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娟
济南元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在目前的电子工程建设生产中,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在实现高效电子工程建设生产方面十分有利。随着目前电子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自动化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对更加科学合理的现代化技术进行应用,而智能技术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因此,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加强认识及把握,以便更好地通过智能技术实现更有效的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应用
引言
在电气化自动控制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显著提升电气自动化的控制质量,还可以降低电气自动化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优化电气设备设计、提升电气控制质量、进行精准的电气故障诊断,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因此,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化自动控制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智能化技术的意义
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是为了进一步提升电气自动化产品的质量,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保证安全生产。实际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运用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电气化控制的效果,这时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生产系统在执行操作的过程中会根据产品的特点改变操作,但常常面临重重阻碍和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能够处理相关问题。实际的生产系统运行中,会出现大量的模糊信息,传统控制系统无法对这部分信息进行有效利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的控制系统,能够分析模糊信息中的有用信息,预防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随机性故障,作出紧急且有效的处理。
2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2.1智能技术在产品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在传统生产工作过程中,由于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所具备的功能相对比较有限,在实行电子产品设计方面,很多情况下都需要依靠员工经验。而对于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而言,其自身又具有一定难度,整个操作过程都比较复杂,并且有关工作人员具备的有关理论知识缺乏,在实际生产及设计中会有一些困难存在,无法使电子产品保证其适应性及舒适性。另外,为能够使预期设计得以实现,在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经验的情况下,通常都是实行尝试性操作,而这一过程中需要耗费比较多的时间及精力。而在智能技术得以有效应用的背景下,可以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提供有效规范模式,由于智能技术自身包含丰富的人类智慧,也就可使实际生产设计中人工操作难度有效降低,还可以有效弥补以往生产设计中工作人员理论知识不足这一缺陷,实现电子产品设计效率的有效提升,使电子产品设计得到满意的效果。此外,由于智能技术是以互联网与计算机为基础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就可以与电子产品设计实现有机结合,使其科学性及合理性得到有效提升,且能够基于虚拟空间事项检测,促使其适用性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2.2多任务操作得以实现
传统的自动化控制极其复杂,不仅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员参与,而且还需要系统间协调不足,这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管理质量。随着智能技术的应用,传统的复杂操作将得到有效的替代,而仅仅依靠系统之间的智能集成就可以实现生产链之间的连接,取代传统的生产管理和运营方法,并更有效地执行协作生产任务。与此同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多任务操作优势将大大降低传统的人工成本,并在更广泛的技术开发范围内进一步整合操作应用程序,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的质量,实现彻底的变革。
2.3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可能由于人为疏忽、设备故障等因素导致控制系统出现故障。虽然传统控制方式也可以诊断出故障区域以及导致故障的原因,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人力、物力,且精确度较低(如可以使用故障报警设备或人工排查手段来检查故障,但部分故障仍然无法被发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电气故障诊断中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系统对电气控制设备进行分析,第一时间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例如,传统故障诊断方式下要发现变压器故障则需要收集变压器气体,再对气体进行检测方可获取变压器故障情况;但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利用网络神经技术对故障进行判断,精确分析出故障问题所在,且对数据进行分析后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故障检测效率与质量。
2.4神经网络控制
在神经网络控制的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可以在活生物体生理活动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适用于机械化操作的神经网络。这个神经网络系统是由多个零部件和层次结构组成的。不同的神经网络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人工智能网络系统,满足操作需求。输入信息的方式借鉴了生物神经网络,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具有其他系统网络所不具备的优势,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都是上乘的。神经网络的其他构成部分与处理单元相接。为了最大程度地模拟大脑功能,在神经科学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神经网络模型。这种模型只是相关功能的模拟,因此并不能完全做到反映大脑功能。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这种系统网络比较依靠神经元之间的交互,而储存信息则依靠的是不同网络元素的连接。多个神经元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神经网络,处于系统网络中的每一个神经元都具有接收输入信号的作用。不仅如此,根据特定规则,能够更改信号输入和输出的方向,向外输出信号。正是因为神经网络系统中有成千上万个神经元,因此在连接上复杂性特征明显。不同神经元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呈现出非线性特征,输入和输出信号间搭建不同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模型,将机理模型难以精准描述出来的客观规律和必要联系予以显示。
2.5专家控制
结合传统控制理论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和设计了专家系统,为整个系统的有效运作提供保障,实时监测,有效控制。智能控制领域的著名专家定义了人工智能专家控制系统为高水平的应用专家系统,基于人类专家知识经验学习基础上建立的控制系统。从中了解到,专家控制系统运行的前提是较为完善的专家系统技术。为了提高专家系统知识的获取能力,要着重解决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事实上,运用智能算子进行推理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语义网络等其他表达形式。使用专家控制推理机制时,采用正向推理很难满足需求,因此要借助多项推理的方式更好地实现专家控制策略。
结束语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化自动控制中的应用,无疑对我国工业化进程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实现合理控制成本支出规模,使得电气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的变化,制订针对性的控制方案,对各类设备组件以及技术流程做出灵活调控,达到智能化控制的目的。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发展,工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结合成为一种主流,因而对于技术应用策略的探讨、总结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俊粉.智能技术在电子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1):88.
[2]陈旭华.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25):170-171.
[3]张庆锦.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16):171-172.
[4]何波.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应用研究[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3(06):70-73.
[5]曹金静.智能技术在电子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