顺序整理出来,形成一套完成的安全操作规程,为职工的日常作业提供遵循。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对安全操作执行标准、要求的阐释一定要具体、明确,而且必要时还要配以操作图、演示图,以保证职工执行的准确性,提升安全作业水平。此外,由于各个生产部门负责的工艺流程不同,所以需要以部门为单位,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并在生产工艺、设备出现变化时,立即予以更改,保持规程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考虑以该规程为标准,对职工的安全作业进行监督纠正,以获得更好地发挥规程的效用,促进安全作业水平的持续优化[4]。
五、严格防控精细化工生产风险
除上述措施以外,严格执行安全事故风险管控也是减少精细化工生产故障损失以及发生几率的必要途径。在风控中,需先罗列出各项事故风险因素,然后进行各项风险的评估,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实现“红橙黄蓝”分级,编制相应的防控措施,并予以执行,由此实现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提升精细化工安全生产水平。在此过程中,常见的事故风险因素包括:设施缺陷、静电危险、反应物与物料危险、固体废弃物存放混乱等,工作者可以根据上述风险来源,建立指标评价模型,并结合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指标,构建一个指标体系,运用LEC、HAZOP等方法,进行指标赋权,由此形成适用指标评价模型,然后对精细化工生产状态进行量化的风险评估,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防控措施,由此实现事故风控。此外,还要注意,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定期整改,以不断处理风险因素,持续弱化故障风险问题[5]。
结论:综上所述,强化生产安全事故防控举措,能够推动精细化工领域的良性发展。在精细化工作业中,重点做好防控措施和安全管理,可以掌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有效管控安全生产风险,从而深入优化精细化工安全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国峰.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运用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5):179-180.
[2]刘心明. 硝酸铵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研究[J]. 化工设计通讯,2021,47(05):3-4+55.
[3]辛成家. 化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天津化工,2021,35(03):99-100.
[4]万婧,容振乾,赵远飞. 2010—2019年我国化工行业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启示[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21,47(05):59-63.
[5]李瑞英. 化工行业中危化品储存的安全管理对策[J]. 化工管理,2021,(1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