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3月9期   作者:余胜男
[导读] 信息全面化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体现,在信息化时代,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变电站的智能化,这是变电站随时代变化的具体表现
        余胜男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摘要:信息全面化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体现,在信息化时代,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变电站的智能化,这是变电站随时代变化的具体表现,需要我们重视这一表现,变电站的智能化也意味着具体工作时,需要电力工作人员对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逐一排查,确保变电站可以维系正常运营,并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同时,在智能化管理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和优化,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从整体上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设备维护
        1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以及设备维护存在的问题
        1.1智能变电站内部设备存在问题
        智能变电站不同于传统的设备,智能变电站的材料多数是由较新的材料组建的,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与陈旧的设备发生冲突,这种问题是严重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智能变电站主要采用的是现代电子化系统,往往是通过远程操控完成输送任务,这种方式能使智能变电站安全高效的运行。但由于传统设备的老化、稳定性较低,使得设备的寿命有限,与智能变电站连接出现问题时,设备的安全性就会受到威胁,导致输电速度变慢,甚至出现信号中断的情况,影响输电效率与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此外,传统的设备对外部环境的要求较高,智能变电站与传统设备不兼容的问题会使信号传输出现偏差,影响工业生产并阻碍城市化的进程,智能变电站运行效果不佳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1.2管理流程问题
        变电站运行与维护过程中,保障机制构建尤为重要,相关人员应严格控制操作过程,规范设备管理工作。实践工作中,部分智能变电站人员对设备规范化操作方案应用不足,未能使用相关技术,检查与维护设备,使得设备维护出现不及时与不合理情况,影响设备运维效率。此外,设备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构件老化、规格和参数与最新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在设备维护中,应对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更新技术方案。
        1.3信息安全问题
        智能变电站主要使用最新技术来管理和维护其设备。信息和数据相互之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是做出各种决策的基础和基本要求,智能变电站的信息传输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提高信息安全性,保持管理流程的稳定。在运营和维护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信息安全问题,分析影响信息,数据采集和安全使用的各种因素,如保护技术应用不当,设备维护人员安全意识低下等安全隐患正在应用中。智能变电站设备在受到外界干扰后会从其管理系统中崩溃,因此有必要强调这一点并考虑科学合理的维护措施。
        1.4变电运维作业人员素质较低
        智能变电站的电力输送效率与检修质量和相关变电运维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密不可分的,在实际工作中,变电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变电运维人员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下对智能设备的操控,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在智能变电站出现问题时,传统的变电运维人员无法第一时间提出思路清晰的解决方案,缺乏现代智能系统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我国,一些变电站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的。这些问题说明电力企业必须提高变电运维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其对智能变电站的管理能力,同时提高日常工作中的检修质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相关管理措施的制定,为变电运维员工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能够具有现代化思想意识,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保障智能变电站的安全发展。
        2提升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对策
        2.1加强设备检测
        1)以某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为例,对故障类型和维护技术进行分析。该变电站5022线的开关智能终端B套装置存在故障警报信号,同时,在5022第2套开关保护装置和线路运行系统中也存在Goose断链信号,并且现场信号不能复归,需要对基础设备进行故障检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对5022开关智能终端B套装置、光纤接线盒进行检查,将蓝色卡槽与接线盒之间的尾纤取出,发现部分尾纤破损,对其进行了更换。

日后工作中,为避免这一问题发生,应加强设备检测力度,使用操作票与工作票管理模式,升级系统,确保智能变电站基础设备运行稳定。现场工作中,需要使用工作票对故障诊断信息和设备检测相关内容进行记录,防止检测过程出现漏洞,影响设备的工作性能。
        2)加强设备检测与维护是工作的基础部分,相关人员应更新理念,注重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和智能监控方案,提升基础设备的检测能力。在智能化措施应用中,不断积累经验,将不同故障类型进行分类,并且以数据库的方式进行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对相关工作进行协调,使故障诊断效率和实际处理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水平。
        2.2强化压板定值及交换机的管理
        继电保护作为变电站运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继电保护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差错,这将直接导致智能变电站的系统错乱,甚至瘫痪。可以说,继电保护就是电站系统的保护罩,也正是因为继电保护,才能使智能规划中的技术性问题得到分析和解决。为了合理运行智能变电站的硬压板,可以从数字化切板出发,数字化切板可以从根本上保护变电站的出口跳压板。同时相应的负责人员应当检查完善软压板上的各项工作指标,确保智能变电站的各项数值得到稳定控制。软压板是维持变电站系统稳定的关键,软压板的升级完善是继电保护的保障。
        2.3改善管理流程
        智能变电站运维流程需要改进管理流程,以大大提高运维能力,提高设备测试效率。在此阶段,有必要了解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维护状况,根据出现的问题选择维护计划,使变电站的管理更加智能,高效。作为实际工作的一部分,应根据《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法》进行相关设备检查和安全检查,以迅速改善现有的违规情况。同时,必须注意技术更新和最新网络监控技术的使用,例如无人机和智能传感器在监控电网设备故障中的应用,以实现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能力。在管理过程中,结合云智能监控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对参与智能变电站系统的变电站,变电站和变电站等主要单元进行在线监控,从而可以对变电站的基本设备进行全面监控,查找错误并进行处理。在正确的时间有效提高设备的运维能力。例如,2016年6月1日,一家变电站配电公司使用无人飞行器巡逻并检查了500kV智能终端设备,并在相关设备中安装了智能传感器,以监视智能设备的运行。光纤设备对温度,湿度和空气环境非常敏感,会导致所用连接的丢失,到目前为止,在维护和检查技术的应用中,相关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识别,影响了实际工作效率。无线传感器可用于维护和修理工作,以改善故障检测,识别和及时处理的能力。
        2.4强化信息安全
        1)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具有较强的自检功能,可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故障的自我发现和预警处理。相关功能实现的基础是信息资源传输,即在2次设备实现监测过程的信息化与数字化。监测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认识到信息技术合理使用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使得设备工作性能显著提升。为提升操作稳定性,对故障进行全面系统监督,应重视故障信息获取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错误的警报信息进行筛选与剔除,使得维护措施应用更加具有针对性。
        2)设备运行过程中,当出现异常时,装置指示灯会发生颜色变化,并且发出警报信息,对影响范围和故障发生的主要部位进行检测。在此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设备的工作能力,需要严格规范信息应用的安全性,及时识别与处理电力设备的运行故障。技术人员应分析与处理异常警报信息,尤其是反复出现的异常信息,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治理,防止设备出现严重故障,导致电路整体运行出现流畅性不足。
        结论
        在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维护和运行过程中,应分析设备使用的主要技术,运维部门人员应加强对基础设备、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检查和管理。使用这些操作和维护程序将有助于提高变电站的容量并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赵红.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0(14):30-31.
        [2]严庆文.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0):62.
        [3]张广一.关于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的研究[J].科技风,2019(24):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