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工作中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3月9期   作者:赵勇
[导读] 从电力系统组成的角度来看,变电系统是构成其的主要部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保证其稳定性是极为重要的,变电系统在其中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赵勇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壶关县供电公司,山西 壶关     047300
        摘要:从电力系统组成的角度来看,变电系统是构成其的主要部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保证其稳定性是极为重要的,变电系统在其中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实际上从变电系统运行的角度来看,其设备的温度会随着时间的长短而发生改变,其温度与其运行的时间呈正比关系,若其发热则会对系统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使得系统运行出现故障,由此可见检修工作是极为重要的。而红外线测温技术也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变电运维系统的工作质量,对于提高其安全性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变电运维工作;红外测温技术;应用
        1红外测温技术原理和优势
        (1)红外测温技术的工作原理。红外测温技术主要借助相应的电力设备对热辐射进行采集,然后利用自身功能对热辐射进行转换,形成一种图像信号,通过温度变化,对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进行判断。由于不同物质的温度大不相同,致使其在红外检测设备扫描下获取的回馈信息存在一定的偏差,而设备转换所生成的图像也各种各样,大不相同,这就是红外测温技术在变电运维中的基本原理。
        (2)红外测温技术的优势。一般情况下,红外测温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使用方便、原理简单、独立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四个方面。红外测温技术所使用的设备体积相对比较小,并且轻便,从而致使其在使用操作方面比较便捷。原理简单主要是指红外测温技术通过热成像进行作业,这样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提升安全性。在通信设备正常运行使用的情况下,红外测温技术将获取的信息直接转换,然后利用数字设备对其进行显示,从而保证工作的有效性。
        (3)诊断方法。实际上在变电运维中使用红外线测温技术进行诊断是极为普遍的,并且诊断的方式也极多,从诊断方式的角度来看,主要分为如下部分:第一是相对温差诊断法,相对温差简单来说也就是计算设备之间温度的差距,若变电运维设备处于发热的状态便可以对其温度进行测量,而后通过前后温度差的对比进一步观察其设备的情况;第二是表面温度诊断法,在这一方法中其需要掌握设备的表面温度,而后同样进行对比,根据表面温度与其之间的差距来观察设备是否有故障存在;第三是热图谱分析诊断法,通过这一方式测量设备具体温度之后,相应的数据可以呈现出热图谱,而后工作人员根据热图谱的情况进一步明确设备是否存有问题;第四是同类比较诊断法,同类比较法顾名思义也就是对同一种类型设备的温度进行测量,测量之后将数据展示而后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明确各个设备的情况。
        2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探讨
        2.1技术应用
        在电力技术更新换代的背景下,现代变电站的变电运维工作主要采取状态检修工作模式,即根据变电站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而开展相关的设备检修工作,第一时间预防电力故障的出现。在状态检修工作模式的开展下,检修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检修的工作效率与工作安全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在红外测温带电检测技术的应用下,不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断电处理,仍旧可以开展相关的设备线路检修工作。在实际变电站运行阶段,电力转化非常的复杂频繁,若想要准确的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则是非常困难。在对电网设备进行初始信息检测时,间接产生的故障信息会隐含于设备内部,而必须对故障信息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整理,才可以准确的判断出故障的发生位置,进而解决变电站出现的具体故障问题。尽管故障信息分析该模式可以解决变电站的运维工作,但是该工作模式的实用性不强,不能快速简捷的排除相关电力故障,增加了检修工作的成本。


        2.2故障排除
        随着电力高峰时段的不断延长,变电站设备常常需要高负荷的连续运行,如夏季电力使用的高峰时段,变电设备承担着巨大的运载负荷。若是没有对变电站设备线路进行安全可靠的维护管理,则会增加变电站出现电力事故的概率,进而降低了变电运维工作的整体安全性与可靠性。为了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需要合理的利用红外测温检测技术,对相关设备与仪器进行故障排查与全面检修,及时的找出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并快速解决,提高变电站运行的质量与安全。例如对变电站的某件设备进行检测时,该设备的工作温度阈值在24度到42度之间,但是红外测温检测技术获得的数据是54度,说明该设备的运行出现了一定故障。为了快速准确的排除电力设备故障,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对互感线圈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出现了受潮问题,同时对關联设备进行故障检测,确保变电站整体运维管理工作的质量与安全。
        3红外测温技术在变电运维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3.1红外测温技术在变电运维工程验收中的应用
        以往电力系统当中的变电运维工作开展主要以工程竣工环节作为主要切入点,而该种运维检测模式能够从最初对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评估,但验收环节开展运维检测工作会承担较大的难度压力。此时将检测结果上交给维系部门,能够及时对故障情况进行处理。可以说,红外测温技术能够在运维工程的验收之前做好设备故障检测,其具备科学且高效的特点,能够为验收环节提供合理的验收参考依据。
        3.2红外测温技术对变电运维工作质效提升
        在进行设备的运维检修期间,通常都会遵从五通运维理念,主要是通过无人值班的方式和单表记录运维信息的方式来进行设备运维管理。将红外测温技术运用到运维工作中。运维工作安排时将围绕着设备开展,做好设备的巡视工作,并通过红外测温技术对设备进行带电检测,完成设备的维护以及定期轮换。而一个操作班将负责对10-20个变电站进行运维管理,并且依据变电站本身的等级和重要程度来设置不同的运维任务,做好运维指标设计,从而展开周期性运维工作。如果运维任务中有特殊的情况,则需要填写具体的设备信息,并直接派发到对应的运维人员手中。在该种运维管理模式下,红外测温技术起到了很好的基础支持作用,不仅变电运维工作质量能够有所提升,其工作效率也会明显提升。
        3.3在隔离开关发热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隔离开关是较为常见的变电设备,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在长时间与空气接触中容易发生氧化,且经过长期频繁使用,隔离开关会受到一定的磨损,形成电阻,且随着电阻的增大,隔离开关发热现象越明显,严重影响了变电运行的安全性。红外测温技术能够对隔离开关运行状况进行准确检测。例如在某220 kV变电站隔离开关过热故障处理案例中,变电站日常巡视进行定期红外测温,运行人员发现隔离开关A相温度异常,通过测温图谱比较分析发现:A相最高温度为110℃,B、C相温度为54℃,环境温度为32℃,其中动静触头结合处温度最高,初步可判断为触头接触不良引发的发热故障。通过停电检修,发现触头表面氧化情况十分严重,导致触头电阻增大,进而引发隔离开关发热。对此情况,应及时清理触头锈蚀部分,严重时进行更换,通过红外测温复测,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变电运维工作来讲,红外测温技术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电力企业工作人员需要重视该种技术的应用,并且提升对红外测温技术的操作能力,确保不会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避免人为因素而出现的检测偏差。对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及具体应用展开分析,能够明确变电运维工作中红外测温技术的优势,期望能够对该种技术进行宣传和推广,促使电力系统运维工作效率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瑞龙,左少峰.在变电运维中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0)
        [2]张德坤,刘辉.红外测温技术在变电运维中的运用探讨[J].名城绘,2019,000(0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