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勇
汶上县水务局,山东省济宁市272500
摘 要: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规模比较大,具有较长的施工周期,施工工程也非常复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问题,从而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因此,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应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安全。本文就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完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问题;对策
1 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水利工程监管能力薄弱
在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虽然有质量监督机构进行监管,但是缺乏相应的专职和专业人员。而水利工程涉及到建筑、施工、机电、地质、电气、检测、质量、安全等专业,对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从事质量安全监督的工作人员因自身工作经验不足或者专业知识的局限性,有时会造成监督工作不能系统全面地开展;而单纯依赖于监督人员的定期巡查,并不能够保障安全监督的效果[1]。同时,一些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建设会下放到基层实施,这也进一步增加了专业人员匮乏的状况,再加上建设管理经验的缺失以及现场管理能力的不足,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无法全面保证施工质量。
1.2 对于多方安全责任缺乏系统监督
在实际运转中,虽然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设置了专门的人员展开监管工作,但是在监督中往往只是对施工的质量进行监督,对于参与原材料制作的各方的安全责任缺乏足够的重视。而水利工程涉及的产品专业性强、工种多,需要准备的材料众多,且项目也十分繁杂,再加上水利工程实体非常庞大,施工地点也较为偏僻,使得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监督难度非常大,单纯依靠质量监督机构的现场检查验收以及对进货方原材料的安全检测操作,并不能够全面保障监督的质量,这将弱化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核验、评定以及控制质量。
1.3 监督管理形式化问题仍然存在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监督管理形式化的问题仍然存在,监管方式较为机械。监督管理人员往往是基于施工要求或者流程去对应查看施工的情况,这使得监督管理人员的监督工作较为局限,缺乏积极性。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很多时候是简单地通过相应的仪器设备等进行检测,甚至通过肉眼观察,这对于一些隐蔽的部位、关键部位等施工情况的检查不够到位;或者因为检测难度大,会凭经验下结论。此外,在完成检测工作后,缺乏严格的审定,项目划分申报审批、质量评定申请等都无法全面保障,使得一些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不高。
2 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完善对策
2.1 建立监管网络体系
为了有序落实水利工程施工,需要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在构建综合性监管网络体系的过程中,要融合社会公众和施工单位等机构。水利工程施工的主体是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在构建综合性监管网络体系的过程中,要强化管理施工单位,同时融合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全面监督整体施工过程,及时发现不合格的施工行为[2]。在实际监督过程中要发挥法律手段,法律的强制性可以使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范来自我约束,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稳定性,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发挥安全管理的作用。
2.2 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要保障施工质量必须加强管理。水电管理局可以组织施工单位培训,培养施工人员业务素质,保障施工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注重实施施工环节和细节,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安全[3]。需要注重管理施工现场,不定期地抽查施工过程,重点检查和验收关键部位,水电管理局要严格审查设计和施工以及监理的资质,划分批复水利工程项目,抽查施工质量,确定实体工程是否符合评定材料,如果发现不合理的部分,要及时纠正。在工程竣工之前,水电管理局要落实质量总验收工作,编制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向验收委员会提出水利工程的质量等级建议。
2.3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水利工程属于民生工程,关系到每个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发展,尤其需要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保障每个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水利工程投入使用的效果。因此,要构建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避免在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完善规章制度,利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例如提出施工规范要求,严格要求现场施工人员遵守安全规范标准,根据标准佩戴安全器具,如果行为规范不符合标准,对相关人员有权处罚[4]。水电管理局要深入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构建安全管理制度,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制度。在施工阶段要严格监管,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2.4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水电管理局要积极承担自身工作职责,组建技术精湛的工作队伍,专门负责水利工程监督管理工作。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要根据法律规定履行合同内容,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利用法律途径督促各个参建方履行自身职责。加强监管水利工程质量,建立水利工程质量责任制,在水利工程使用年限当中,工程参建单位和水电管理局以及监理单位对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终身负责。
2.5 创新监管方式
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结合相关法律和水利工程发展实际,创新水利工程监管方式。在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过程中落实质量巡查和行政执法,加大力度巡查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可以实施分类监管和差别化监管,适应质量巡查模式,加强监管质量薄弱的项目和民生工程。水电管理局要加强监管质量行为不规范的施工单位,构建专业的监管队伍,注重落实监管工作,保障监管工作的实效性。结合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和资质资格管理等,严格把关。积极与质量监管部门合作,构建联合执法机制,共享水利工程的相关信息,提高水利建筑市场的公平性和有序性。
2.6 提升监督队伍素质
强化对监督人员的培养与扶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注意全面提高监督人员的技术和技能水平,提升其专业能力,针对性地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涉及到的综合学科内容进行专业化培训,建立一个技术覆盖面广的监督队伍。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可基于工程项目进度,派遣专员常驻施工现场,严格把控每一个施工环节,并基于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2.7 完善监督管理流程
水利工程项目经理要统筹监督管理,通过全面管控项目总工和质检科,对于工程施工中的问题进行监督管理,而质检科则设置配套的质检员、试验员和施工员具体落实监督工作,在施工工区展开监督,成立施工班组,推进现场监管开展。同时,当地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应派出流域水利工程监督分站工作人员、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监督工作人员以及地方性水利工程质量监备中心工作人员展开监督指导工作,对具体的水利工程施工监督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并对水利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突出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地位,合理配置各项施工资源,提升监督工作的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现状及远期发展需求[J].内蒙古水利,2019(12):70-71.
[2]张涛,于伟臣.试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优化与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0):41.
[3]赵雅清.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实现[J].珠江水运,2018(18):100-101.
[4]赵君良.水利工程安全第三方监督管理的优势与特点[J].吉林农业,2018(17):62.