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火电厂热控调试技术改革创新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3月9期   作者:曹刘锋
[导读]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日趋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通过技术创新持续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是该主要的方式之一。
        曹刘锋
        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39
        摘要: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日趋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通过技术创新持续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是该主要的方式之一。而热控调试作为电厂控制阶段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热控系统进行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将对基于火电厂热控调试技术改革创新进行分析。
关键词:火电厂;热控调试;技术改革;创新措施

1 电厂热控设备及技术
1.1 火电厂的热控设备
        火电厂的热控是热力控制系统的总称,包括热控设备和热控技术。其中热控设备大致可以分为4类,分别是控制设备、现场设备、中间设备及人机接口设备。其中,控制设备包含有可编程调节器、通信网络、可编程控制器及集散系统各个控制单元等,还包括一些指定或者是特殊的精致装置;现场设备包括有变送器、基地式调节表、现场显示仪表及一次元件执行器等,涉及到现场所有的电动或者是气动的设备或装置;中间设备数量较少,有中间转换器、中间继电器以及马达控制中心等;人机接口设备涉及到各种显示仪器、操作仪器、记录仪器、热工信号以及专业的打印机等。
1.2 火电厂的热控技术
        火电厂的热控技术主要体现在自动化方面,热工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整个火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是火电厂的命脉所在。做好合理的热控自动化技术,是现阶段电气企业管理的关键。火电厂的热控技术能够对锅炉和其他的一些蒸汽设备以及辅助设备进行有效控制,使得自动化机组能够根据火电运行的情况自动调整,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通常由3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检测装置、控制装置以及执行装置。此外,还包括一些辅助型的装置,如报警系统和保护系统等。
2 热控调试存在的安全隐患
2.1 热控系统调试隐患
        纵观当前我国电厂热控系统调试的实际情况来看,发现大部分的电厂热控系统调试过程中常会侧重于对风道点火逻辑、給煤系统、风道点火器系统、灰石系统的调试,没有从整体出发,对所有系统与个项目的运行状态整合调试,这种单项的调试现象,极易引发在实际调试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2 热控电源故障
        热控调试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若出现电源故障,不仅会造成重要参数不能监视的局面,还会导致执行机构在没有电力的保障下出现全关火全开的状况,甚至还可能会给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而致使热控调试电源故障的主要原有符合超载、电源系统设计部可靠、电源接插件接触不良、UPS容量不足。
2.3 热控电气源处理隐患
        热控电气源处理隐患常会发生电气系统短路的现象,而短路又会使电流瞬间增大,导致热控调试系统在极端的瞬间内产生大量的热量,最终引发绝缘燃烧。甚至还可能伴有金属融化的现象发生,使火灾的发生率提升,给机组的安全稳定性与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为了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安全隐患,必须加强热工调试实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严格安全规范操作标准进行。
3 基于火电厂热控调试技术改革创新的有效对策
3.1 利用技术成熟、可靠的热控元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热控自动化的整体水平也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在无形当中,对热控元件提出的可靠性要求也电力建设越来越高,所以在此时必须要结合实际要求,对一些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可靠的热控元件进行合理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在提出以及具体应用过程中,对火电厂系统的整体可靠性提升而言,具有实质性意义。

在实践中,要结合实际要求,与热控自动化在操作过程中的要求进行有效结合。由于在实践中热控设备的整个投资力度正在不断持续增加,所以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可以为了不断节省投资而出现更加严重的失误。在保证投资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要对运行业绩相对比较良好的就地热控设备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利用。通过这种方式在其中科学合理的利用,不仅可以最大限度保证火电厂热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可以保证运行的安全性。
3.2 减少非计划启停和设备消缺用油
        在对火电厂热控调试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时,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还要保证该技术在调试工作开展时的有效性,就必须要不断加强对各种不同类型设备的维护力度,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机组非停、低负荷投油消缺的问题。在实践中,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低负荷投油消缺,就必须要对其中所有的缺陷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统计和分析,尽可能在一次低负荷投油消缺当中对其进行有效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在其中和的利用,有利于促使煤质差投油助燃次数得到有效控制。机组如果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时,要与燃烧、煤质情况进行有效结合,同时还要对配煤掺烧工作进行有效落实,这样才能够杜绝所有由于燃烧而引起的恶化现象。
3.3 热控系统静态调试
        受电工作是电厂热控系统调试中的第一个环节。在开展热控系统的受电工作中,先要对电源回路的绝缘性能进行详细的检查,然后确定系统的接地电阻是否达到热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标准要求,最后判断每一个分路的电源开关是否断开部位,以及所有功能模件是否处于拔出的部位。调试人员在调试外接设备传动调试与热控系统之前,首先要确定外回路与端子柜之间的接线是否合格,在确定其接线未出现误差后,再利用万用表对其设备相对应的全部背针接地、直流电压与地交的情况,同时还有避免有强电窜入。最后再确定检查无误后,插入模件准备开展热控系统的调试工作,在完成一切调试工作后,要立即将模件推出。
3.4 热控系统硬件调试
        首先,在通电之前与厂家一切对系统的软硬件进行检查,其次是通电检查,通电检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辅助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设备进行检查,了解当前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最后技术的调试。一般情况下软件的调试主要是由系统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而电厂的调试人员主要是负责系统的监视与管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5 对热损失进行有效控制
        火电厂热控调试技术在提出以及具体应用过程中,要意识到会对该技术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在实践中,要结合实际要求,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入炉的空气温度、控制过量空气系数等这些因素都可以得到有效调整,同时还要对锅炉内的燃烧程度等进行综合调整。通过一系列的调整和分析,可以尽可能减少可燃气体、固体中由于未燃烧所造成的严重热损失现象。除此之外,还要在实践中,对水冷壁、锅炉内部的炉墙结构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这样不仅可以对管道内部的保温性进行有效控制,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对锅炉周围的空气湿度、温度等根据及时有效的调整和优化。这样才能够在实践中真正实现对锅炉散热而引起的热损失的有效控制。
4 结束语
        火电厂通常情况下在运行过程中,其自身的核心要素就是热控系统。热控系统在构建和具体应用过程中,要想保证该系统的稳定运行,就必须要结合实际要求,对热控调试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利用。由于该技术分为静态和动态这两种,所以在调试过程中,要对不同技术手段进行合理选择,同时还要保证整个调试过程的严谨性、协调性和可靠性。在保证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可以在实践中对火电厂的热控调试技术进行创新和改革,这样有利于保证调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代廷开.基于火电厂热控调试技术的改革创新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5):231-232.
[2]徐勇.基于火电厂热控调试技术改革创新的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1):287-288.
[3]刘丹.电厂热工调试中的技术创新[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3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